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件古突厥语《五台山赞》残片

2016-08-10茨默著杨富学熊一玮译

吐鲁番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殊回鹘五台山

[德]茨默著 杨富学 熊一玮译



三件古突厥语《五台山赞》残片

[德]茨默著杨富学熊一玮译

摘要《五台山赞》是文殊崇拜与名山崇拜结合的产物,吐鲁番出土有三件回鹘文《五台山赞》写本残卷,编号依次为Ch/U6956 (TIII 62-1004)、U 5684a-c和U 5335。其中第一件为《五台山赞》前部第一、第二、第六赞之译文;第二件为《五台山赞》后部第十五至十八赞内容之译本;第三件为用回鹘文拼写的汉语《五台山赞》起首部分。回鹘文译本与敦煌汉文本《五台山赞》契合度极高,只是偶有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误译。回鹘文本《五台山赞》的底本当来自敦煌的汉文本,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吐鲁番与敦煌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五台山赞回鹘文文殊信仰敦煌文献

智慧菩萨文殊师利以由五要素组成的诸多名号而闻名于世,迈耶尔(F.J.Meier)认为这五要素与五台山的五座山峰恰成对应*迈耶尔(F. J. Meier):《中国佛教神话(Die Mythologie des chinesischen Buddhismus)》,《神话辞典(Wörterbuch der Mythologie)》第1卷,第68页。。如所周知,至少自5世纪始,文殊崇拜即已与名山崇拜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施耐德(Richard Schneider):《印度僧人对五台山的朝拜(Un moine indien au Wou-t’ai chan-Relation d’un Pèlerinage)》,《远东亚洲丛刊(Cahiers d’Extrême-Asie)》第3卷,1987年,第28页。诚如拉莫提(E.Lamotte)所言,文殊崇拜在唐代臻至极盛*拉莫提(Étienne Lamotte):《文殊菩萨(Maī)》,《通报(T’oung Pao)》第48卷,1960年,第54~55页。。欧阳瑞(Raoul Birnbaum)曾就这一问题进行过若干研究,指出五台山成为佛教胜地的要因在于朝圣者曾在此山目睹了文殊菩萨的“真容”*欧阳瑞(R. Birnbaum):《唐代佛教名山传统意识及相关问题(Thoughts on T’ang Buddhist Mountain Traditions and Their Context)》,《唐学报(T’ang Studies)》第2卷,1984年,第8页。。

对圣山的诗咏赞颂,尤其是五台山赞,不绝于书,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敦煌而广为人知。它们以“赞”为题写成。饶宗颐已对部分欧洲所藏材料进行过研究*饶宗颐(Jao Tsong Yi)、戴密微(P. Demiéville):《敦煌曲(Airs de Touen-Houang)》,巴黎,1971年。。杜斗城的专著则对相关汉文原典做出了综合性的论述*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本文旨在对《五台山赞》回鹘语译本残卷进行研究。这些残卷不仅展现了回鹘佛教徒兴趣之广泛,也体现了敦煌佛教文化与吐鲁番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残卷转写、译文后附有对诗句的重构和进一步释读,后者的工作主要借鉴了卡特里(A.M.Cartelli)的论文。

一、Ch/U6956 (T III 62-1004)《五台山赞》前部

Ch/U 6956 (T III 62-1004)*《大正藏》第28卷,No.1547,页518b-c。的正面为汉文,残卷背面有类似于《柏林藏吐鲁番文献(Berliner Turfantexte)》第13卷中所提到的题诗*茨默:《回鹘佛教韵文(Buddhistische Stabreimdichtungen der Uiguren)》(=《柏林藏吐鲁番文献》第13卷),柏林,1985年,第10号。。再后是《五台山赞》*茨默《回鹘佛教韵文》第67页误写为wutaishansan。回鹘文译本的前部(图1)*卡拉(G. Kara):《高昌馆杂字(Sino-uigurische Wörterklärungen)》,罗波恩(K.Röhrborn)、温克尔(W. Veenker)编:《中亚佛教语言(Sprachen des Buddhismus in Zentralasien. Vorträge des Hamburger Symposiums vom 2 Juli bis 5. Juli 1981)》,威斯巴登,1983年,第45页。,由德国(普鲁士)第三次探险队获自吐鲁番绿洲,具体出土地点不明。文书每行文字都有残缺,存余内容仅占原文书的一半左右。是故,将其还原为可读文献诚可谓困难重重。

图1 Ch/U 6956(T III 62-1004)背面回鹘文《五台山赞》

Ch/U 6956背面《五台山赞》文本转写

第一赞原文转写

a 02 burhan oglï bir üdün taidap[...]

c beš yü[z agulug luular] 04 ulug taluy ögüz suv-ïn[...] 05 aktargalï todargalï*这证实了克劳逊的说法:“在回鹘文中,尽管töit-在那种语言中有前元音并且这个动[词]在其他地方也都有前元音,但仍然常被拼写为totar-(或todar)。”见克劳逊:《十三世纪前突厥语语源辞典》,第518页b栏。kïl[ur]*aktargalï todargal没有对应词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暂时地,[端坐于]道场*汉文原典中的“道场”与梵语bodhimanda(la)对应,但此处应为变体:taidap可能源自汉语“大塔”(中村元:《佛教语大词典》,东京,1975,年,页925b)。按照语音学观点,tai可追源于汉语“大”字,而在汉语中,ta有古音*tp。参见高田时雄:《敦煌资料与中国語史的研究——九十世紀的河西方言》,东京,1988年,第549号,

b [某人聆听超凡入圣之人的思想是如何][念诵]对[五台]山的赞扬。

c 五百[毒龙]*汉文原典中只有“毒龙”二字,但在回鹘文本中,应有“五百”二字,只是回鹘文本“毒龙”二字残损。令大海之水涌流泛滥,

d [既然]文殊菩萨[镇压了邪恶],他便决不能翻动这座山峰*将古突厥文本与中文原典比照,可明显看出译者在“镇压”之后增加了tagïg“山”作为宾语,误解了原典的本意。。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道场屈请暂时间,

至心听赞五台山。

毒龙雨降为大海,

文殊镇压不能翻。*英译文见卡特里(Mary Anne Cartelli):《五台山颂诗:敦煌出土汉文佛教韵文(The Poetry of Mount Wutai:Chinese Buddhist Verse from Danhuang)》(歌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第112页。

第二赞原文转写:

a 08 burhan oglï taiĉiu atl(ï)g balï [k-nï] 09 yïak-ïnta bar ärür . bir b[eš...] 10 tag

回鹘文本直译:

b 山之高[仿佛直插云霄]。

c [从东面]望去,出现了[琉璃光如来]的国度,他正[如]诸药师之王,

d [从西面]望去,[出现了]祇陀太子的[...]清晰智慧[...][树林]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代州东北五台山,

其山高广共天连。

东台望见琉璃国,

西台还见给孤园。

第三赞到第五赞似乎被省略了,因为与其它部分相比,下列诗句与第六赞的开篇更为相符。

第六赞原文转写:

a 16 burhan oglï kündünki basa[...17[sa]ram ol

c svas[...]*此处文意不明。

d[...]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在]南方[...]是一座[禅]窟,

b 在这禅窟内有[众多...阿罗汉。]

c [...]

d [...]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南台窟里甚可增*对“增”字的探讨可参考卡特里(Mary Anne Cartelli):《五台山赞:敦煌出土汉文佛教韵文(The Poetry of Mount Wutai: Chinese Buddhist Verse from Dunhuang)》,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第121页注24。,

里畔*“里畔”,见于S. 4039、S. 5487、P. 4647,而S. 4429、P. 3563皆作“逦迆”,蜿蜒貌,意合。对“里畔”的讨论,可参考卡特里:《五台山赞:敦煌出土汉文佛教韵文》,第112页注25。多少饶罗汉僧。

吉祥圣鸟时时现,

夜夜飞来点圣灯。

二、U 5684a-c《五台山赞》后部

另一份残卷编号为U 5684a-c (TIIT),出自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由三个小残片构成,其中最大一片U 5684a(图2、3)与诗歌结尾的第十五至十八赞对应,其他两片仅残存部分字词,无法定位,只能音写,故而略去文本阐释。

图2 U 5684a正面       图3 U 5684a背面

残卷U 5684a音写

正面

01[] "nk[]

02[]t'n pwyty[]

03 []wklwk y'p[]kz

04[]p'r pyr []zy

05 []'n s[]c't[]z twnky

06 t'qc' t[]p[]t'pynwr

07 : pwrq'n'wqly []cwr'tlq

08 ’wynkwr t't't'q l[]'q'r r

09 ywwl swβy 'wl pwd'p'dy'tlq

10 ”c'ry ”nt'dy'n 'wlwrwr pyr r

11 q't' dy'n q' kyrs'r s'nsyz

12 s'qys syz yyl ‘rt’r : pwykwnky

13 kwynk'd'ky βcr'p'n tnkry pylm'kw

14 t'k : swyzl'kwlwkswz t'swyz

背面

01 l'kwrwkswz'rwr :'wlwq pwykwlwk

02 m'ncwsyry pwdystβ ″ βycq'

03 'twzyn plkwrtwp : kwyn kwynd'm'k

04 'ynyp t'q qwdy t'pyq 'wdwq

05 yrlyq’r : y'ntwrw p'rmys 'wyt

06 ynt' pys twysrwklwk pwlyt

07 'wyz' 'wlwrwp p'ryr : pwrq'n

08 'wqly pys twysrwkl[]lyt

09 'ycynt' ″ltwn []lkwrtm'

10 kwyprwk p'r : []q'ncwcy

11[]q twt[]ynwr

12[]lyq pwrq[]l'ry

13[]k tyn'[]

14[] pwrq'n[]

U 5684b音写

正面

01 [...]qwqly[...]

背面

01[...]ltwq[...]

U 5684c音写

正面

01 [...]yn[...]

背面

01 [...] y'nk's[...]

第十五赞原文转写:

a 01[...]ang[...]02[...]-tïn böti*böti之汉语对应词为骆驼,一般拼写为pwtw= botu,参见克劳逊(G. Clauson):《十三世纪前突厥语语源辞典(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牛津,1972年,第299页。但也有一些写作büti的例子,多见于塔塔尔方言中,使人推想其前元音有发生变异的可能。如果俄语bitjug“驮马”源自突厥语之说不误,则显示bitü(g)之类词汇的前元音形式可能成立。[...]

b 03[...]üglüg yap[...]gz 04[...]

回鹘文本直译:

a [在北台的东面脚下是]骆驼[岩,]

b [隐匿,盘绕,又曲弯。]

c 有一位[天上的少]女,被称作“三昧”,

d 最高的山峰[聚积],她供奉[大米]。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北台东脚骆驼岩,

密覆盘迴屈曲连。

有一天女名三昧,

积米如山供圣贤。

第十六赞原文转写:

c bir 11 kata dyan-ka kirsär sansïz 12 sakïš-sïz yïl trtär :

回鹘文本直译:

b 名为佛陀波利(*Buddhapāda*据哈克曼(H., J. Nobel Hackmann):《汉梵德语对照汉传佛教解释词典(Erklärendes Wörterbuch zum chinesischen Buddhismus. Chinesisch-Sanskrit-Deutsch)》(莱登,1951~1954年)第134页a栏,觉护为梵语Buddhapālita或Buddhapāla的意译,同名者有二。其一,为龙树(Nāgārjuna)大弟子名,创立中观学派(Mādhyamika);其二为罽宾僧人佛陀波利,于676年入华。索斯尔(W. E. Soothill)、霍都斯(L. Hodous)编《汉英佛学大辞典(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伦敦,1937年,第229页作:Buddhapāla (Buddhapālita);《法宝义林目录》第238页a栏作:Buddhapāli (?),参见拉莫提(tienne Lamotte):《文殊菩萨(Maī)》,《通报(T’oung Pao)》第48卷,1960年,第86~88页。尽管这个梵文名字确实为中文佛陀波利的音译,但这一突厥语形式却不好理解,应构拟为*budapali而非budapadi。也许在某种情况下,出自中印度某种语言之形态。参见欧阳瑞(R. Birnbaum):《圣山秘堂:五台山的洞窟(Secret Halls of the Mountain Lords: The Caves of Wu-t’aishan)》,《远东亚洲丛刊(Cahiers d'Extrême-Asie)》第5辑,1989~1990年,第129页:“金刚窟中最著名的事件涉及了一位名叫佛陀波利(Buddhapāli)的迦湿弥罗僧人。佛陀波利于676年到达中国,游历的主要目的便是在五台山谒见文殊菩萨。”关于佛陀波利与文殊菩萨相会的情景再现,可参见王静芬(D. C. Wong):《再论敦煌第61窟五台山图(A Reassessment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Mt. Wutai from Dunhuang Cave 61)》,《亚洲艺术档案(Archives of Asian Art)》第46卷,1993年,第37页;史蒂文森(D. Stevenson):《文殊菩萨在五台山的显灵(Visions of Maī)rī on Mount Wutai)》,洛佩兹(D. S. Lopez)编:《实践中的中国宗教(Religions of China in Practice)》,普林斯顿,1996年,第203~222页。)的尊者于其中坐禅。

c 一经入定,无数年岁过去,

d 人们仿佛不知不觉*这里应为对汉语原典的误读,因为,“至”本意为“达”“到”,而回鹘文译者却理解为“知”与“知觉、知道”了。直到今日那罗延(God Vajrapāni*参考索斯尔(W. E. Soothill)、霍都斯(L. Hodous)编《汉英佛学大辞典(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伦敦,1937年,第248页a栏;哈克曼:《汉梵德语对照汉传佛教解释词典》第376页b栏。汉文原文为那罗延(Nārāyana),我无法解释何以在回鹘文本中却变成了金刚(Vajrapāni)。费舍尔(J. Fischer)和横田武三(Yokota Takezō)在他们对《维摩诘所说经》的德语译本中写道:“那罗延(Nārāyana)或金刚(Vajrapāni)为古印度神祇,拥有非凡的能力和硕壮的身躯,异常勇武。”见费舍尔、横田武三:《维摩诘所说经(Das Sūtra über die Erlösung)》,东京,1944年,第151页。突厥语文献U 5791是对曼荼罗坛场的描述,兹引录其中的2~5行:mantal kïlmïš kärgäk [mantal]-nïšïök kärgäïg udai šan tag-tün ündürüp kïlürüp mantal otur-a-sïn-ta turmïš-ïn sakïnmïš kärgäk“造曼荼罗必须[如是]做:曼荼罗的内部、外部以及整个外形应当是蓝色的,瑜伽行派应称颂来自五台山的阎魔(Yamāntaka)金刚,并想象其伫立坛场正中。”)。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金刚窟里蜜流泉,

佛陀波利里中禅。

一自入来经数载,

如今直至那罗延。

第十七赞原文转写:

a sözlägülüksüztä söz(背面 01)-lägülüksüzärür :

c kün künsämäk 04 enip tag kodï tapïg udug 05 y(a)rlïkar :

d yanturu barmïš üd 06 -intäbeš tüšrüglüg bulït 07 üzä olurup barïr :

回鹘文本直译:

a 这比无法言说更加无法言说,

b 大智慧文殊菩萨将自己以老人之身显现。

c 每天他下山并获取祭品,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不可论中不可论,

大圣化作老人身。

每日下山受供养,

去时还乘五色云。

第十八赞原文转写:

c 12 [ ]lïg burh[an oglan]larï 13[köprü]g-tin a[gtïnur]

d 14 [] burhan [oglanlarï]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在五色云中有一座金色桥梁[经由]变化显现,

b [大慈大]悲的[和尚举起]招扬着[经幡]。

c [有缘分〗的佛[子〗在[桥]上过去,

d [无缘分的〗佛[子遭遇旋风。]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五色云里化金桥,

大悲和尚把幡招。

有缘佛子桥上过,

无*“无”,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第5页误读为“天”。缘佛子逆风飘。

三、U 5335用回鹘文书写的汉语《五台山赞》起始部分

《五台山赞》的起首部分又见于U 5335,抄本,草体,保存于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藏品中,由多件汉语佛教著作构成,其中大多为用回鹘文书写的汉语佛典,而以回鹘文拼写的汉语《五台山赞》即包含于U 5335中,见于第22页第1行至23页第5行。对这一文献的透彻研究,将由庄垣内正弘(M.Shōgaito)和卡拉(G.Kara)来进行,期待着相关研究著作的出版。

四、结论

要言之,我在此只想强调一点,即上述这些新刊残卷进一步证明了吐鲁番与敦煌之间在佛教信仰与行为方面存在着的紧密联系。回鹘文《五台山赞》及其他相关文献与敦煌文化契合度极高,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回鹘文《五台山赞》及其他相关文献之文本当来自敦煌。尤有进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敦煌历史并未随着藏经洞的封闭而结束,而是在回鹘佛教徒的主导下,持续发展,直到元代结束,尽管在14~15世纪时,穆斯林的压力已经越来越明显。

(本文原刊于《內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内陆亚细亚言语的研究)》XVII,中央ユーラシァ學研究會,2002年。作者茨默(P. Zieme)1942年4月19日出生于东柏林,1960-1965在洪堡大学师从匈牙利著名突厥学家哈蔡(G. Hazai)教授学习突厥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东德柏林科学院古代史和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组”工作,获博士学位,先后出版有关著作十余部,论文与书评200余篇,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Three Old Turkic Wutaishanzan Fragments By P. Zieme

Translated by Yang Fuxue & Xiong Yiwei

Abstract:Wutaishanzan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rī veneration and holy mountain veneration. There are three Fragments from Turpan, i.e. Ch/U6956 (TIII 62-1004), U 5684a-c and U5335, whose translations of the Wutaishanzan into Uighur. Ch/U6956 (TIII 62-1004) are the first, second and sixth stanzas from the beginning part of Wutaishanzan translation. U5684a-c corresponds to the end of Wutaishanzan translation including the fifteenth to the eighteenth stanzas. U5335 is Chinese Wutaishanzan in Uighur script. The Uighur texts are so intermingled with Wutaishanzan in Dunhuang manuscript that one can conclude that the origins of these fragments could prove that there wa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rfan and Dunhuang at that time.

Key Words:Wutaishanzan; Uighur; Ma￸rī; Dunhuang manuscript

*经费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宋回鹘史研究"(编号14AZD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编号14JJD770006)。在此我谨向松井太(Matsui Dai)在汉语文献方面的慷慨帮助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笠井幸代(Kasai Yukiyo)为我提供了卡特里论文的复印本。

猜你喜欢

文殊回鹘五台山
五台山
五台山掠影
文殊菩萨启智图
敦煌新樣文殊造像中的于闐國王像研究
敦煌新樣文殊造像中的于闐國王像研究
浅析回鹘与契丹的关系
回鹘文《玄奘传》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酒泉文殊山万佛洞西夏四角天王图像初探
往五台山(外一首)
《徐霞客·游五台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