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特征分析

2016-08-11龙家勇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重庆401120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2期
关键词:选材体重男子

薛 山,龙家勇(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重庆 401120)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特征分析

薛 山,龙家勇
(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重庆 401120)

克托莱指数是衡量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最重要的形态指标之一,研究分析该项指标有利于短跑运动员的选材。笔者通过检索国内近20年来各种体育期刊文献资料发现,此阶段对我国短跑运动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短跑技术、训练手段与方法、步频、步幅、成绩间的关系以及速度分配等方面,而把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之间的克托莱指数特征分别进行详细归纳并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甚少。鉴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深入研究分析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这2个不同的群体克托莱指数的基本参数,找出各自间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并以国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为参照体系,认清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短跑运动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材机制和培养模式,为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以及短跑运动的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图1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水平结构简图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72名(来自于2006年、2008年100m、200m、400m成绩排名前20名及第11届全运会前8名的选手);国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81名(2009年国际田联公布的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排名)(主要来自欧美国家),以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国际田联官方网站、并通过CNKI网查阅近10年来体育期刊的相关论文40余篇,完成了对本研究结构框架和知识体系的设计。

1.2.2 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为本研究采用的核心研究方法。首先将运动员的3项基本原始数据输入EXCEL 2003进行统计汇总,再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

1.2.3 比较研究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各自的特点。

1.3 指标解释

参照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关于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标准以及结合本研究样本收集的实际情况和有效性,确定了指标选取依据。(图1)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 1000,它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匀称度的复合指标,反映运动员身体充实度,是运动员身体质量的基本评价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特征研究分析

对中外优秀男子共153名短跑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各自特征进行了归纳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共同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男子100m与200m兼项的现象不断增多的情况,本研究将100m、200m优秀男子运动员归为一类进行统计,详细统计情况见表1。

2.1.1 平均克托莱指数

克托莱指数这一指标反映了人体发育匀称程度,短跑运动员要求身体匀称结实,肌肉富有弹力,瘦体重相对较大,所以该项指标要求运动员处于一个适宜的位置,指数过大、太胖不行,指数过小、太瘦也不行,并且它是一个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增大的指标。由表1可知,国外短跑运动员平均克托莱指数100m、200m运动员为402.79,400m运动员为403.61。中国短跑运动员平均克托莱指数100m、200m运动员为376.58,400m运动员为370.72。中国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平均水平整体不高,这也说明了中国短跑运动员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结合现实中黄种人与黑人的遗传基因来看,也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2.1.2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对比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分布特点进行卡方检验(卡方检验属于拟合优度型检验,适用于具有明显分类特征的某种数据,用来检验属于某一类别的对象或反映的个案数与根据零假设所得期望数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主要能反映某组观察值的分布问题。)该检验是对所得到的分类、分等的计数资料与依据某种假设所期望的理论次数之间2者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因而,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各分类指标进行了卡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2者的克托莱指数不存在差异性(P>0.05)。

然后对2者之间的(100m、200m共计104名,400m共计49名)的克托莱指数进行独立样本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test),检验结果见表2。结合原始数据和描述统计分析,可知中国短跑运动员与国外短跑运动员整体上相比较来看,克托莱指数平均水平前者远低于后者(国外)。克托莱指数是体重与身高的比值,在身高平均整体水平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2者的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固体重的整体平均水平亦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运动员身高与体重的比例不太合理,体重整体的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短跑运动员,也反映了前者在专项力量、肌肉质量、身体充实度等整体上与后者有一定的差距。

表1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平均克托莱指数统计一览表±SD

表1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平均克托莱指数统计一览表±SD

中-总体(72)中-100m、200m (48)中-400m (24)外-总体(81)外-100m、200m (56)外-400m (25)克托莱指数374.63±24.59376.58±27.23370.72±17.95403.04±30.96402.79±31.77403.61±29.81

表2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克托莱指数统计检验情况一览表

2.2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特征分析

2.2.1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特征分析

克托莱指数作为体重和身高的派生指标,其合理性在于身高主要受遗传控制,而体重更多受环境、营养及运动训练等后天因素影响。本研究把克托莱指数划分为370及以下、370~400、401~430、431~460、461及以上5个区间。由表3可知中国100m、200m、400m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分布所占比重,主要集中370及以下、370~400这2个区间,累计百分比分别为81%,95.9%,累计运动员数量依次是39人、23人。国外100m、200m,400m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分布所占比重分别为14.3%、39.3%、26.8%、12.5%、7.1%;12.0%、44.0%、32.0%、8.0%、4.0%,国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分布相对集中在370~400、401~430这2个区间,累计百分比分别为66.1%、76.0%,累计运动员数量依次是37人、19人。总体来说,中外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整体上各自存在较稳定的特征,但他们之间的区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两者相比较,前者(国内)的克托莱指数显得较低,克托莱指数大于400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可见中国短跑运动员的体重与克托莱指数两个参数符合国外顶尖短跑运动员体型特征的运动员较少。调查显示,反映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数据与理论直线基本重合,具有典型的正态分布效果。

表3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结构特征统计一览表

3 结 论

从描述统计结果的结果来看,国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均高于国内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分布上,克托莱指数的结构特征各自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该结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选材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平衡且稳定的结构。

中外短跑运动员之间,中国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平均水平低于国外短跑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发展不符合国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发展趋势。

G825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2-043-03

2015-12-13

薛山(1961 ~),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统计学与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选材体重男子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体重
年轻男子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