“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思考
2016-08-12林美兰福清市实验小学福建福清350300
林美兰(福清市实验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思考
林美兰
(福清市实验小学,福建 福清350300)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力求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能力。为提升“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效果要悉心培养课堂先学能力;精心设计,灵活处理课堂的聚集问题;精心安排适量当堂练习;用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先学后教;高效;裸读;聚集问题
数学家哈尔斯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1]因而,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力、创造力。“先学后教”的教学目标正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先学”,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及聚焦问题,看书、自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先学后教”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教师的教处于学生学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确立。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处理好先学与后教的关系,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悉心培养课前先学能力,是提高“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效果起点
“先学后教”是以学生先学为基础,[2]因此学生的先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教”效果,而以往学生的先学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明确的要求。面对没有先学习惯的学生,笔者对课前先学阶段提出了初步要求:不借助任何课外资源,直接通过“裸读”课本进行先学。在最初阶段,笔者提出裸读环节需要做到“四读”,即:第一遍读做到把例题中需要填空的地方补充完整;第二遍读做到能针对例题的解法想想自己有没有新解法、新想法、新见解;第三遍读做到明确自学中自己明白(学会)了什么?第四遍读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祼读能力的训练后,笔者对学生的课前先学的要求有所提升,提出了“三字”先学法,即忆、读、练。忆就是回忆与新知相关联的旧知,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读就是对新知做到上面提到的“四读”,当然如果学生已经熟悉了读的四方面要求,不一定要求要真的读四遍,只要学生在读中能加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真正习有所得就好了。练就是在“读”新知的基础上对于课本中的“做一做”可以尝试练一练,看看自己还存在什么疑惑的地方。当然学生先学的能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培养,因此,笔者在课题的实验之初经常利用早读时间引着学生明确怎样做到“忆、读、练”。笔者发现学生先学中存在一种情况:学生觉得课本好像看懂了,可实际又不会,且不知如何表达自己不明白之处,这是大部分中下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教师示范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该从几方面来思考质疑。
例如:在《小数乘整数》的课前先学的指导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忆、读、练”:
“忆”:当你看到‘小数乘整数’时,你想到什么旧知了?(整数乘以整数)它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你会吗?
“读”:初读例1,你明白了什么?例1与旧知(整数乘以整数)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联系?思考: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练”:课本的“做一做”尝试练一练,看看在练习中你遇到什么困难?
有效的“先学”,提升了课堂上“后教”的实效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上的“后教”,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二、精心设计、灵活处理课堂的聚集问题,是提高“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点
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课堂上聚集问题的关键性,有效的聚集问题是高效课堂的核心,同时对聚集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现就聚集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谈谈一点浅见。
首先,聚集问题要真正成为新知的“聚集”,要“问”在“点”子上,即: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上。这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与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定准聚集问题。例如:在《质数和合数》教学中,如果聚集问题是: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那么这个问题只是对课本上概念的重复,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先学后教的实际情况。如果聚集问题是:判断1、63、41、49、45这些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那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应用先学所得进行判断,更能摸清学生先学之底,更有效。学生在思考“为什么”时已经要运用了质数与合数相关概念,这样的聚集问题对于提高教学实效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聚集问题的反馈方式也要因课而异。上面的课例笔者是采用通过反馈聚集问题来组织“后教”环节,然而并非所有的课都能采用这种方式,就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笔者定的聚集问题是:(1)按照书上第81页的方法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剪一剪、拼一拼。(2)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先给学生5分钟的小组合作交流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前自学,围绕聚集问题进行小组学习。在汇报时,笔者没有完全按照聚集问题让学生汇报,笔者直接问:“通过自学及小组交流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学生说没有)笔者接着问:“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全班学生都很兴奋地回答:“底乘高”。笔者马上追问:“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公式?”学生就上台展示自己推导过程。在汇报之后,笔者就直接进入了检测环节。这里笔者采用了跳过聚集问题的逐一汇报方式,在检测中,笔者直接点了班上学习基础最弱的学生进行上台板演,然后让下面学生完成后的上台进行纠错改错,这样处理有利于节约时间,为后面知识的应用检测提供充分时间,同时通过放手让学生互纠互补,很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三,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中,教师还要根据聚焦问题的汇报、反馈来了解先学情况,便于以学定教,这个环节中适时、恰当的追问可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如:在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这节课时,课堂上当学生围绕聚集问题小组交流之后,笔者就问:“在昨天的预习与刚才的交流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学生回答没有之后,笔者又追问:“那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全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都很高,学生有不少发现。如:
生1:我发现真分数小于1。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你能从不同角度来说说真分数小于1吗?(学生能从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借助图示来说明,真不简单呀!)
生2:我发现在数轴上真分数都在0到1之间,假分数都在1及1后面。
生3:我发现假分数一定大于真分数。(这时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笔者就让学生再次思考,想清楚之后不同观点可以辩论一下,静默十几秒之后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笔者知道他们有答案了)
生4:我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假分数在数轴上是1及1后面的点,而真分数在0到1之间的点,所以假分数肯定大于真分数。
生5:我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说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而真分数小于1,那么假分数当然大于真分数了。
另一个学生还借助图示来说明。学生的思想在自主交流中跳动着、自由飞翔着。
三、精心安排适量当堂练习,是提高“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效果的着力点
练习是数学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并形成能力的必要途径,在先学后教课堂中练习的设计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坚持做到“三结合”即顺向思维问题、逆向思维问题及延伸性问题相结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中,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三道练习:
1.一块三角形菜地底边长100米,求这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通过不足条件让学生明确求三角形的面积必备条件是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在学生提出需要高这个条件时出示并让其列式解答。)
2.一个三角形S=80平方厘米,a=10厘米,求h=?3.右图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这样的题组既检测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简单运用,同时也增强学生灵活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
[1]沈声发.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家教世界,2012(14).
[2]王伟.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2006(12).
(责任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