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胃脘痛35例疗效及护理观察

2016-08-12甘谱琴王亚瑜潘琦石菲菲

安徽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胃脘痛红外线高温

甘谱琴,王亚瑜,潘琦,石菲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胃脘痛35例疗效及护理观察

甘谱琴,王亚瑜,潘琦,石菲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230061)

摘要:目的探讨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对改善胃脘痛患者症状的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脾胃培元散神阙穴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脘或胁肋胀满胀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明显好转,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症状改善百分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对改善胃脘痛患者相关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胃脘痛;穴位贴敷法;高温,诱发;红外线;护理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目前临床上对胃脘痛患者的治疗多以内服药物为主,但内服药物存在着胃肠道反应、副作用大等缺点。脾胃培元散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制剂,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应用于胃脘痛患者,旨在发挥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及优势;穴位贴敷具有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患者依从性高的特点,红外线照射具有加热作用,使患者腹部毛孔开张利于药物吸收。笔者采用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对改善胃脘痛患者症状取得满意效果。

[8]林碧.手术治疗8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24-725.

[9]王曦,韩宇,张昌明,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二次手术和初次手术的听力疗效配对比较[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3):428-431.

[10] 周爱君,陈惠卿,章晓幸,等.钛质人工听骨植入合并鼓室成形术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50-52.

[11] 郭勇,逯巧慧,刘阳等.CT三维容积重建评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7):508-511.

[12] 孙建军.听骨链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理论与实践[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4):215-21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共7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7.6)岁,其中慢性胃炎24例,其中胃溃疡1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8.1)岁,其中慢性胃炎21例,其中胃溃疡14例。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使用西医制酸、保护胃黏膜及针刺治疗等常规护理,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相关症状改善效果,计算症状改善百分率。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脾胃培元散神阙穴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每天1次,,7 d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脾胃培元散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制剂,为脾胃科中医特色治疗疗法。处方组成主要包括:党参、当归、川椒、川芎、白芷、冰片、细辛等。使用方法:将草药研碎装于透气布袋内,外敷于胃脘痛患者神阙穴。

红外线灯照射:脾胃培元散外敷于胃脘痛患者神阙穴后,直接使用红外线灯照射,中间勿隔衣物,但要注意防止烫伤,照射时间约30 min/次。注意事项:(1)贴敷前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贴敷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治疗前需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2)操作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感冒,加强人性化关怀。(3)贴敷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的情况,注意有无瘙痒、红肿、疼痛等药物过敏现象,如脐周发现红肿热疼痛等现象则立即停用。(4)红外线照射时根据患者对热的敏感度,掌握好距离,防止局部烫伤。

1.3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年3月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诊疗标准。主要症状的记录和评价,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100%,同时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疗效评定参考有关文献[2]。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大于或等于80%;有效: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小于5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2个疗程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疗效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Z=-2.766,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胃脘痛又称胃痛、胃气痛、肝胃气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内科病,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也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胃脘痛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胃脘痛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下垂,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胃脘痛(慢性胃炎)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之一[3]。主要表现为胃痛隐隐,且绵绵不休,喜温且喜按,在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者加重,口吐清水,神倦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等症状。其病因病机多由于脾胃虚弱、饮食伤胃、外感寒邪、情志不畅等原因所致,病位部位虽在胃,但是与肝脾等脏腑关系密切。西医在治疗胃脘痛方面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对胃脘痛的护理方法极其丰富,在胃脘痛治疗中发挥理气、和胃、镇痛等作用[4]。

胃脘痛患者使用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是利用药物、穴位、热量的共同作用,药物贴敷疗法属于中医外治疗法。神阙穴贴敷机理主要是通过穴位的刺激作用以及药物局部吸收双重作用,通过改善微循环、改善胃肠功能,从而促进胃肠的蠕动[5],从而减轻胃脘部疼痛不适。通过健脾和胃、益气补血、固本培元,增强患者体内正气,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最终改善患者胃脘或胁肋胀满胀痛、嗳气反酸、胃中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该方法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高。脐为任脉要穴,即神阙穴所在,药物敷脐后敏感度高,渗透性强。皮大鸿等[6]观察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人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汤菊芬等[7]观察穴位贴敷配TDP疗法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并且能较迅速缓解主要临床症状,护理工作满意度高。钱屠萧萧等[8]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性胃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治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郑玉等[9]观察用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红外线灯照射具有加热作用,可以舒张腹部毛孔,从而利于药物吸收,而且随着温度逐渐增高,可以破坏细菌毒素,抗体增多,最终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与红外线照射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发病的具体原因较多,往往在情志不畅、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或不洁、过度疲劳等情况下诱发,导致胃失和降,胃气逆乱,故可见胃脘或胁肋胀满、胃痛、嗳气反酸、胃中嘈杂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在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调理、阴阳平衡、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采用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辅助于治疗,药物通过贴敷于经络穴位,通过奇经八脉作用于机体,对于攻补难施、不能服药、不肯服药,更具有内服疗法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祛风除邪,调和阴阳,健脾开胃,调整气血,强健脏腑等疗效。汤万好等[10]研究隔姜灸配合红外线照射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及护理。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药物贴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应用于胃脘痛患者可增强疗效,缩短疗程,无胃肠道反应中,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9-420.

[2]吴慧君.艾灸配合中药浴足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14(6):144-14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风等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S].2013-05-16.

[4]黄亚博,冯一清,费忠东,等.江苏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优势病种调查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45(9):5-8.

[5]陆金英.生大黄贴敷神阙穴联合红外线脐部照射预防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6B):48-49.

[6]皮大鸿,潘东洪.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10):3658-3659.

[7]汤菊芬,李丽萍.胃脘痛穴位贴敷配合TDP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5(10):95-96.

[8]钱屠萧萧,符涛.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100.

[9]郑玉,姜莉云,余晓玲,等.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脘痛36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49-50.

[10] 汤万好,韦贞决,陈燕群.隔姜灸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27):2529-2530.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科研项目(20141C01047)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7.057

(收稿日期:2015-12-11,修回日期:2016-03-14) 2016-02-28,修回日期:2016-05-13)

Nursing and effection of Piwei Peiyuansan combined with infrared lamp irradiation in treating 35 patients with epigastric pain

GAN Puqin,WANG Yayu,PAN Qi,et al

(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Anhui23006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Piwei Peiyuansan combined with infrared lamp irradiation on relief of symptoms of epigastric pain,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nursing.MethodsTotally 7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5) and control group(n=35).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Piwei Peiyuansan combined with infrared lamp irradiation bases o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ymptoms including epigastric or hypochondrium distention pain,belching,acid regurgitation and so 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which was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of symptom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sSuch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epigastric pain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Epigastric pain;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Hyperthermia,induced;Infrared rays;nursing

猜你喜欢

胃脘痛红外线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高温来袭,警惕寒湿作祟
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70例疗效的影响
浅谈胃脘痛患者应用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红外线控制自动水龙头的设计
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药物性静脉炎41例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