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6-08-12叶秋刘唯佳黄其密卢兵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肺部感染肝炎

叶秋 刘唯佳 黄其密 卢兵



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叶秋刘唯佳黄其密卢兵

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科

【关键词】肺部感染;肝炎,乙型病毒性;急性肝功能衰竭

临床上引发肝功能衰竭的因素较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以及腹水等严重并发症[1]。而慢加急肝功能衰竭主要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损伤,因患者的免疫功能非常低,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容易引发细菌或是真菌感染,而导致病死率明显上升[2]。肝功能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将我院收治的17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合并有肺部感染者61例(34.9%),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7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进行分组,其中合并肺部感染为观察组,未合并肺部感染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观察组61例,男 47例,女 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为(45.7±14.2)岁;对照组114例,男 82例,女 32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6.3±13.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检查血常规、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氨、凝血六项、乙肝三对、甲胎蛋白、腹水常规加生化、血及腹水细菌培养;X线胸片、肺部CT、腹部彩超;心率、体温、血压等[3]。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学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标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血清钠、白蛋白、血氨、甲胎蛋白、球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讨  论

引发肝功能衰竭的因素非常多,可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因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到破坏,进而导致患者的补体合成下降,以及患者的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发各种感染[4-7]。有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最常引发腹腔感染,然后是呼吸系统[8-10]。在肝功能衰竭进展的过程中,因患者的肠壁水肿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严重破坏,肠道病菌易位及肠道菌群失调常会引发全身感染。并且,因患者的肠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胆汁的分泌量不足,而体内的毒素吸收会加大,致使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肠源性的内毒素血症发生的机率增加[11-13]。

研究表明,肠源性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大约为75%[14]。因此,临床上为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进而减轻患者内毒素血症,大多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特别是应用针对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药物,但应严格控制应用时间, 如果药物应用的时间过长, 则会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引发患者的二重感染[15-16]。有报道显示,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同时而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17]。本资料结果显示,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34.9%,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39.3%,与文献报道相符。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①由于大量腹水而发生自发性腹膜炎,且腹水的存在表示门静脉循环由于受阻,门——腔静脉的分流,使得肠道内的细菌容易进入肺循环,细菌会经过腹膜入血液循环,在患者的肺部定植,进而引发患者肺部感染;②患者体内的大量腹水直接压迫到胸腔,造成呼吸运动受限,容易引发肺部感染;③患者在发生腹膜炎以后,体内的多种的炎性因子释放入血,随着血液中的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升高,进而形成内毒素血症,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8]。因此,防治腹水的形成以及腹膜炎的发生,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学指标比较±s)

白蛋白、血清钠等降低,是影响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预后的一项危险的因素,而且白蛋白也是Child-Pugh的一个重要分级指标,低钠血症是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如果患者体内的白蛋白以及血清钠过低,则表示患者体内的肝细胞受损程度严重,加重内毒素血症,容易引发肺部感染[18]。贫血也是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又一个危险因素,主要原因是,在慢性肝病患者的胃肠道长时间的吸收功能障碍以及脾脏肿大,导致贫血和白细胞降低,特别是门脉高压患者[19]。患者一旦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时候,由于消化道症状比较严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障碍,加重贫血,增加肝脏损伤以及体内组织缺氧,使患者的肝细胞进一步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容易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肺部感染[20]。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是乙性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肝功能衰竭预后。因此,针对患者进行早期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大患者,且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低白蛋白、低钠血症、贫血的患者更为重要。有效的预防并严密监测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对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肝功能改善。

参考文献

1高晓娟, 余祖江.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1(11): 2177-2179.

2陈至明, 杨文龙, 熊墨龙, 等.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118例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17(17): 11-13.

3施文娟, 成军.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IL-4和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CD].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3, 7(2): 251-254.

4买买提江·吾布力艾山.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10(25): 5221.

5唐玉萍.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9): 17-18.

6梁桂才, 黄献球.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对比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6, 11(1): 410.

7丁立, 刘曦, 谢冬英. 肝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CD].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3, 7(6): 843-845.

8施文娟, 成军.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CD].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 8(6): 28-31.

9陈铿, 肖光明, 等.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7): 427-428.

10王晓霖, 李玲.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诱因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J]. 肝脏, 2016, 21(1): 100.

11王艳丽, 黎环.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 23(10): 1191-1194.

12李健, 邹文娟.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的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3, 28(4): 402-404.

13潘纯凯, 张延艳, 马伟.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0(32): 4980-4984.

14张霞, 李儒贵, 谭华炳. 抗结核药物致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肝损伤机制及其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J/CD].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3, 36(2): 66-68.

15林格.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观察[J]. 内科, 2014, 9(5): 558-559.

16张大维.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 135-136.

17高晓娟, 余祖江.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11): 2177-2179.

18陈铿, 肖光明, 张健珍, 等.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7): 427-428.

19陆蕴颖, 丁茹, 曾菠, 等. 脓毒血症诱发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特征的研究[J]. 胃肠病学, 2015, 20 (12): 708-712.

20郭利伟, 王昌源.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J/CD].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 8(5): 106-108.

(本文编辑:王亚南)

叶秋,刘唯佳,黄其密,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6, 9(3): 322-324.

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6.03.024

通讯作者:刘唯佳,Email: 346608404@qq.com

中图法分类号:R563,R373.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3)

猜你喜欢

肺部感染肝炎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综合排痰护理用于尘肺伴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