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作文的基础:情感培养

2016-08-10黄金荣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享受快乐情感

黄金荣

【摘 要】学会作文,享受作文的快乐,就要培养写作情感。培养写作情感,要经常地接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情感熏陶,要关注自我、生命与生活,要亲近自然。作文就会下笔有情,打动人、感染人、启迪人。

【关键词】作文;快乐;享受;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671-0568(2016)21-0071-02

作文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是最初级的创造。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往往是主客观世界的刺激在作者心灵引起强烈的震荡之后,作者用饱蘸着泪与笑的纸笔记录下来的体验与感悟,无不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情感,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因此,古人总结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作的冲动,基于情感。而饱蘸情感的文字,一旦得到分享,往往能给作者带来一种特别的成就感,产生巨大、持久的快乐。

文质兼美的作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文的情真意切。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引起读者的共鸣,打动人,感染人,或启迪人。用鲁迅的话说,“创作根植于爱”。情感牵系着整个写作过程——合情取旨,缘情取物,顺情成章,依情定语。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者要享受到作文的快乐,必须学会作文。而要学会作文,途径之一就是要从小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情感,做到“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而后逐步丰富情感,并学会准确、艺术地表达情感。培养写作情感,就成了学会作文、享受作文快乐必须解决的问题。

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说明情感是人所具有的本性之一。写作的情感来自于个体的自然情感,但与自然情感有着质的区别。打个比方,人的自然情感是初级产品,写作情感是深加工的产品。写作情感,是需要学习,需要培养,需要锤炼的。

一、接受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情感熏陶

培养写作情感,要经常性地接受好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情感熏陶。托尔斯泰说:“感染越深,艺术则越优秀。”语文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是万里挑一的文学精品,从情感的角度而言,其情感的体验无不是独特、真挚而深刻的。朱自清的一篇《背影》,感染了几代人,也教育了几代人,而这种感染力,如窖酒一样,越陈越香,还必将对未来无数的读者发生作用。

叶圣陶指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这自然也包含作文中的情感教育。如果在语文的阅读中,有意识地去寻觅作者或浓或淡,或藏或露,或自然率真,或委婉曲折的种种情感,多着眼于文中的情,边寻觅,边品味,进入作者创造的意境中去,必然会引起情感的共鸣,受到熏陶。久而久之,有了相当的情感积淀,一遇上相似的情境或触发,就如同喜欢的流行音乐一样,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出来,情感便会自然地生发出来,汩汩流淌。

课文的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渗透在描摹、对比、比喻、联想里,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艺术形象中……课文里,可以领略小桥流水、孤舟独钓的闲情逸致;可以感受大江东去、百舸争流的豪情壮志。课文里,有时风和日丽,霞红柳绿,大地山河扬眉媚笑,使我们心花怒放;有时凄风苦雨,树枯草瘦,风花雪月,垂泪叹息,让我们黯然伤神。课文里,还有人情世态,生的搏斗,爱的追求……体验过的有,没有体验过的也有。

莫怀戚的《散步》以家庭生活为题材,选取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田野散步的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融融亲情,从中感悟到中年人的责任。《散步》脍炙人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情感表达含蓄深沉,自然美妙,应该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文章只是选取家庭生活中一件极小、极普通的事: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田野散步。但文章合情取旨,缘情取物,顺情成章,依情定语,情感十分丰美。文章先交代散步的因由:母亲年老多病,行动艰难,作者为母亲“熬”过冬天感到由衷高兴,散步的目的是因为有益于母亲的健康。接着写散步产生的矛盾: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但到底怎么走,都取决于作者。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儿子,都是人世间最亲最爱的人,作者感到责任重大,必须想出一个解决办法。经过思想上的斗争,作者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理由是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这时,事情发生逆转,母亲因疼爱孙子,改变决定走小路,矛盾解决,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最后,写散步,特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感悟到自己背上的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这个看似细小、普通的生活事件,因为作者把它置于特定的场景中,用自己的情感浸润,就有了特别丰富的意蕴。它让我们读出作者的孝顺,读出作者一家的和睦、亲爱、天伦之乐,读出幸福家庭幸福的内涵,读出作为中年人承上启下的庄严责任和神圣使命。这样的家庭生活既真实可信,又美好动人,正是千万幸福家庭的缩影和追求,成为艺术典型。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情感,诗意地处理,这个材料以小见大,老题材翻出了新意。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用好教材情感这个例子,篇篇受感染,课课有共鸣,并自觉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除非木石,又怎么会不为情所动?有了丰富的情感积蓄,用之于生活的体验、感悟及表达,发之于心,又怎能不情真意切?感动自己,也感染他人,岂能不快乐?

二、学会关注自我,关注生命,关注生活

培养写作情感,要学会关注自我,关注生命,关注生活。一个人,如果真正确立了一种生命意识,就会在生命形成的弥足珍贵、成长的不易、生命的美好与易逝、生命的平等、生命的价值意义等方面有正确认识。这样,就能由爱惜自己而饮水思源,推己及人,感激赋予生命、呵护生命的父母、家庭、社会与大自然;就会留心衣食住行、人际交往所包含的浓浓爱意,注意那些似乎理所当然或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所蕴蓄的情分,成为一个情感敏锐、丰富的人。这样,一饮一食,自然会思其来之不易;一枝一叶,也会拨动敏感的心灵;鸟兽虫鱼,亦能引发诸多感慨。近,取诸身;远,观诸物。逐渐步入中国文化所倡导的“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那么,像“市场上见到小龟而想到它也有爸爸妈妈,不可人为制造骨肉分离”“见小花被折想到花也会痛”这样情真意切的佳作也会出现在作文里。享受作文的快乐,就不仅是我们的权利,更是一种现实、学习常态。

三、要亲近大自然

培养写作情感,还要时时自觉地亲近大自然。乌申斯基说:“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亲近自然,不单是让我们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更在于逐步使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激发和丰富我们的情感。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种类物体的千差万别,形色味音的多种多样,关系的错综复杂……身临其境,会情不自禁地被打动,或赞叹,或联想,或想象,或移情,引起种种的情感体验。朱自清的一篇《春》,写透了“春”的新、美、力,百读不厌,令人感奋,令人向往,令人追求。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都取材于大自然,其情感之美妙,无不使读者拍案叫绝,留下无穷回味。大自然既是情感的温床,又是情感的熔炉。亲近自然,情系自然,观山则情满于山,视水则情溢于水,发现美,欣赏美。久而久之,写作情感就会逐渐丰富,深刻。而艺术创作,师承自然,得益于自然者,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用文字表现自然,得到的是多重的快乐。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写作情感,会使心灵更敏感、更细腻、更柔情,会使情感更丰富、更多彩。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写作时就会下笔有情。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意溢于海。打动人,感染人,启迪人。在自我感动中,感动读者,享受作文的快乐。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享受快乐情感
情感
台上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情法共奏让写字插上隐形的翅膀
“享受”孤独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