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认同的两类假说
2016-08-02伏干
伏 干
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认同的两类假说
伏干
摘要:以480名在校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社会范畴化和社会接触化因素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年龄、父亲的月工资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策略的选择,对其他求助策略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流入年限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策略选择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本研究关于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部分支持了社会认同的范畴化假说,没有支持社会认同的社会接触假说。
关键词:社会认同;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社会范畴化假说;社会接触假说
一、问题提出
学习是一种求知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会遇到困难而希望获得他人的帮助。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这种学业求助通常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具有缩小所理解或表现的已有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差距的自我调控能力。[1]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在学习上需要他人帮助时,所表现出来的求助策略并不都是主动求助,而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回避行为。李晓东、张柄松认为学生对学业求助通常会产生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是有益的认识,认为向他人求助可以帮助其解决困难,获得成功;另一方面是不利的认识,向他人求助会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受到威胁,表现出能力的不足。[2]因此,学业求助是求助者在与帮助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认知策略的选择。李晓东和张柄松进一步将学业求助分为工具性求助(instrumental help-seeking)、执行性求助(executive help-seeking)和回避求助(avoidance of help-seeking)。[2]这三类求助策略中,工具性求助是指学生希望利用向帮助者询问与解决问题的有关信息以帮助自己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一种有益于自我调控学习的适应性学习策略;执行性求助是指一种只求答案不求理解的替代式问题解决的策略;回避求助是指一种明知需要帮助却不求助的策略,后两种策略不利于能力提高,是非适应性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受个体的社会性知觉、自尊等因素的影响。沈烈敏在研究中指出,学业不良者更能知觉到来自同学的自尊威胁,所进行的是一种非适应性求助。[3]Ryan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越是在认知和社会两方面对自己没有信心,向同伴求助时就越可能感到威胁,越可能避免求助。[4]同样,在意他人评价的学生倾向于不求助或作非适应性求助。[2]这些研究均支持了学业求助受个体的社会认知影响。流动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受父母阶层再生产的影响,他们在城市社会中感受到歧视性的社会性知觉,容易形成较低的社会认同。[5]但新近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农村人”身份认同感较为模糊,大约占18.9%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而有11.2%的人不再认同自己是农村人,69.9%的流动儿童处于身份认同的不确定状态,既不认同是农村人,也不认同是城里人。[6]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认同出现了群体内的分化,一部分人逐渐融入城市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归属。
社会认同在社会比较中产生,Bennett 和Pintrich研究了儿童的社会认同随社会分类能力的发展而发展[7]; Michael和 Dominic又进一步综述了群际关系的社会认同过程的多元化——范畴化、接触假说等。[8](P64-112)不同的社会认同过程反应了不同的社会性认知策略的选择。纵观流动儿童的研究,研究者多集中在对“农民工子女”的整体性研究,而农民工作为庞大的社会群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因父母的职业与经济水平较好,产生了不同的身份分类范畴,逐渐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进行群体再分类时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认同。因此,家庭经济条件和流入年限的增加都有可能有利于流动儿童有效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然而,儿童的社会分类能力随年龄而增长,刻板印象加深,又强化了原有身份的分类范畴,从而不利于有效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或选择不利于学习的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策略。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策略的影响因素的范畴化假说还是社会接触假说。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为上海市两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其中男生266人,女生214人。平均年龄11.24岁,标准差1.96岁。
(二)变量
解释变量:范畴化变量(年龄、父亲的月工资);接触化变量(流入时间)。
因变量:学业求助三因子,即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
控制变量:在模型中我们一是控制了一些常用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将“女生”设为0,“男生”设为1。二是控制了既受范畴化影响又受接触化影响的变量,如“是否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将“认为自己不是农村人”设为0,“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设为1;“是否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将“认为自己不是城里人”设为0,“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和“不知道”设为哑变量。三是考虑到语言是群体身份的标志,语言的习得需要接触,因此在模型中还控制了“是否会城市方言”,将“否”设为0,“是”设为1。四是考虑到城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可能不同,研究中还控制了“是否在老家上过学”,将“否”设为0,“是”设为1。
(三)研究工具
流动儿童基本情况问卷。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了解流动儿童的基本状况,该问卷中包括了被试的范畴化变量信息:年龄、父亲的月工资;接触化变量信息:流入年限;其他控制变量信息:性别、有无在老家上过学、是否会讲当地话以及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身份等。
学业求助量表。采用北京大学Insight Group在李晓东编制的学业求助意图量表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学业求助量表,包括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回避性求助三个分量表。该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种拟合指数均在0.98之上,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在0.75-0.78、0.61-0.73、0.62-0.68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1。各因子分三个等级,其中工具性求助的1、2、3等级分分别为:1-34分、35-44分、45分以上。执行性求助的1、2、3等级分分别为: 1-7分、8-14分、15分以上。回避性求助的1、2、3等级分分别为:1-6分、7-11分、12分以上。
(四)结果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TATA10.0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统计
流动儿童学业求助各因子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如表1所示:
表1. 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描述统计
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结果如表1所示,总体上,流动儿童的学业求助策略的三个维度: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二级)。
(二)回归分析
在流动儿童学业求助各因子的回归模型分析中同时纳入范畴化变量、接触化变量和控制变量。OLS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2:
表2. 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OLS回归分析
(*0.05水平显著;**0.01水平显著)
由表2可知,范畴化变量中,执行性学业求助模型里年龄越大的儿童执行性求助得分越高(B=0.221,p<0.05),即年龄越大的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越倾向于非适应求助,只求答案不求理解的过程,且差异显著。这一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年龄越大,儿童的分类能力越强,越容易形成低自尊,在学业求助时倾向于采用非适应性求助。父亲的工资水平越低的流动儿童越倾向于执行性求助(B=-0.583,p<0.05),即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儿童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也倾向于不求甚解的非适应性求助。年龄和月工资对其他学业求助模型的影响不显著。
由表2可知,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接触化变量流入时间对三个模型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虽然增加了对城市的接触时间,但在心理方面缺少相应的情感接触,所以仅接触时间的增长不能减少流动儿童的歧视性社会知觉,不能预测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
由表2可知,其他控制变量中,不管是农村人的身份认同还是城里人的身份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均无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一结果表明,有的儿童虽然产生了向上的身份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对其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性别在工具性求助策略和回避性求助策略回归模型中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在执行性求助策略中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工具性求助策略模型中,男童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童的得分(B=-1.471,p<0.05),即与男童相比,女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更倾向于使用工具性求助策略。在回避性求助策略模型中,男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童的得分(B=0.930,p<0.05),即与女童相比,男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更倾向于使用回避性求助策略。
四、讨论
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受个体的社会性知觉、自尊等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社会性知觉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体验。社会认同的接触假说认为,随着居住年限的增加与当地人接触机会增多,产生更多的了解,从而相互接纳产生较高的群体认同和社会知觉。然而,这种作用并未在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策略选择中得到体现。这可能是因为能够产生较高群体认同不是接触时间长度的概念,而是需要产生更高层次的心理认同才会相互接纳。因而,在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时,更多地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融入。朱力的研究也证明,在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问题上,心理融入才是他们社会融入的最重要的方面。[9]同时,也有研究[10]指出学校群体构成是影响流动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环境变量。由于流动儿童大多来自不同地方,即使是流动儿童之间也难以产生心理上的相互接触。因此,流动儿童只有与其他同伴多进行心理层面的接触,才能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而不仅仅是流入时间上的增长。
社会认同的分类假说认为,群体与群体之间根据某种特质进行分类,属于不同范畴很难产生相同的社会认同。流动儿童属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群体,年龄越增长,社会分类能力增加,范畴化概念越强烈。年龄越大越容易意识到自己是不属于城市的外地人,属于较低的社会群体,从而产生较低的社会认知。因此,在学业求助策略选择时,他们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只求答案不求理解的执行性求助策略,这一结果支持了社会认同的范畴化假说。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进一步分化了流动儿童对自身所属群体的认同,父亲工资收入越低的流动儿童越倾向于农村人的身份知觉,在学业求助时,也更倾向于选择一种应付式的求助方式。这一结果表明农民工较低的工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子女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业不适应行为。
流动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农民工身份,即使是认同自己不再是农村人,他们的学业求助与认同农村人身份的流动儿童也无显著差异。同样,在学习求助策略方面,流动儿童无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城里人,差异均不显著。此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尽管有可能发生了身份认同的改变,但也无助于他们学业求助策略的选择。
五、结论
第一,年龄和父亲的月工资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策略的选择,这进一步支持了社会认同的范畴化假说。
第二,流入年限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策略选择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接触假说没有得到支持。
参考文献:
[1] Magnusson,J.,& Perry,R. P. Academic help-seeking in the university setting: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set,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help source characteristic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2(2).
[2] 李晓东,张柄松.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9(4).
[3] 沈烈敏.关于初中学业不良者学业求助特征及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7(1).
[4] Ryan,A.M , & Pintrich,P.R.“ Should I ask for help ?” the role of motivation and attitudes in adolescents’ helpseeking in math clas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1997(89).
[5] 范兴华,方晓义,刘杨,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2(5).
[6] 刘杨,方晓义.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状况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
[7] Bennett, M. Children’s social identity[J].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2011(4).
[8] Michael,A.,& Dominic, A.社会认同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10] 张云运,骆方,董奇,等.学校群体构成对流动儿童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一项多水平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1).
[责任编辑:陈浮]
收稿日期:2016-06-06
作者简介:伏干,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讲师,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对学业求助影响的研究”(EBA120328)。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228(2016)03-0015-04
DOI:10.16826/j.cnki.1009-7228.2016.03.004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grant Children’s Academic Help-seeking——Two Types of Hypothesis of Social Identity
FU Gan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ocial contact on the migrant children’s academic help-seeking.480 migrant children in school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Ages and the salary of children’s fathers both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migrant children’s executive help-seeking, but don’t significantly affect other strategies. (2) Immigrant years of the children do not affect their academic help-seeking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partly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but don’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f social contact.
Key Words:social identity; migrant children; academic help-seeking; social categorization hypothesis; social contact 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