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中长跑学习兴趣研究综述

2018-07-16林玉进

运动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长跑个体体育

林玉进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福建 石狮 362700)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万方、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等学术资料库,对既往的关于中学生中长跑学习兴趣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并以关键词搜索,查阅相关的理论依据,精选出真正优秀的,具有建设性观点的,具有阶段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发现不足,并提出建议,期望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持。

1.2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通过社会科学对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更为有效分析的一种手段。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内外研究的亮点及不足之处,为文章的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

2 中长跑相关内容概述

2.1 中长跑是必修课程

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规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根据文件规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走入中学校园。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下,中长跑的练习成了发展青少年体能素质的重要方法。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的不断重视,中长跑成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进行测验的项目,对于每一名中学生来说是必须强制性参与的体育项目。全国各个省市纷纷围绕各项规定开展各式各样的中长跑活动,相应国家号召。

2.2 中长跑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跑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人类解放双手发展出来的原始技能。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中长跑视为有效发展体魄的途径之一。中长跑对人的促进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无法模拟的。中长跑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008年中指出中长跑充分发挥了其作用,使青少年的心肺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肺活量进一步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其耐久的能力。同年,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生理专家赵杰修表明,中长跑是长期实践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的,通过中长跑的练习,可以克服人体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具有强心的功效。

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家赫尔巴特表明一切的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指出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牵引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兴趣可以较好地引导学习,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并为心理层面提供动机。兴趣是影响学习的重要维度,人们完成某项活动是在兴趣的推动下完成的,兴趣使得内在动机更加强烈,其中在学习动机中表现得最为活跃。兴趣使人有动力去获取知识,并为当前活动的完成创造可能。

2.4 中长跑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是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获取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推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中学生参与中长跑的兴趣是主动去了解中长跑的知识,主动地去探讨并参与中长跑实践的心理倾向。当中长跑的兴趣在学生心中萌芽,学生将更自觉地参加中长跑的练习,并养成中长跑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生活中,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中长跑知识技能的体验中,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突出,学生的自我效能更加明显,最终导向强化学生学习中长跑的动机。

3 相关概念界定

兴趣是对某件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通过社会形势的连接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促使人们探索外界环境的行为,是探索真理的途径。兴趣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当人的兴趣的指向性不是仅仅包括对某种对象的认知,而是趋向于某种活动时,兴趣就变成了对活动的态度。培养良好的兴趣是推动人努力进取,探索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兴趣能使人们工作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近几年Krapp、Hidi、Renninger等把兴趣区分为个体兴趣及情境兴趣,在学术界被广泛地认可及运用。(1)个体兴趣。个体兴趣指在时间轴不断延伸的过程中对某一特定主体或领域有关的动机取向或个人倾向,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恒久性。个体兴趣与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架构、实践验证、本体感受有关,当感受着经历一定的环境影响恰好与个体产生了积极联系,个体的兴趣变萌生。个体兴趣是人参与活动的动机源,也是维持人持续高能参与活动的主要动力。对个体而言,个体兴趣的影响最深远,一个人的能力和人格都会不同程度也受到它的影响。(2)情境兴趣。情境兴趣是由环境诱发产生的,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时效性低。它是由环境中某些特定的条件刺激所引发。环境的变换会使个体的行为发生转变,在情境兴趣被激发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会指向某些环境中引发了情境兴趣的刺激,同时,他还会表现出一些相关的探索行为,是一种基本情绪体验。

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并不能独立发生作用。当两种兴趣恰当的组合,便可以使个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对某件事物的热爱性发挥到峰值,使其在学习活动中其乐无穷,享受对某件事物的乐趣。

4 国内外研究成果

4.1 国外研究成果

夏伟恩2000年指出,日本中长跑项目在学校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政府的监控力度下,中长跑在学校体育的地位越来越高,中长跑成为衡量学校组成成分完整性的又一标准。日本的学校会建立一些有关于中长跑的兴趣班,并由较高水平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外中长跑。另一方面,日本的社会为中长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科学技术的支持,使得自主参与中长跑的人数不断增加,促进中长跑观念的建立。

在对各国中长跑教学的现状研究中,俄罗斯在中长跑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点,通过形式各样的游戏引导学生中长跑兴趣,适合负荷的中长跑基础训练使得学生中长跑兴趣提高;德国、法国等国家采用中长跑的分解教学对其技术进行讲解,并利用球类等器械侧面促进中长跑效果。美国等一些国家通过竞赛的方式来促进中长跑的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中长跑。

而在对于中长跑教学行为的研究中,卢梭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被学生关注的,教师需要用其语言、行为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使学生主动去接触事物,在情境中去探索问题,诱发兴趣。

除了中长跑教学现状、教学方法的研究,国外对中长跑的体验也得出了相应结论。汉德森在 running your best race 一书中强调,中长跑的强度应该符合跑步者成就体验,中长跑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任务,而是一种体验。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没有食欲的人,你坚持是让他吃饭,逼他吞咽,这会使吃饭的人产生抵触,最后消化不良,体验极差。”并提出,体验是引导兴趣的关键。

4.2 国内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关于中长跑的研究主要从教学现状着手,吕慧青对学生参与中长跑兴趣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中长跑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显著影响学生参与中长跑的兴趣。她强调国内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在中长跑教学中注重对中长跑技术的分解,对于锻炼意识的普及相对不足。过多强调枯燥的技术部分而忽略心理层面的培养是治标不治本的教学现状,并不能促进学生参与中长跑的兴趣。

庞荣对培养大学生中长跑学习兴趣的探讨中明确提出影响中长跑学习的因素,首先,学生对中长跑观念的认识不足,认知水平较低,使学生厌倦中长跑或害怕中长跑。其次,从教学方面着手,教师中长跑的专业素养达不到激发学生参与中长跑的兴趣。重要的是对中长跑的评价体系是影响学生参与中长跑兴趣的关键因素,评价体系的硬性化和单一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游戏法的应用使得中长跑更具有趣味性。汪云星、胡哲在《浅谈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在学校中长跑教学的内容与竞技体育相关,以运动员的培养方式来教育学生,教学目的难以达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通过游戏的辅助,使得中长跑课程丰富有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戴才江同样指出提高中学生中长跑的兴趣长期以来是教学的难点,指出将教学方法进行整编,结合游戏体验可更好提高学习兴趣。张文在《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长跑训练教学的应用》谈到将游戏融入教学,在中长跑练习过程中可以起到有效作用。

5 结 语

国家重视程度及体制的不一,国外对中长跑的认识相对较前沿。国家、政府、学校对中长跑练习的重视程度使得国外对中长跑学习兴趣的研究较充分,专家学者从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练习意义等角度出发,并开设专门的俱乐部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国内的研究大多从现阶段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扩展到游戏教学较好的促进中长跑的效率。纵观较多国内外研究,缺乏科学的体系对影响学生中长跑学习兴趣进行评价,因此值得后续深入的建构。

猜你喜欢

中长跑个体体育
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
浅谈怎样在中长跑教学中提高初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成绩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我们的“体育梦”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