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6-08-10宋贤汉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小学生数学

宋贤汉

【摘 要】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落实培养创造型人才使命的体现。文章探讨了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1-0125-02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认为:“不创新,就灭亡。”托马斯·彼得斯在畅销书《追求卓越》中写道:“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创新意味着给已有的事物注入新生命和新能量,是思想的解放。

创新精神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教育工作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每个教师的迫切任务。

一、消除师生间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

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伴随着好奇心的是求知欲的满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扮演好细心、耐心的“园丁”角色,因为萌芽是新生命的开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却有意无意地成为扼杀创新意识的“刽子手”,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杀死在摇篮状态,故此,教师要降低姿态,消除师生间位差效应,重视学生的好奇心,正确引导,帮助达到认知的彼岸。

心理学家发现,自由、宽松、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力潜能得以激发。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好奇心不会因为另类而被嘲笑或被挖苦,而是引起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想象空间,自主学习,敢于天马行空,敢于与众不同,敢于标新立异。故此,教师要尽力营造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为其创新精神萌芽的进一步成长开辟沃土。

二、开发有趣的教学资源,培养创新意识

“在建构主义的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建构主义强调,教师的任务是科学地开发教学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教师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激发兴趣是对学生好奇心的指导,好奇心会随着兴趣的增强而增强,兴趣是比好奇心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对现实做出准确的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可靠的假设,更多的是在经验理解上所进行的解释和假设。由于小学生的经验并不足以解释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往往当好奇心未得到合理而正确的解释时,挫败感会让兴趣逐渐消失。

此外,应开发有趣的教学资源,立足课本和教学目标,但并不局限于课本,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树立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观念和“由学生到知识”的教育观,创设多层次、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确保情境服务教学的基本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强化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更多地表现为对问题的质疑和批判,不会人云亦云,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并能通过思考、假设、反复推敲、验证得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质疑是创新行为发生的举措,是创造性思维发生的表现,是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索是创新学习的方法,也是质疑后的重要阶段,探索结果会大大影响创新学习的成效。在此阶段,教师就要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1. 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指的是从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反向地运用法则、公式和定理,产生新的思路、发现新的解决办法,是对定势思维的突破和超越,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学生学习“2+2=4”“1+3=4”“0+4=4”等加法后,就会在对4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很快推算出它的集中分解式。

2. 求异思维的培养

求异思维反映的是学生不趋同于某一答案,有意识地发现多种解决办法和策略,不局限于已有的解决方法或答案,不崇尚所谓的标准答案,勇于从多个角度出发,沿着不同的解题思路,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求异思维重视新和异,因而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不急于将答案标准化,要让学生运用求异思维独立思考和探索,发现最优的解决方法。求异思维主要表现为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求优思维。

(1)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采取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感受思想交流和碰撞所带来的快乐,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拓宽思路,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2)聚合思维的培养。聚合思维是相对发散思维的一种思维模式,它表现在将各种解题材料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由点及面,归纳出题目的一般规律和共性,成为一般的解决方法,进而突破更复杂、难度更高的问题。

(3)求优思维的培养。求优思维重点是通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之后,在已有的方法和答案的基础上,寻求出最优的方案或答案。创新思维的成果必须比原有答案更加具有价值,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不能漫无目的地想象,要有的放矢,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懂得飞翔的目的和高度。

故此,数学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求优思维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当学生能通过发散思维或聚合思维得出解法时,引导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剖析和比较,明白每一种解法的优势和不足,对错误的解法要从中寻找原因,去伪存真,最终求得最佳解法。

参考文献:

[1] 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徐凤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4] 邱春平.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J].知识文库,2015,(23).

[5] 江晓琳.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15,(11).

[6]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小学生数学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