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抑郁焦虑障碍调查
2016-08-11徐利敏潘小平李雪蓉欧阳樱君何方红郭爱华
徐利敏 潘小平 李雪蓉 欧阳樱君 何方红 郭爱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广州 510180)
广州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抑郁焦虑障碍调查
徐利敏潘小平李雪蓉欧阳樱君何方红郭爱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广州 510180)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05名入选的患者进行筛查,精神科医生对HADS≥8 分的患者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 MINI ) 的诊断性评估。结果MINI诊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80%、0.95%和2.86%。结论抑郁和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识别率和治疗率均不高。
【关键词】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抑郁焦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多数内分泌系统疾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的治疗造成伴发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同时,许多精神疾病的患者因长期的精神应激,继发内分泌功能紊乱,通常就诊于内分泌科而非精神科。有调查发现在综合医院非手术科室中,精神科的联络会诊率内分泌科排名第三[1]。而目前多数内分泌科医生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和能力不足,容易造成漏诊及治疗延误。这在我国综合医院的神经科、心血管科等科室也非常常见[2]。本文旨在通过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患者和医生的调查,了解广州地区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及识别治疗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入组标准 ①年龄≥18岁;②意识清晰;③签署书面知情同意;④在随机选取的调查日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患者。
1.1.2排除标准严重精神或躯体疾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的就诊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一般情况信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就诊者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疾病对工作、生活和社交的影响、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诊断治疗信息。
1.2.2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3]HADS为自评问卷,用于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筛查。本研究以HADS评分≥8分为筛查阳性。
1.2.3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中文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MINI是目前国际常用的一种定式诊断工具[4],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本研究用于抑郁和焦虑障碍的诊断。在研究开始前,对参与本次调查MINI访谈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一致性培训。由通过一致性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对所有HADS≥8分的筛查阳性者进行MINI检查,给予标准化的诊断,同时进行就诊意愿调查。
1.2.4内分泌科医生识别率调查内分泌科医生在不知道患者HADS评分及是否进行MINI访谈的情况下,独立做出诊断和治疗决定。
1.3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人口学资料应用频率、百分比、均数等指标描述。筛查阳性而未进入MINI访谈的失访者与进入MINI的访谈者人口学资料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根据MINI阳性诊断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计算患病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者105例, 其中男35例(33.3%),女70例(66.7%),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58.4±1.6) 岁(20~ 84岁);职业以工人/服务员(10.5%)、干部/管理人员(6.7%)、职员(5.7%)为主,经商及农民(均为3.8%)、教师及军人(均为1.0%)较少。患者最多主诉血糖升高为56例(53.3%),第二多的主诉疲倦为10例(9.5%)。
2.2抑郁和(或)焦虑障碍发生率20例(19.0%) 就诊者HADS评分≥8分, 其中14例(70.0%) 就诊者进入精神科访谈,6例(30.0%)拒绝精神科访谈而失访。失访者与进入精神科访谈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HADS量表评分做Wilcoxon秩和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MINI诊断,只符合抑郁障碍诊断者4例,其中单次抑郁发作者2例(1例同时符合恶劣心境诊断),反复抑郁发作者1例,重度抑郁伴忧郁者1例;只符合焦虑障碍诊断的1例,为社交恐怖和强迫症共病;同时符合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诊断即共病者3例。
以全体筛查样本为基数,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焦虑、抑郁焦虑共病、抑郁或者焦虑任一诊断的患病率分别为3.80%、0.95%、2.86%和7.62%(见表1)。
2.3内分泌科医生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情况105例筛查患者中,仅有1例HADS评分≥8分的患者给予了精神类药物治疗,该患者拒绝MINI访谈而失访。其他患者均按照内分泌科疾病正常处理,而没有给予精神类药物或建议转诊精神科治疗。
表1 内分泌科门诊105例被调查者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患病率(%)
注:a指同时符合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为抑郁焦虑共病;b指符合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中的任何一个诊断标准
2.4患者就诊意愿调查14例进入精神科访谈的患者中有6例(42.9%)愿意到心理咨询科或精神科专科门诊就诊,愿意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
3讨论
抑郁和(或)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门诊常见的精神障碍,患病率较高,但由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不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2007年全国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神经科、心内科、消化科和妇科的门诊患者中,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2.0%、8.6%和4.1%[2]。2012年中国5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抑郁或焦虑、抑郁或焦虑或混合抑郁焦虑的终生总患病率分别为5.37%、 16.91%和17.00%[6]。本研究采用与上述调查相同的研究方法,通过MINI诊断,发现内分泌科门诊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二者共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只为3.80%、0.95%和2.86%,焦虑障碍的总患病率为3.81%,稍高于上海地区针对四个内科科室的调查,其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51%[7]。
国内亦曾有研究显示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焦虑的发生率高达29.9%[8],远远高于本研究。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首先,该研究只是限于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自评筛查出的症状,而并未经过精神科医师MINI访谈进行诊断性评估,因此抑郁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其次,这可能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病情相对严重,故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也较高有关。最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可能造成统计学偏倚有关。
本研究中内分泌科医生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相对较低,尤其与神经科医生40%的识别率仍有较大距离[2]。一方面可能的原因是,许多综合医院无精神心理专科,故由神经科医生承担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工作,因此对心理障碍的识别和诊治能力较高;另一方面,大量患者会因为失眠等情绪相关症状主诉而就诊于神经科,易于筛查和识别,而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主诉多为血糖升高,故情绪问题易被忽略。因此,强调生物—社会—心理医学的模式,提高内分泌科医生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意义重大。
本研究表明只有不足一半(42.9%)的抑郁焦虑患者愿意到精神/心理专科的就诊,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虽然低于就诊于北京(53.4%)[9]、成都(59.70%)[10]其他科室门诊就诊的患者,但其求治意愿远高于内分泌科门诊医生的处理比例,说明部分患者的依从性较好。因此,一方面,继续通过媒体宣传和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加强患者教育,提升患者的认识,消除精神疾病的病耻感,从而改变依从性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应加强综合医院医生非精神科医生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继续,提高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率和转诊率。
参考文献:
[1] 赵晓晖,洪霞,史丽丽,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3年资料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30-34.
[2] 何燕玲,马弘,张岚,等.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J]. 中华内科杂志,2009, 48(9):748-751.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223-226.
[4] SHEEHAN DV, LECRUBIER Y, SHEEHAN KH, et al. The 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tructured diagnostic psychiatric interview for DSM- IV and ICD-10[J]. J Clin Psychiatry,1998,59 S(20):22-33.
[5] 司天梅, 舒良, 党为民, 等.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的临床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23): 493- 497.
[6] 李果,姜荣环,郭成军,等.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患病率调查[J]. 中华心血管杂志,2014,42(12):1035-1038.
[7] 梅力,肖泽萍,何燕玲,等.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患者焦虑障碍的患病状况调查[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5):3172-3175.
[8] 惠玲利,安凤莲,常文利,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情绪问题的调查[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4):250-251.
[9] 史丽丽,赵晓晖,姜忆南,等.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诊疗现状[J]. 协和医学杂志, 2011, 2( 2): 151-154.
[10] 黄雨兰,李晓佳,褚成静,等. 成都市综合医院门诊抑郁和焦虑障碍调查[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4):260-262.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J5100039)
通信作者:潘小平,E-mail: qpanxp@163.com
DOI:10.3969/j.issn.1000-8535.2016.02.023
(收稿日期:2015-11-13)
Survey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the endocrinology outpatients from a 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XuLimin,PanXiaoping,LiXuerong,etal.
DepartmentofPsychiatry,GuangzhouFirstPeople’sHospital,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18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ology outpatients in a 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endocrin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 total of 105 outpatients were screened with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 The patients with the HADS score of 8 and ov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agnosed by psychiatrists with the 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ResultsThe prevalence rates of MINI-diagnosed depressive disorder, anxiety disorder, and depressive-anxiety co-morbid disorders were 3.80%, 0.95% and 2.86%, respectively.Conclusion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ar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endocrin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general hospitals,but few outpatients were well-diagnosed and treated.
【Key words】General hospital; Endocrinology; Outpatients; Depression; Anx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