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2016-08-04苗丽
苗丽
【摘要】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己成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如何结合工科院校大学生价值观自身的特点,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工科院校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工科院校;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新表述,凝练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科院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工科院校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工科院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工科院校必须唱响主旋律,加强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
一、工科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的问题与特点
1、价值取向多元化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正在从一元转向多元,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成熟的过渡期,但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看问题、想事情容易片面化、简单化甚至偏激,对核心价值观把握不深、理解不透,容易受到误导,立场摇摆不定。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现状相一致,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也由过去那种一元价值观转变为一元为主、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结构和新格局。
2、民族精神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而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在经济全球化、网络文化的冲击、社会矛盾的冲击下,工科大学生民族精神逐渐缺失。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丧失的重要表现。大学生说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在高校中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信念,坚定必胜信心和社会主义立场,具有重要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缺乏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途径,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修养程度、形成人格的过程。由于历史原因工科院校实际操作中,强调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往往忽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相对于综合大学学生来讲,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社会文化基础薄弱,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整体偏低,心理接受能力较差,缺乏辩证思维容易钻牛角尖;一部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认知水平、人际交往等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大学应该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二、工科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内在要求。二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管其精神生活多么复杂、思想文化如何多样,必须也只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和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灌输工作,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他们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2、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广大学生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
3、积极开展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青年一代。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社会活动,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要利用好志愿者服务团、便民服务、社会实践小分队、义务劳动、“暑期三下乡”、勤工俭学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增长才干,锻炼自我。在实践体验中去深化认识、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
4、积极引导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内容,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工科院校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积极开展道德实践,参加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学会负责,学会选择,从而促進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5、积极引导工科大学生价值取向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经过一系列认知——内化——外化——重新认知的循环往复,在外界影响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下最终确立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自觉性、 实务性、两重性、可塑性、多元性。工科院校要结合自身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工科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促进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自身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赵树海. 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4).
[2] 瞿孝平, 李 佳. 在工科院校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J]. 新课程研究, 2009(6).
[3] 李娟娟, 杨 倩. 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J]. 中国冶金教育, 2007(6).
[4] 沈 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盐城工学院,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