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的建构主义策略浅谈
2016-08-10赵康
赵康
【摘 要】英语语法教学长期以来面临着“学生厌,老师怨”的困境。如何引起学生对语法的重视,让教师不再为教语法而怨声载道,成为教学改革形势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建构主义引入语法教学,主要依据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1-0040-02
一、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英语语法是英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回顾语法教学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英语语法教学经历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地位一度被否认等诸多的困境和尴尬。英语语法的教学更拥有其独特的阶段性特征。因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要求各不相同,使得英语语法教学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更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最初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之后经过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动态过程,积极倡导教师的主导而非主体角色。这些核心观点与英语语法教学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相吻合。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策略
1.综合多种方法,建立动态教学模式
英语语法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多反复和困境。从最初传统的翻译法到流行的交际法,总是有赞美也有诟病。结合英语语法教学的复杂性,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我们不能僵化教学模式,要灵活有效地综合多种方法,建立动态模式。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尽量扬长避短,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2.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学习,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语言学习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积极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调控,从而习得语言能力。语言教学的根本要求其实也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Holec引入教学领域,他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界定,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英语自主学习的内涵应该包括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决策能力;实施计划的能力以及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的有效的使用各种具体的教学策略。普通教学策略一般包括组织策略(managing strategies),提问策略(questioning strategies),激励策略(motivating strategies)和评价策略(evaluating strategies),它们基本覆盖教学的全过程。
(1)组织策略(managing strategies)。课堂的组织主要包括教师的角色、课堂活动的模式和教学计划的设置。建构主义将教学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知识的学习者,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中心地位,而是应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控制者和参与者,同时成为学生的启发者和消息源。课堂活动的内容不仅仅应局限于课本罗列的知识而照本宣科,应该根据课程大纲设计真实的语境和练习,使课堂更加生动、直观、真实和富于趣味性。在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上,要多采取合作和协作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在合作和协作中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计划的设置方面,传统的教学计划几乎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但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目标和计划是可分享的,可商议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决定课堂内容、活动和方法。例如,教授语法课程时,笔者在第一次课就将本学期教学安排和进度与学生分享,并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交流体会和想法,更是鼓励学生对计划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不定期地回访学生对于教学组织方面的想法和感受。实践证明,在知晓自己可以对课堂和课程有建议权和自主权时,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关注和参与性是显著提高的。
(2)提问策略(questioning strategies)。提问策略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组织和启发时所使用的问话方式。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提问应该多使用开放性的问题而少使用封闭性的提问。封闭性的提问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懒于深入思考,仅对提问涉及的问题做出简单的是非或肯否的判断。只有使用开放性提问,设计尽量真实的语境,给予足够适量的信息和方法,规定一定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探究问题的答案。同时,由于学生通过初高中的学习,有一定的语法积累,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可以采取回忆提问和对比提问的方式,比如问新知识点和某个旧知识点的异同,或在介绍新知识点时,提醒同学之前学过相似或相反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回忆。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对比整合,形成系统的能力。
(3) 激励策略(motivating strategies)。使用激励策略主要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角度出发。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罗森塔尔”期望效应,即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对于语法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教师要适时地激励和暗示学生:他们不仅可以学好语法知识,而且可以掌握学习方法,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要表扬他的尝试,并鼓励其下次一定会更好;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学习更高水平的材料,并随时提供帮助;必要时可以与学生单独聊天给予个别指导等。总之,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4)评价策略(evaluating strategies)。传统评价机制的大权通常是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而且评价的标准单一,多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失去评价的公正性,进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建构主义的主旨是背道而驰的。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将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标准个性化。如将考试成绩的所占的比例缩小,扩大课堂表现的比重。在课堂上,也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比如,可以设计一次竞赛活动,让学生分组做小老师来讲解某个知识点,然后大家投票选出最佳表现组,给予该组成员一定的积分奖励,该计分算入本课程最终考核成绩。同时,要关注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对已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积极评价。
在积极推行全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下,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也备受关注。英语语法教学除了拥有语法教学一般困境,还有其阶段性的特殊要求和特征,这使得对它的探索更加复杂而又迫切。本文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实践性的建议,以期能对其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建构主义理论与我国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时间有限,研究者对其的认识还不深入,还有一些问题,如支架性教学中如何确定支架的合适度和普适性;情境性教学中如何在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创设真正真实的语境等尚待解决。所以,如何将建构主义更好地用于指导英语语法教学这个课题仍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维佳.高效语法核心教学模式调查[J].外语研究.2005,(2)
[2] 钟纬.从言语呈示行为谈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5).
[3] 杨婷,黄先梅. 英语知识的“收纳”艺术[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8).
[4] 蔡琳.“自主参与,四步导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12).
[5] 金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11).
(编辑:赵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