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

2016-08-03

观察与思考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浙江文明

沈 满 洪

“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

沈 满 洪

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简称“两山”重要思想。该思想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成长中的烦恼”。“两山”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浙江省是“两山”重要思想的先行区,浙江省以“接力棒”精神不断推进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和“两美”浙江的建设,基本走上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的路子。浙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基本经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观,坚持经济生态化,坚持生态经济化,坚持齐抓共管理念,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两山”重要思想是指导我国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并且引领全球建设美丽世界的根本指针。照着“两山”之路走下去,就要坚持生态文化普及化、生态产业主导化、生态消费时尚化、自然资源高效化、生态环境景观化、生态资源经济化、城乡建设特色化、绿色评价标准化、绿色创新自主化、生态制度体系化等十大战略。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美丽中国 浙江实践

作者沈满洪,男,宁波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A071)首席专家。

一、“两山”重要思想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成长中的烦恼”

(一)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期“两山”重要思想的提出源于“成长中的烦恼”的困境

对“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批判、对“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要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预测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两山”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浙江省是一个陆域面积小省、土地资源小省和环境容量小省。改革开放以来连续20多年的高增长,使得浙江面临空前的资源与环境压力,遭遇“成长中的烦恼”: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环境容量需求的递增性与环境容量供给的递减性以及环境资源生产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质量需求与政府不尽理想的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毅然提出了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搞好环境保护,以腾笼换鸟的决心搞好转型升级。习近平同志形象化地提出了“两只鸟”理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养好‘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所谓‘凤凰涅槃’,就是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所谓‘腾笼换鸟’,就是要拿出浙江人勇闯天下的气概,跳出浙江发展浙江……”。①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28页。

(二) 习近平同志主政中央以后“两山”重要思想的完善源于“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气候危机”的严峻形势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②魏建华、周亮:《习近平:宁可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中国青年网,2013年9月7日。这一回答是对“两山”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错误发展观的猛烈棒喝。

如果以浙江省的局部与中国的全局做一个类比,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正是新世纪之初浙江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由于不顾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代价的片面的增长方式,导致我国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气候危机的不断加剧。中国国内环境危机的加剧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中国“环境威胁论”。正是针对这种错误的发展方式,习近平严正告诫:“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三)习近平同志在把握世界现代化演进趋势、探索绿色跨越发展道路中形成和完善了“两山”重要思想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普遍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化肥农药污染后的“寂静的春天”之后爆发了“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从而出现了“对自然的否定”及“对人类自身的否定”的双重否定。环保主义运动的崛起和绿党政治的兴起,迫使西方国家重新选择现代化道路。绿色现代化便是各国的普遍共识: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企业成为发展的主导模式,绿色产品成为市场新宠,绿色消费成为全新生活方式。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寻找绿色跨越发展的道路。2003年7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所作的“八八战略”决策部署中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③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28页。“两山”重要思想集聚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绿色跨越发展的智慧和经验,不仅为发展中国家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工业化道路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全球现代化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样式。

二、“两山”重要思想是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高度凝练和通俗表达

“两山”重要思想中,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绿水青山代表生态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经济增长。由此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绿水青山”就是优质的生态环境以及与优质生态环境关联的生态产品;“金山银山”就是经济收入以及与收入水平关联的民生福祉。

“两山”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一方面,要遏制经济增长同时的环境退化,就是经济生态化。另一方面,要把优质的生态环境转化成居民的货币收入,就是生态经济化。

经济生态化包括产业生态化和消费绿色化两个方面。产业生态化就是产业经济活动从有害于生态环境向无害于甚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转变过程。消费绿色化就是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意识、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经济生态化就是要实现从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转变,从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的转变,从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转变。

生态经济化就是将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气候资源视作经济资源加以开发、保护和使用。对于自然资源不仅要考察其经济价值,还要考察其生态价值;对于环境资源和气候资源,要根据其稀缺性赋予它价格信号,进行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经济化的实现途径可能是通过财税制度方式,例如征收资源税、环境税、碳税等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采取生态补偿、循环补贴、低碳补助等实现正外部性的内部化。生态经济化的实现途径也可能是产权制度方式。实施水权、矿权、林权、捕渔权、用能权等自然资源产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施生态权、排污权等环境资源产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施碳权、碳汇等气候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两山”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广泛的外延。

第一,从“目的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的追求目标就是作为“中国梦”组成部分的“美丽中国”。虽然“两山”重要思想提出在先,“美丽中国”提出在后,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创新往往是目标为导向的。在主政浙江时,习近平同志把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锁定在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在主政中央后,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确立为“美丽中国”。毫无疑问,“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从“阶段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是与不同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的唯物主义史观。“两山”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总结认识论的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之所以会出现“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现象,是因为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解决生存问题。之所以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两山”重要思想是与发展阶段紧密关联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追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做不同的事情。

第三,从“民生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是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民生关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山”重要思想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民生关切,而且展现了生态公平论和环境正义论。在环境破坏面前,人们要共同忍受污染痛苦;在优质环境面前,人们可以共享生态福利。从这个角度审视,“两山”重要思想已经远远突破了生态经济的范畴,已经上升到政治和社会的战略高度。

第四,从“发展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两山”重要思想不仅是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石,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而且与其他四个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创新发展、共享发展与绿色发展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只有创新发展才能绿色发展,只有绿色发展才能共享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与绿色发展是双向的因果关系:开放发展促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促进开放发展;协调发展促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促进协调发展。

第五,从“制度论”角度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根本保障。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制度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结构设计。他在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定》起草中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三分之一篇幅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全部内容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充分说明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三、“两山”重要思想率先在浙江大地开花结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

“两山”重要思想发源于浙江并率先在浙江开花结果。浙江省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是战略创新、模式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等组成的组合式创新。浙江省在践行“两山”重要思想过程中不仅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始终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精神

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观点充分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一样是为了民生。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回应人民关切、顺应民生需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美化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让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非是单一目标的,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的统一。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容忍度越来越低;社会舆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环境问题的“燃点”越来越低。这就是问题所在、压力所在,也是方向所在、动力所在。正是人民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十分向往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优美环境,浙江省委才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并且努力付诸实施,并涌现出桐庐县等诸多全县景区化打造的典型。

(二) 坚持经济生态化不动摇,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生态文明要发扬工业文明的高效率优势,要抛弃工业文明高污染的弊端。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机械主义发展观的错误引导,形成了人定胜天的主导思想。实际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之上。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一方面要向生态系统获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离不开生态系统的。在地球这个生态系统中,人类只不过是食物链当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尊重自然而不是鄙视自然,要顺应自然而不是对抗自然,要保护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浙江省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腾笼换鸟”、“空间换地”、“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加大对传统产业、重化工业的改造,走清洁化、循环化的路子,以此带动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加快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区的生态化建设,实现环境治理从点源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经济生态化是一个壮士断腕的痛苦抉择。但是,浙江省“敢于放弃GDP,敢于牺牲GDP”。坚决贯彻“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思想。“不要躺在垃圾堆上数钱”已经成为浙江人民的共识。而且,“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金华市浦江县的农民把垃圾简单地分成“可烂的”和“不可烂的”,有效解决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 坚持生态经济化不动摇,努力将“生态资本”转变成“富民资本,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生活质量的组成部分,劣质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供自己享用,而且可以供他人享用,可以供其他经济主体有偿享用,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努力把绿色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根本任务。“不能坐在绿水青山上没钱数”。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基础;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浙江的生动实践。湖州市的安吉县、宁波市的宁海县等基本上做到了绿色青山的价值实现。衢州市的开化县行走三天找不到一堆垃圾,村民说:“村口有垃圾,游客不上门”;丽水市的遂昌县村庄里找不到一颗烟蒂,村民说:“只有自己做到文明,才能吸引文明游客”;杭州市的淳安县仅生态补偿就可以获得每年4个亿的财政转移支付。

(四)坚持齐抓共管的理念,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协同格局

妥善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需要多个主体齐抓共管、协同发力。政府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引领者。政府是绿色制度、绿色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是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和生态保护正外部性的矫正者,是绿色产品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者。企业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主力军。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只能依靠市场。而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没有企业的参与,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是不可想象的。公众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参与者。作为消费者的公众,以货币购买商品实际就是用货币投票。如果把货币选票投给绿色产品,那么,“黑色产品”就没有市场;如果把货币选票投给黑色产品,那么,绿色产品就会市场冷清。浙江省正是充分激发了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才形成了全社会的合力,保证了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五)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以制度激励人们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之路

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随着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气候资源稀缺性的加剧,“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可能。浙江省是开市场化改革先河的省份,也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浙江省是全国第一个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的省份,是全国第一个开展区域之间水权交易的省份,是全国第一个出台省级层面生态补偿制度的省份。正是这些市场化的制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保障了“资源小省”变成“经济强省”。同时,浙江省十分重视顶层设计,“两美浙江”建设、“五水共治”方略的实施已经使得浙江省环境状况总体好转,并为全国提供了治理机制方面的样本。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不能以一把尺子丈量不同的区域”。因此,浙江省在全国最早实施差异化考核制度,对丽水市、淳安县等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不考核GDP。这为全国政绩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经验。

四、“两山”重要思想是引领中国和世界绿色化发展道路的普遍真理

(一)“两山”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一,“两山”重要思想扬弃了可持续发展观并建立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体系。长期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往往是西方世界掌握话语权,“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限制”往往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低碳经济”所要求的“约束”往往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约束”。“两山”重要思想则站在世界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强调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两山”重要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天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即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两山”重要思想十分强调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的新跨越。“两山”重要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发展观,无论是经济生态化还是生态经济化,都是探究发展的理论。“两山”重要思想不仅是绿色发展的理论源泉,而且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先导。“两山”重要思想为“五大发展理念”提供理论支持,“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因此,“两山”重要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天地。

第三,“两山”重要思想开创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崭新的阶段。人类文明进化经历了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阶段。史前文明基本上是人不敌天,农业文明时期基本上是天人和谐,工业文明时期则是人定胜天。生态文明时期就是要扬弃工业文明——发扬工业文明时期的高效率,抛弃工业文明时期的高污染。“两山”重要思想正是要解决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从而实现高层层次的天人和谐。这样,就可能把人类文明层次进一步推向更高的高度。

(二)“两山”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

第一,“两山”重要思想指引浙江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10年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浙江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从“八八战略”到“两美”浙江建设,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绿色发展等组合拳,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了“生态红利”。10年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浙江率先走上创新发展之路。浙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使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走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融合。10年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浙江率先走上协调发展之路。浙江极力推进山海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使“两美浙江”建设不断跨越新台阶。从省域对比的视角分析,粤、苏、浙三省中浙江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最好的。10年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浙江率先走上开放发展之路。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引下,浙江既实现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目标,又取得了“浙商回归”的巨大成功。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回来”,一个基本指针就是绿色发展。10年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浙江率先走上共享发展之路。在“两山”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浙江省基本实现了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成果的全民共享,基本实现了低碳城市、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全民共享。

第二,“两山”重要思想指导我国早日建成美丽中国。“两山”重要思想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包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气候舒适的小康。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实现包括“美丽中国”目标在内的“中国梦”。“两山”重要思想指引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生态规划的引导功能,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两山”重要思想指引全面深化改革: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必然要求各级政府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生态治理体系。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生态治理体制。“两山”重要思想指引全面从严治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巩固党执政的一项战略任务。使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成为党员干部履职的底线。把生态保护作为绩效考核的高压线。完善领导干部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第三, “两山”重要思想引领全球建设美丽世界。“两山”重要思想不仅具有区域意义和国家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为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话语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理论创新和切实行动,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赢得了日益重要的话语权。不仅如此,“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促进美丽区域的实现。“两山”重要思想突出生态的普适性、普惠性和不可分割性,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和共享发展。通过美丽中国这个现实纽带,“两山”重要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最终要实现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同一个梦想”。

五、坚定不移地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

(一)实施生态文化普及化战略,让生态价值、生态道德、生态习俗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生态文化普及化战略就是要把生态文化观普及到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各个主体,并使之转化成自觉行动。该战略的关键在于“普及化”,也就是完成从“有”到“普遍有”的转化。普及到居民,就要求每个家庭以绿色消费为时尚并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予以监督 ;普及到企业,就要求每个企业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为导向供给绿色产品,以政府的绿色管制为依据强化绿色生产的社会责任;普及到政府,就要求每级政府以正确政绩观为指导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二)实施生态产业主导化战略,让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生产活动的主旋律。生态产业主导化就是产业经济的发展以生态产业为导向,要完成从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转变、从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的转变、从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转变。生态产业主导化的核心在于“主导”二字。“主导”就是代表方向,要以此作为引领。要及时总结和推广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例如浙江省安吉县等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农业“拖二带三”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浙江省宁海县等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内中循环及社会内大循环的循环发展模式。

(三) 实施生态消费时尚化战略,让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低碳消费成为社会风尚。生态消费就是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奢侈性消费转向适度性消费、从破坏性消费转向保护性消费、从一次性消费转向多次性消费,逐步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气候适宜型的消费意识、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生态消费时尚化的关键在于“时尚”,它不仅要求倡导绿色消费,而且要使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并通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的“货币选票”影响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政府要实施强制性绿色消费,企业要进行选择性绿色消费,居民要开展引导性绿色消费。

(四) 实施自然资源高效化战略,优化自然资源的投入结构并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自然资源高效化就是通过创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努力提高资源生产率。自然资源高效化的根本途径,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在资源的输入端做到“减量化”;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努力做到资源的多次利用、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在资源的中间段做到“再使用”;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努力开发“城市矿山”,尽力做到垃圾分拣,在资源的输出端做到“再资源化”。

(五)实施生态环境景观化战略,让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满足审美感受。生态环境景观化就是要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前提下,形成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优美的环境景观。不仅生态环境要景观化,而且生活环境、生产环境都要景观化。要根据需要层次递增的新阶段国情,充分考虑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审美感受。实施生态环境景观化战略,就要依靠技术创新的推动——实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就要依靠制度创新的推动——弘扬真善美而遏制假恶丑,就要依靠艺术创新的推动——在绿色发展中创造出更加华美的书画作品、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

(六)实施生态资源经济化战略,让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气候资源转化成货币化价值。生态资源经济化就是将生态资源、环境资源、气候资源等视作经济资源加以开发、保护、配置和使用。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基本实现形式有:一是基于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实施生态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偿化使用;二是基于生态环境产权的可界定性和可交易性,允许并鼓励自然资源产权(水权、林权、渔权等)、环境资源产权(生态权、排污权等)、气候资源产权(碳权、碳汇)的交易;三是基于生态需求递增规律和生态价值增值规律,加大生态投资力度,实现生态效益递增。

(七)实施城乡建设特色化战略,形成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且生态建设特色化。城市、城镇、村落有明晰边界,城市与城市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有显著特色。城乡建设特色化战略就是城乡建设要分层次、差异化、特色化,在彰显城市生命共同体、乡村生命共同体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每个城市、城镇和村落的个性与风格。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中心城市培育成为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促进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城镇。传承乡村文化脉络,推进有机更新。

(八) 实施绿色评价标准化战略,使得绿色发展可以评价、可以比较、可以示范。绿色评价标准就是建立在统计数据、检测数据、问卷调查基础上的绿色发展水平的量化标准或指标体系。绿色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美丽乡村指标、美丽城市指标、绿色发展指标等方面的指标体系,也可以包括大气环境标准、水环境标准等具体的“标准”。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浙江省安吉县已经提供了“安吉标准”。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同样应该提供“美丽标准”:生态文化美——先进的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美——发达的生态产业和绿色的消费模式、生态环境美——永续的资源保障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态家园美——宜人的生态人居和幸福的人民生活的和谐统一。

(九)实施绿色创新自主化战略,以绿色自主创新增强区域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绿色创新自主化就是通过自主创新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从而保障绿色发展走在前列。绿色创新自主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大幅度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降低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大力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彻底清查有害环境技术的影响,认真评估技术转化的环境风险,大力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三是在引进绿色科技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绿色科技的自主创新,提高绿色技术自主化比例。

(十)实施生态制度体系化战略,以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制度保障绿色发展的长效化。生态制度体系化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化的简称,是指通过生态文明制度的继承和创新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工具箱”、生态文明“制度矩阵”等,从而对症下药,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生态制度体系化就是要从零敲碎打转向系统设计,从自下而上转向自上而下,从定性判断转向定量评价。生态文明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制度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对于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对于政府,必须建立差异化的绿色政绩评价机制。对于环境犯罪之类的事务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重典治污”。

责任编辑:徐友龙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的实践研究”(15@ZH041)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15年度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浙江文明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请文明演绎
Mother
Task 2
绿水青山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漫说文明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