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与普通中学有效结合的分析
——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为例

2016-08-11陆国田殷治国李龙娟陈林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00084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67003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长跑后备教练员

陆国田,王 林,殷治国,李龙娟,陈林明,徐 雪(.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00084;2.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003)

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与普通中学有效结合的分析
——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为例

陆国田1,2,王 林1,殷治国1,李龙娟1,陈林明1,徐 雪1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号召,少数普通中学已将国家单项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任务和普通中学教育相结合,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与普通中学是如何有效结合的呢?在2015年8月参加江苏如皋“全国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中长跑人才训练营”的22个基地中,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是基地当中为数不多的以普通中学名义参加训练营的基地,是全国中长跑后备人才基地坐落在普通中学的代表和亮点,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该所中学中长跑后备人才基地的办学情况,笔者于2015年11月23日前往该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为例,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与普通中学有效结合进行个案分析。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体教结合”办学总体情况

惠济一中坐落在郑州市惠济区,是惠济区党委、政府重点发展的名校,是惠济教体局重点发展的示范性窗口学校。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2座教学楼,4个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1块400m2标准田径场,数块篮球场,1个图书室。学生教室、餐厅宽敞明亮;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教育理念新,教师老、中、青有效结合。在狠抓教育质量的同时,学校将中长跑训练吸收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运动员跟普通的中学生同样的标准,同一个教室上课,相同的考试制度,对训练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保证在不耽误文化课的前提下进行训练工作,很多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在竞技体育的带动下,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课间风生水起,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课堂的“运动处方”教学深得学生喜爱,被评为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更值得骄傲的是学校的中长跑训练点2009—2012年、2013—2016年先后2次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中长跑国家田径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多名队员输送到河南省中长跑训练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长跑后备体育人才。

2.2 管理体制完善,分工明确

体教结合的良好实施不仅需要经费做保障,还需要有效的管理机构,国家对考核通过的单项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郑州市体育局每年都拨付专项资金2万余元人民币,用来加强基地的训练工作。惠济区第一初级中学在河南省市体育局领导的关心下,在惠济区教文体局、长兴路中心学校直接领导下,针对中长跑基地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负责基地的全面工作,主抓训练点的训练、管理、经费投入及参加比赛等工作;体育组组长负责运动员的食、宿、学习等工作;聘请原河南省中长跑队总教练李培立老师担任基地的训练顾问,负责培训、指导基地青年教练的训练工作;教练员负责日常的训练计划制订、实施,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文化课学习等管理工作。各个教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共同使训练点的业余训练工作不断完善。领导机构除完成各自任务外,定期开会,研究基地训练、管理、大赛前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制度是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基地出成绩的保证,基地制订了《教练员管理规章制度》《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等,用制度来约束和管理自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1)

图1 惠济一中中长跑训练基地管理结构

2.3 物质与人文关怀同步

在基地的训练中,运动员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和教练的关心与支持,当运动员感受到这份关心和支持时,往往对其优异成绩的取得起到促进作用。惠济一中校领导的物质与人文关怀表现在:(1)学校领导对运动员的起居条件高度重视,2007年投入40多万元人民币为运动员建设了独立的公寓楼和运动员餐厅,运动员有了相对舒适的居住和饮食环境;为考虑运动员训练后的有效恢复,又投入2万元人民币给每间宿舍都装上了空调,保证了运动员的良好睡眠质量,对恢复体能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2008年10月投入2万元人民币重新对运动员餐厅操作间和就餐大厅进行装修,购置了新的餐桌、凳子、炊具、冰箱、豆浆机,并且给餐厅安上了电扇,确保了运动员有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同时对运动员的饭菜质量进行了严格要求,营养搭配得当,为运动员成绩的不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上半年投入3万多元人民币改善了运动员的居住环境,专门定制了宿舍脸盆架、鞋柜、杂物箱,统一了床单、被罩等。(2)学校领导对运动员的训练条件也极为重视,将学校的煤渣跑道改成了塑胶跑道,在每学期开学前都按既定计划购置训练器材和设备,并对就器材进行维修。(3)奖励与人文关怀深得人心。为激励运动员刻苦训练,对取得较好成绩的运动员进行物质奖励并减免生活费,免费发放运动服、运动鞋,对家庭困难的运动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使运动员训练无后顾之忧,从而保证运动员出好成绩。

表1 惠济一中基地在训运动员情况统计

2.4 优秀教练员与文武兼备运动员的支撑

教练员是整个基地的核心和灵魂,惠济一中领导高度重视教练员的队伍建设工作,目前有中长跑教练员5名,其中聘请从事中长跑训练工作五十余年的原河南省中长跑冠军教练李培立指导担任基地顾问、总教练,聘请原河南省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有丰富执教经验的刘义军担任中长跑基地的具体训练工作,吸收原河南省省青年退役运动员王松、王亚青担任基地教练,协助刘义军教练搞好基地的训练工作。整个教练组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取得了较佳成绩,教练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训练日记、不断学习、积极申请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基地梯队的建设非常重要,为保持训练的可持续性发展,后备人才的选招显得尤为重要,惠济一种通过对全市体育特长生进行基本素质、专项能力和文化课测试进行考核,将达到专项成绩优异、文化课程合格或者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招进队伍当中。教练组对进入队伍当中的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训练,即结合队员自身特点及前期基础,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使运动成绩稳步提高。除此之外教练员对进入队中运动员的文化课成绩要求严格,除参加比赛外,不能耽误文化课程,跟其他普通中学生同时上课。长期严要求使运动员训练刻苦、学习进步、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得到了学校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也促使中长跑生源不断扩大。(表1)

现阶段惠济一中中长跑运动员达到47名,运动员的年龄结构,12~13岁24名运动员,14~15岁18名运动员,16~17岁5名运动员,有多人获得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

2.5 科研攻关及运动员出路有效保障

科学训练、科研攻关往往是各后备人才基地的短板,如何利用资源,如何让科技为训练服务,是教练员考虑的重点。惠济一中位置离河南省体育中心较近,训练工作得到了河南省田管中心领导的支持,平时可在省体育中心副场和室内训练馆开展训练。郑州市体育局的郑州市青少年测试中心作为训练点的体育科研机构,对队员进行全面测试、全面跟踪、严格监控、科学选材,学校配有专门的运动员洗浴间和按摩师对运动员进行运动后恢复。基地后备人才资源的紧缺,跟父母担心运动员的出路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对所有在训的运动员进行严格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将训练与接受义务教育同时抓,还处在小学年龄段的学校安排就读老鸦陈中心小学,初中安排在惠济一中,高中年龄段的运动员通过考试可进入郑州市第二十中学就读,报考大学,学校会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推荐到国内各大高校就读,另外惠济一中每年都会向河南省中长跑队输送人才,以确保优秀运动员能够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3 问题及建议

3.1 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惠济一中在过去几年“体教结合”的道路上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培养了多名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但也正因为其是普通中学里出来的后备人才基地,不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制约的瓶颈:(1)训练场地相对不足,雨、雪等极端天气时,只能借助于省体育中心室内田径馆进行训练。(2)训练器械还不完善,青少年训练是整个运动生涯的基础阶段,除了专项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平衡、灵敏、柔韧的协调发展,因此对训练器械有更高的要求。(3)队员的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尽管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运动员的生活起居都有了很大地改善,但离理想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如,运动员洗澡间少并且空间小、食堂条件简陋。(4)缺乏资金,中长跑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较高,训练量较大、耗能较多,因此,需要及时地进行营养补充,但由于资金相对不足,导致学生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不利于成绩提高。

3.2 未来健康发展的建议

惠济一中“体教结合”发展的道路,适应了未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目前国家体育部门极力倡导的示范学校,为了其健康有效地发展,真正做到中长跑后备人才基地与普通高校结合的示范作用,除了外延发展之外,内涵发展也同等重要:(1)要经常走出学校,学习先进基地的经验,不管对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应该经常走出去、学进来,教练员要加大与国内其他基地教练的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运动员也应该珍惜其参加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不断磨炼其意志,提高其心理素质。(2)科学选材。“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建立在科学选材标准之上,我们才能够去发现和识别优秀运动员苗子。除此之外也应加大选材的范围和宣传力度,解决运动员和父母的后顾之忧,提供出路保障。(3)教练员自身的提高。作为教练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参加上级各种培训,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训练动态,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事业心强,关心队员,力求为每个运动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4)不断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从思想上意识到训练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变“让我练”为“我要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运动员的主动性,同时应该对运动员的文化成绩不断要求,做一个文武兼备的优秀运动员。(5)多方筹措资金,改善运动员的住宿和饮食环境,良好的训练和饮食环境是运动员安心训练的保障,除此之外,还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优秀运动员,在队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训练局面。

[1] 姚晓华.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3,4(4):34-35.

[2] 刘迪华,刁伟伟.全方位打造教育名校:记快速发展中的惠济一中[J].魅力中国,2008(4):80-81.

[3] 吴飞.解读“教体结合”和“体教结合”的内涵[J].青少年体育,2015,2(22):15-17.

[4] 曹振康.关于教体结合与学校竞技体育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14-16.

[5] 郑丹蘅,焦敬伟.对普通学校和体育专门学校“教体结合”实践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 (6):73-78.

[6] 郭建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1-9.

G812.45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2-135-03

2016-01-02

北京体育大学自主科研课题(编号:2014YB004)。

陆国田(1980 ~),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中长跑后备教练员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中学生中长跑学习兴趣研究综述
高校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参与研究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