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分析

2016-08-09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内科西安710077翟洁敏李会琪何剑波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脂高血糖脑血管病

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77) 翟洁敏 李会琪 何剑波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分析

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77)翟洁敏李会琪何剑波

摘要目的:通过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对比分析,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按年龄编成中青年组36例,老年组83例,比较两个组别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结果: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方面无显著差别(P>0.05),中青年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高脂饮食及少运动生活方式)与老年组有较大差异(P<0.01);中青年患者恢复情况相对较好(P<0.05);中青年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结论:改善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高脂饮食及少运动生活方式)及定期体检对减少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脑梗死老年人 @中青年危险因素

近些年临床发现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与老年患者相比存在一定不同。现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及同时期随机选取的83例老年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依据中华医学会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在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按年龄编为中青年组36例(≤50岁),平均年龄45.17岁,男29例,女7例,老年组83例(≥60岁),平均年龄65.33岁,男48例,女35例。排除:①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②精神心理障碍病史者。③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2检测方法将3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及83例老年患者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高脂饮食及少运动生活方式)方面对比,并比较他们之间性别、影像学及预后等临床特点,分析其差别。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对比,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危险因素比较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方面无显著差别(P>0.05),其中老年组以糖尿病为主,中青年组以糖调节受损多见。吸烟、饮酒、不良生活方式(高盐高脂饮食及/或少运动生活)与老年组有较大差异(P<0.01)。

2头颅影像检查统计脑梗死病灶数量中青年患者单灶31例(86%,31/36),多灶5例(14%,5/36),老年组单灶28例(34%,28/83),多灶55例(66%,55/83);两组间前、后循环脑梗死基本相似(P>0.05);老年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狭窄)和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与中青年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3两组比例比较中青年患者内男性占较高比例中青年患者男女比例4.14∶1,老年患者男女比例1.37∶1。

4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入院后依据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治疗,治疗前中后按NIHSS量表评分。每月复诊或随访,6月后中青年组患者恢复到生活自理,甚至正常上班的数量较多(P<0.05);虽然老年组生活依赖和死亡数量突出,统计学却没有明显差别(P>0.05)。

讨论

危险因素和病因是当前脑血管病研究热点,是其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指导根据。近年中青年脑梗死病患率增加,危险因素构成较以前也有所变化。以往认为中青年脑梗死多由于炎症、血管畸形等其它多种因素所致,与老年性脑梗死病因(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有所差异,但结合近几年文献报道及我院患者观察,动脉硬化在中青年脑梗死病因中已占有重要比例。现根据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例,对中青年与老年患者的部分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从而加强合理的防治及健康宣教,减低发病率。

根据以上结果,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在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方面无显著差别。其中老年组以糖尿病为主,中青年组以糖调节受损为主,也提示了其发病的年轻化。高血压也被认为是增加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风险之一[2]。中青年患者高血压病特点是多有家族群聚高血压病史,早期发病,大多没有明显主观症状,在对血压的控制上不重视,甚至在心里不愿承认自己患有高血压,以致服药很不规律,只有症状明显时用药,大多早期并无规范的降压药物治疗。吸烟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3]。吸烟产生的尼古丁和CO可直接导致血管动脉硬化,尤以心脑血管为主,同时增加血黏度,减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促发脑梗死,脑梗死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吸烟量大小及吸烟时间长短成正比。少量饮酒能减少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但有研究资料认为,在男性中饮酒量增加脑梗死患病率增加。中青年群体中吸烟、嗜酒、不良生活方式(高盐高脂饮食及/或少运动)比例明显大于老年患者。当今社会运转节奏加快,竞争程度提高以及拥挤、噪音等,给在家庭和公司里都承担重要角色的中青年人带来相当重的压力,由此吸烟、饮酒、三餐不规律、脂肪摄入量偏高、偏食等,加之常坐办公室,消耗能量的活动很少,以致体型臃肿,或过度肥胖。以上可能是其发病年轻化的根源。

根据本研究统计,中青年患者男性占较高比例,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当。原因与绝经前雌激素对女性脑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相关[4]。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基本与男性相同。中青年男性吸烟、嗜酒、不良生活方式比女性多。男性相对女性工作压力大也是原因之一[5]。

该样本中青年患者脑梗死以单病灶为主,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病灶。脑梗死发病后,两个年龄组临床症状比较无显著差别。中青年大部分在治疗达到预期目标及满意度方面高于老年组患者。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①增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头颈部血管多发狭窄(或闭塞)突出,影像脑部血液供应及代偿能力;②中青年患者更容易形成脑血流侧支循环,有较强的代偿及修复能力;③中青年在配合治疗及主动康复方面也较老年组更积极。

结果表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嗜酒等都可以增加中青年脑梗死的易感性。其中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在疾病中占有重要促发地位。改善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高脂饮食及少运动生活方式)及定期体检对减少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加强这一群体的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 379.

[2]沈友权,谢讯华.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腔隙性脑梗死关系探讨[J].临床荟萃,2000,15(5):204.

[3]Wolf PA.Cigarattes,alcohol and stroke.N Engl J Med,1986,315(17):1087.

[4]马兰,张一娜,李颖. 雌激素对大脑皮质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80.

[5]吴勤花,耿直,张斌.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994-996.

(收稿:2016-03-31)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8.044

猜你喜欢

高脂高血糖脑血管病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对策
运动降低MG53表达及其在缓解高脂膳食大鼠IR中的作用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生精功能障碍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