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验算,实力派的计算环节

2016-08-11张德红

人生十六七 2016年17期
关键词:竖式加减法道题

张德红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江苏 如东 226404)

验算,实力派的计算环节

张德红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江苏 如东 226404)

经常会看到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以下错误:

把验算的结果写到横式后了!

再比如:"小明家养了18只公鸡,比母鸡少2只,小明学家养了多少只母鸡?"

学生列式:18-2=16(只)……

类似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像第一种错误,如果再看一下横式,就不难发现写错了,第二种错误如果思考一下到底是公鸡多还是母鸡多也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了。

数学离不开计算,而要保证计算有高正确率,解决问题不出错,除了计算方法的指导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知晓"验算",养成验算习惯

从一年级上册的口算开始,老师就要应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验算"。而不是等到学生学写竖式计算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的口算题目告诉学生:"验算"就是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的过程。在一年级方法有二种:

(一)再算一次,初步感知验算

比如:一年级上册"7+9="这道题目,由于有的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就是想"9+7=?"的,所以就不需要说交换位置再算,就直接告诉学生:"验算"就是把这道题再算一次,看跟第一次算下来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如果计算结果一样,那么就表示我们算得可能是对的。如果不一样,就要找原因,是第一次算错了,还是第二次算错了,要么就是两次都算错了,找到原因后,再改正。这样,等学生学到竖式计算时,就已经形成一定的习惯了。

(二)加减联系,深化验算方法

虽然要到中年级才明确"加数"、"被减数"等名称以及各运算之间的联系。但其实在一年级就已经渗透了,只不过没有明确各部分的名称罢了。比如一年级上册的:"5+9="与"9+ 5="这样的题目就是在渗透四年级的"加法交换率";一年级下册的"一图四式":看图写出"7+8=158+7=1515-8=715-7=8"这样的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更是对加减法的融会贯通!因此,除了让学生写"一图四式",还应该加大灵活运用的力度,比如:"16-7=9"这道题就告诉学生可以这样验算:7+9或者9+7是等于16吗?或者想:16-9是等于7吗?万不能小看这一点!不要以为学生看图能很熟练地写出四道算式,就觉得他们已经彻底明白了加减法的联系,其实不然!因为一直到中年级还有同学不知道灵活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还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也就是从口算开始,就利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从一年级就打好基础尤其重要!

二、运用对比,明白验算重要性

学生知道什么是验算了,远远不够,因为这并不代表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就进行验算。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不是可有可无的!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没有进行验算,还没有认识到验算有多么重要!

比如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把算错的题目再重新做一遍,在老师不加任何提示的前提下,又算对了。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顺势对其进行一番验算习惯的养成教育:"你看,不难吧?让你重新算了一下,就对了,以后在做完题目后就要像刚才那样验算一下。"或者做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做两组题目,一组不验算,一组验算,然后看正确率,让学生认识到验算是不容易出错的。这样长期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让验算逐步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三、落到实处,防止验算形式化

知道什么是验算,认识到其重要性,还不够!还应将验算落实到实处!防止形式化!比如有好多同学在验算除法时,仅仅在除法竖式旁边列一个乘法竖式,算完了也不看看乘积是不是和被除数相等,就以为验算好了。遇到这种情况,应教育学生:用乘法验算除法时,乘法竖式不是写了就行的,关键要看积是否等于被除数!还有其他运算也是如此!加法、乘法在运用交换律验算后要看结果是否相同,减法在用加法验算时,也要看加得的和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如果形式化了,那就失去了验算的意义了。

四、逐步外延,验算能巧则巧

比如一道应用题,我们所说的"验算"一般是指计算得对不对,不包括算式本身列得正确与否,我们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还可以扩大"验算"的外延,教育学生不仅要"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先"验"算式!如果算式列错了,计算得再正确也没有用!

在验算应用题时,不一定用验算计算题的方法,还可以巧用方法。比如:"小明原有一些画片,先送给小军10张,又买了5 张,现在有20张。小明原有多少张画片?"这道题在验算的时候就不要仅仅看计算得对不对,而应该将"倒推"出来的结果,顺着题目的意思验算一遍,就很容易知道对不对了。

验算是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养成良好验算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只要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一定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质的飞跃,学生学习数学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竖式加减法道题
巧解竖式
误会
竖式填数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错误的竖式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这道题谁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