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

2016-08-09姜丽萍陈颖颖覃芹丹

护理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

李 萍,姜丽萍,陈颖颖,覃芹丹



·科研论著·

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

李萍,姜丽萍,陈颖颖,覃芹丹

摘要:[目的]调查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和Katz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Katz-ADL)对288名失能老年人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46.5%的家庭存在严重负担,35.1%的家庭存在中度负担,FBS各维度标准化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日常生活(0.715分)、家庭娱乐活动(0.697分)、经济负担(0.503分)、家庭关系(0.346分)、家庭成员躯体健康(0.219分)、家庭成员心理健康(0.18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年龄、失能时间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较重,应努力提高老年人自理能力,加大政府的养老补贴,减轻失能老年人家庭负担。

关键词:失能老年人;家庭负担;长期照护;照顾者;日常生活能力

长期照护是指因慢性疾病、伤病、身体残疾、认知或精神残疾而自我保健能力有限的人提供的包括健康管理、个人护理和支持服务在内的一系列服务[1]。老年人长期照护是相对于临时或短期照护而言,一般认为一个较为合理的“长期”应为6个月以上[2]。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持续照护,不仅需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负担和时间成本消耗等。家庭持续照料与护理是失能老年人获得支持的主要保障,也是老年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模式。随着我国生育率下降、家庭规模缩小、劳动力人口的迁移等,家庭照护老年人能力日趋下降,给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从家庭负担角度分析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对家庭造成的影响,探讨居家养老中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制定合适的居家养老模式及相关支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14年7月—2015年5月,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的部分社区,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对符合标准的288名老年人及其照顾者进行入户调查。长期照护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的老年人;②丧失部分或者全部日常生活能力者(采用WHO推荐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筛选);③照护时间达6个月及以上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老年人;照顾者为保姆等领薪照顾者。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调查前取得当地民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配合。调查人员接受统一培训,问卷现场核对收回。实际调查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各297名,共发放问卷297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0%。

1.2.2调查工具

1.2.2.1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老年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是否独居、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人均月支出、不能自理时间、慢性病个数,了解照顾者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从事工作、宗教信仰、与老年人关系、照顾年数、每天照顾时间等。

1.2.2.2Katz日常生活活动量表(Katz-ADL)测评老年人维持生存的基本活动,包括进食、穿衣、如厕、床椅移动、大小便控制、沐浴6个方面,总分为0分~6分,6分表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保持完好,能够完全独立,3分~5分表示部分功能缺损,0分~2分表示严重功能缺损。

1.2.2.3疾病家庭负担量表采用印度学者编制的已汉化的中文版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3],由照顾者来评价家庭负担。包括经济负担、家庭日常生活、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6个维度。该量表采用3级评分,0分为没有负担,1分为中等负担,2分为严重负担,得分越高表示负担越重。FBS已应用于临床,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5]。由于各维度包含题目个数不同,为了便于比较,根据吕繁等[4]研究将得分标准化,即将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除以各自包含的题目个数,得到各维度标准化均分和总均分,以均分为界值,重新赋值为3个等级,即得分为0,赋值为0分,表示各方面均无负担,<均分,赋值为1分,表示中度负担,≥均分,赋值为2分,表示严重负担,将得分为1分、2分者视为阳性回答,阳性回答率即回答中等和严重负担的照顾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2.3统计学方法资料录入采用Epidata双人录入纠错,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包做描述性分析、两样本或多样本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不同特征的失能老年人及照顾者的FBS得分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失能老年人的FBS得分情况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失能老年人照顾者的FBS得分情况

2.2照顾者家庭负担状况经单样本非参数检验,照顾者FBS得分不服从正态分布(Z=1.738,P<0.01),四分位数间距为15分,分布在0分~38分。调查中81.6%的照顾者认为存在不同程度的照顾负担,各维度得分见表3。

表3 照顾者FBS各维度得分情况(n=288)

2.3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照顾者FBS得分为应变量,将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按照引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的检验水准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各自变量的赋值方法见表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有4个,分别为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年龄、失能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见表5。

表4 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及其赋值

表5 家庭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讨论

3.1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较重本调查结果显示,81.6%的照顾者认为存在家庭负担,其中46.5%的认为存在严重负担。在家庭负担各维度中,家庭成员日常活动、娱乐活动、经济负担3个维度的阳性回答率均大于60%,提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对家庭这3个维度的影响普遍;并且从家庭负担各维度标准化均分看,这3个维度的负担比在家庭关系、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负担大。分析原因可能是:本调查中失能老年人都已退休或无业,经济来源较少,52.7%的失能老年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2 000元,而87.8%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医疗费用支出较高,47.2%的失能老年人家庭人均月支出超出2 000元,家庭的经济负担较重;另外,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过程中,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多不能自理,需要经常有人陪护,使照顾者的时间安排受到限制,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参与社交、娱乐活动等也相应减少。这些都给照顾者及其家属带来压力,从而导致家庭成员日常活动、娱乐活动负担较重。

3.2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受多种因素影响

3.2.1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对家庭负担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是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失能老年人的部分身体功能丧失,日常生活活动需要协助,影响到照顾者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越差,家庭负担越重;自理能力越高,需要照顾者协助的活动越少,照顾者负担相应地减轻,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7]。因此,加强失能老年人的功能训练,提高自理能力,实现自我照顾,是其康复的最终目的,也是减轻家庭照顾者负担的有效因素。

3.2.2失能老年人年龄对家庭负担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年人的年龄越轻,照顾者的家庭负担水平越高。这主要与失能年龄越轻,老年人及其家属越难接受,其对照顾者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越大有关。

3.2.3老年人失能时间对家庭负担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老人失能时间在1年内的照顾者家庭负担最重。主要是因为失能时间短者,如因脑卒中等失能者,其还需康复治疗等,医疗康复费用较长期失能者较高,而且照顾者在老人失能后生活上、工作上都要做出调整,失能时间短者,其照顾者及其家庭可能还未完全适应老人失能后生活上的不便,思想上也较难接受,故负担较重。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关注失能时间短的老人家庭,开展疾病咨询服务、康复服务等,并建立照顾者间的沟通渠道,使失能老人家庭平稳过渡,减轻照顾负担。

3.2.4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家庭负担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年人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越低,家庭负担越重。当失能老年人需要长期照护时,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由于其家庭经济窘迫,家庭资源不足,必然会引起家庭失衡,加重家庭负担;而对于收入高的家庭,家庭调适能力较强,由此带来的负担比收入低的家庭小。因此,政府应逐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对一些经济情况较差的失能老年人给予一定补贴,为照顾者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并开展慈善捐助,建立基金会,联系企业赞助等资金筹集方式,以望逐步减轻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家庭负担。

4小结

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家庭负担较重,应重视失能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为一些经济情况较差的失能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并通过社区医务人员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失能老年人的功能训练,以提高老年人自理能力,减轻照护负担。

参考文献:

[1]Harris-Kojetin L,Sengupta M,Park-Lee E,etal.Long-term care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2013 overview[M].Hyattsville,MD: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2013:1.

[2]黄方超,王玉环.老年人长期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19):90-94.

[3]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2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97-98.

[4]吕繁,曾光,钟天伦,等.伤害家庭负担评价的方法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46-248.

[5]邵文利,邹本乐,史淑萍,等.外科手术患者家庭功能与家庭负担状况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24):1-3.

[6]Lim YM,Son GR,Song JA,etal.Factors affecting burden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community dwelling ambulatory elders with de-mentia in Korea[J].Arch Psychiatr Nurs,2008,22(4):226-234.

[7]戈晓华,陈沁涵,章雅青,等.老年慢性病病人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4,28(8A):2710-2712.

(本文编辑苏琳)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ZH077。

作者简介李萍,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姜丽萍单位:200000,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陈颖颖、覃芹丹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R473.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1.00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C-2584-04

(收稿日期:2016-02-25;修回日期:2016-06-23)

Family burde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ng-term care for disabled elderly

Li Ping,Jiang Liping,Chen Yingying,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Zhejiang 32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family burden of long-term care for disabled elderly,and probe into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A total of 288 disabled elderly and their caregivers received the investigation by using the disease family burden scale(FBS) and Katz’s ability of daily life index (Katz-ADL).Results:46.5% of the families had a serious burden,35.1% of the families had moderate burden,the standardized alerage scores of FBS in all dimensions from high to low followed by daily life at home(0.715),family entertainment(0.697),economic burden(0.503),family relationship(0.346),physical health of family members(0.219) and mental health of family member(0.182).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lderly self-care ability,age,disability time and family per capita monthly income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mily burden.Conclusion:The family burden of long-term care for disabled elderly was heavier,we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self-ability,increase the government’s pension subsidies,reduce the family burden of the disabled elderly.

Key wordsdisabled elderly;family burden;long term care;caregiver;ability of daily life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
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早期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观察
运动锻炼指导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