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科学
2016-07-30谢天成
[摘要]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实施思想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完善城市科学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科学,引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中国特色城市科学 学科融合 城市发展规律 新型城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城市科学是人类建设城市、改造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与方法学层面上的系统总结,既与自然科学相关,也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一个没有科学理论引领的城市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在城市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科学
从全球城市史和城市化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城市发展的重大变革,都离不开城市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亚里士多德在《政治篇》中就曾提到“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在近现代历史中,大卫·李嘉图“地租和竞租”、霍华德“田园城市”、沙里宁“有机疏散”、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戈特曼“大城市带”、罗伯特·帕克“城市生态”、巴顿“集聚经济”、霍尔“世界城市”以及《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华沙宣言》《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新城市主义等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城市文明历史悠久,《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在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提出了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管子·乘马篇》中“因天材,就地利”体现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思想;《孟子·尽心》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和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等思想则突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实践中,隋唐代长安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其规划建设思路与模式对日本8世纪的都城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具有重要影响;明清的北京城更是成为世界城市的伟大“杰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数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广大城市科学工作者在学习借鉴国外城市理论的同时,积极研究、总结、提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相关理论,如吴传钧先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科学”、厉以宁先生“非均衡理论”等。但总体来看,城市科学缺乏宏观发展战略,概念、内涵等基本理论亟须进一步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方法体系、教育体系、人才体系、评估体系有待加强,特别是要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提升学术原创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临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问题,城镇化质量不高,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科学,引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201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6.1%,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将给城市理论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广大城市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城市科学研究的各环节、全过程。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观点。把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作为城市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术研究、城市发展与城市居民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聚焦城市居民所关心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重点领域,立足最大化居民幸福感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努力做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论。进一步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等问题研究,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市民实践创造与政府改革创新、学术理论创新相协同,实现城市科学共创共享。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作为人类生产关系在经济组织与时空维度上的一种综合体现,与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的发展存在互动关系,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近半个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些著名城市发展理论,如简·雅各布斯的城市经济理论、小罗伯特·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理论、理查德·佛罗里达的创意城市理论,均从不同视角揭示了这种发展规律。遵循了规律,就能把握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违背了规律,就将受到惩罚。现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城市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必须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科学研究指导思想,要结合各城市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理顺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和用地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化、城乡关系、城市生态、城市病问题等理论阐述,结合西方城市经济学、时空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的先进成果以及新型城镇化实践过程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经验,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当前,我国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同时预言“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乡差距呈缩小趋势,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降为2.73:1,但仍与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比1.5左右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科学,引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也给城市科学建设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为主体,融通古今中外。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的各种理论阐述,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有关城市发展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涉及城市经济、城市人口、城市土地、城市生态、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管理等领域思想与理论,特别是我党有关城市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作为中国特色城市科学的主体内容。继承弘扬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因天材,就地利”等城市思想精髓和建筑文化传统,结合城市发展所处阶段性特征、自然资源条件,围绕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话语权的城市理念、标准、模式、方案,彰显我国城市所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文脉、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中国基因”,为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治理“大城市病”、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理论参考。深入分析国外城市思想理论、概念、研究方法的提出背景、假设条件、运用范围。充分吸收借鉴“景观城市”“创意城市”“卫星城”“城市复兴”“精明增长”“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等理论观点,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如赖特于 1935 年提出“广亩城市”理论,人的居住和生活单元散布在广阔的田野和乡村中,由遍布的汽车道路系统连接。这一理论一度引领了美国的郊区化浪潮,造成美国大量城市与郊区低密度蔓延、极度分散的城市空间形态,并在后工业化时代日益显露其弊端。我国人多地少、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尤其不合适“广亩城市”低密度蔓延和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且在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由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建设用地粗放低效,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我国城市必须坚持集约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避免无序蔓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三次城市化浪潮与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探索“短街道、密路网、开放街区”的城市规划与人居理念,实现最大化城市规模效益和居民幸福感的城市发展格局。
二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中心,实施思想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打破所谓的“路径依赖”,避免直接套用国外城市发展理念。要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我国城市人口多、体量大、分布不均匀、地域差异明显等基本国情。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当前城市居民所关心的重点民生领域,以及“大城市病”、城镇化质量不高等突出矛盾,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中心,从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归纳新方法;深化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在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和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等方面,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演绎出可运用的新方法。加强城市内部、城市整体、城市与区域、城市群等多尺度研究和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性研究;深入分析城市发展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理论关系。要结合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深入研究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治理等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加强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健康城市、能源城市、包容性城市等“新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一系列相关理论研究,抢占城市前沿研究的制高点。
三是加快学科融合,完善城市科学体系。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领域;城市科学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涉及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需要加快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城市科学体系。事实上,学科上的分割,容易导致城市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如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专业性都很强,研究工作人员很难全面掌握,而各行业分别形成的成果很难“跳出一亩三分地”,最终实现“一张蓝图”的难度较大。要明确城市科学性质、发展定位与学科地位,发挥其“软科学”、“硬科学”交叉优势,加快学科融合和新兴学科发展,如推进城乡规划、建筑、经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土木工程和公共管理交叉,促进“多规合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围绕“互联网+”,积极培育“互联网+城市”“互联网+城市+水”等新兴学科,为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围绕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增多的现象,加快发展城市灾害学、城市应急管理等学科。
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科学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要整合各城市科学研究平台,搭建全国城市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正确认识其在自然科学中“偏软”、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偏硬”的现象,加大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的扶持力度;实施优秀成果推介,建立以成果运用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实施城市科学“人才工程”,加快培育城市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顾朝林,陈璐,王栾井.论城市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 2004,(6).
[2]高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哲学思考[J].中外建筑, 2002, (4).
[3]寿思华.马克思主义城市观与中国城镇化观察[J].改革与战略,2014,(2).
[4]陈瑾羲. 20世纪西方城市设计理论的批判性发展回顾[J].建筑创作,2015,(5).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谢天成,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谭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