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
2016-08-09魏丽丽
魏丽丽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4650)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
魏丽丽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4650)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观察选择奥美拉唑+西沙比利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所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B1组(对照组60例):临床选择伊托必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B2组(对照组60例):临床选择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B1组患者中,痊愈患者43例,好转患者16例,无效患者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B2组患者中,痊愈患者26例,好转患者15例,无效患者1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33%,B1组高于B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明显(P<0.05)。结论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选择奥美拉唑+伊托必利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最终将患者临床预后质量有效提高,获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奥美拉唑;伊托必利;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因为患者十二指肠以及患者胃部等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患者消化功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受损,如果长期未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较易导致患者表现出机体病变的情况。患者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后,会对自身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1]。为了研究有效药物对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选择奥美拉唑+伊托必利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较高治疗总有效率,现将临床疗效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所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针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诊断以及实施内镜检查,全部有效确诊。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出现了反酸症状,出现了吞咽困难症状以及出现了食管黏膜糜烂症状等。在B1组60例反流性食管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患者年龄50~8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8.6±2.1)岁。在B2组60例反流性食管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51~8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8.9±2.2)岁。对比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存在均衡性(P>0.05)。
1.2方法:针对B2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选择伊托必利进行治疗。50毫克/次,3次/天[2]。针对B1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B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基础上,配合选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20毫克/次,3 次/天。对比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
1.3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反酸症状以及吞咽等系列症状获得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好转: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疾病症状获得显著缓解,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提高;无效: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获得任何的改善,甚至表现有所严重[4]。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χ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B1组患者中,痊愈患者43例,好转患者16例,无效患者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B2组患者中,痊愈患者26例,好转患者15例,无效患者1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33%,B1组高于B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B1组与B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选择抗反流药物以及抑酸药物进行治疗,最终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5]。
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其针对患者壁细胞内含有的质子泵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有效防止患者胃酸过多分泌的情况。有效防止对患者食管黏膜造成严重的损害。针对食管反流病患者表现出的反流症状以及烧灼感症状进行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可以获得有效缓解。
伊托必利作为一种消化道促动力药,发挥双重作用机制,其针对多巴胺D2受体发挥显著的拮抗作用,针对内源性胆碱酯酶释放可以进行有效刺激,从而将患者胃部内源性乙酰胆碱进行有效增强。针对患者将奥美拉唑以及伊托必利两种药物联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酸过多分泌,将患者食管胃肠蠕动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从而发挥显著的药物联用效果。
本次研究中,针对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选择伊托必利以及伊托必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B1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B2组为68.33%,B1组高于B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明显(P<0.05)。有效证明上述药物联用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选择奥美拉唑+伊托必利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可以获得显著改善,凸显奥美拉唑+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福银.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4,22(2):35-36.
[2] 周宇,罗良德,杨建,等.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345-346
[3] 邵伟.西沙比利和奥美拉唑联合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6):3178-3179.
[4] 朱争鸣.反流性食管炎的内科综合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0-31.
[5] 方丽,周进.西沙比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6(23):4559-4560.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