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16-08-10关晶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关晶

【摘 要】当前,新课程理念已逐步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进一步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问题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1-0095-02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他们的语文基本知识积累不足,在写作时难以准确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常常产生挫折感,对于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心理障碍。这就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怪圈,影响了小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思考目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教学中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写作内容较为空洞

由于小学生的个人经历较少,在思维上与成年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他们在面对题目时很难将自己的经历、想法调动出来,并通过文字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内容较为空洞,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着明显的欠缺。

2. 缺乏语文知识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强调“我手写我心”,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加充实、情感更加丰富。但在作文过程中,小学生由于掌握的语文知识有限,只能用简单的词汇进行表达,如表达开心会用“我开心地笑了”“我非常高兴”“我今天过得很开心”等,而不能够灵活地选择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致使作文水平较低。由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对写作教学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主动进行写作。

3. 教师不注重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写作技巧,往往会要求他们根据已经形成的写作模板来进行模仿,但没有意识到写作模板、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无法激发其写作灵感,从而导致小学生在写作时生搬硬套,对所写文章缺乏润色、加工,致使作文水平整体偏低。例如,有的教师让小学生模仿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来写一篇与邓小平爷爷有关的小故事,并从邓小平爷爷的事例中分析出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小学生对于邓小平爷爷的事例都没有全面的了解,对邓小平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小学生写一篇与邓小平爷爷相关的文章,无疑会使他们感到无从下手。

4. 存在抄袭现象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令教师满意的作文,往往会采用抄袭的方法来完成任务,这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很多学生在抄袭完之后也没有对文章进行认真修改,使作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相符。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教学措施

1. 注重对小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难以更改的行为,如果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每次获得感悟的时候都能够用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并表达自己的感受,那就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资料,并切实提升作文水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尝试写日记、读书笔记,将生活中的体验和阅读中的感悟以书面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从而使小学生爱上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在放暑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周记作业,让他们每周写两篇周记,记录自己的放假生活,并在上学之后与同学们分享。暑假结束后,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去公园玩的经历,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在家看童话书的感悟,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去爷爷奶奶家的经历,都是出于真情实感,所以在交流中,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说。对于认真完成周记并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以激发起他们的成就感,从而使之以更加快乐的心情进行写作。

2. 注重在教学中添加生活化的要素

很多教师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模式,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套路进行写作,这样做不仅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生接触到的事物非常少,缺乏社会实践,如果强行让他们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就会使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思想和创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和社会,让他们在丰富的体验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绪上的放松,并且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这样,他们就会拥有表达的欲望。

例如,很多小学作文的题目都是“我喜欢的季节”“我喜欢的植物”“我喜欢的小动物”等,事实上,很多小学生对这些事物都缺乏了解,所以很难调动词汇去进行描写。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公园、动物园等场景中,让他们自由地与大自然接触,然后再布置作文任务。在文中,有的小学生写道“我最喜欢丁香花,因为丁香花小小的花瓣,非常清秀美丽,味道也非常芬芳。”有的小学生写道“我最喜欢小兔子,小兔子白白的,喜欢吃胡萝卜和青菜,我也要像小白兔一样喜欢青菜。”通过作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就能够使小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锻炼,从而为作文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注重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引领小学生深入写作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从而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和设疑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应为小学生准备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能够产生表达的热情。例如,在书写“奉献”的主题时,很多小学生都倾向于写蜡烛、教师等内容,不仅内容过于单一,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还容易产生懈怠,由此缺乏主动思考。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做贡献的动物、植物,让他们以全新的角度来书写作文,从而调动小学生的新思维。

其次,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疑问、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一次以“交往”为话题的作文指导中,笔者在黑板上写了如下几个问题:你喜欢与别人交往吗?你为什么想与他(她)交往呢?在交往中,你们都做了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厌恶什么样的老师?家长、学校、老师对你的教育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些疑问马上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丽岩.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8):165.

[2] 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0.

[3] 刘畅.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中华少年,2015,(29):84-85.

[4] 李文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快乐阅读,2013,(22):18-19.

[5] 赵雅丽.新课标下基于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措施分析[J].中华少年,2016,(7):44.

[6] 刘科,舒舍.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5,(8):55.

[7] 潘瑜.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2):1.

(编辑:朱泽玲)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