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中央权威思想的理论历史现实意蕴
2016-07-30曹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努力增强“核心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要经常“看齐”、主动“看齐”、真正“看齐”。这些重要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关于集中统一、尊重“权威”和民主集中制等重要建党治党原则;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纪律严明、“四个服从”、反对宗派主义等优良传统;揭示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加强纪律和规矩建设、强化集中统一和中央权威的必要性紧迫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历史根据和现实针对性。
理论意蕴:维护中央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项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始终强调集中统一、纪律和“权威”的重要性。1847年6月,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规定了极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盟员必须“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机密”,若“不能遵守这些条件即行开除”。在同主张绝对个人自由、否认任何权威、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明了集中统一的原则,论证了集中制和革命权威的重要性。1873年底,恩格斯发表著名的《论权威》一文,指出: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立的, 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权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没有权威和对权威的服从,生产就不能进行。无产阶级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夺取政权以后,也都必须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利用这个权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去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
列宁在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长期实践中,针对俄国革命的特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主集中、维护党的权威的思想,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列宁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不是简单的算术式的总和,而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有机整体”,“如果没有正式规定的党章,没有少数服从多数,没有部分服从整体,那是不可想象的”。根据民主集中原则,列宁坚决反对任何非组织的派别活动,强调“任何派别活动都是有害的,都是不容许的”。列宁高度重视领袖的权威作用,强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列宁严肃批评了俄国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提出的不要任何权威的主张,强调工人阶级要在全世界进行艰巨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就必须有权威。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进一步强调,“任何大机器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泉源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要把发扬“民主精神”同“劳动时无条件服从苏维埃领导者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为了加强和维护中央权威,列宁认为,“铁一般的纪律”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必须按高度集中的方式织织起来,在党内实行象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 ,“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那么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由列宁创立、曾拥有将近2000万成员、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走向了瓦解毁灭,令人震撼,也令人困惑不已。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苏共完全违背和彻底抛弃了如前所述的那些它曾经坚持并因此强大的马列主义建党治党的基本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政治纪律被动摇了”,民主集中制被抛弃了,党中央的至高权威没有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苏共党内思想混乱、纪律松弛、派系林立、离心离德,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荡然无存了,这样,“哗啦啦轰然倒塌”也就成为其难以逃脱的最终命运了。
历史意蕴:维护中央权威是我党克敌制胜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败穷凶极恶的敌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铁的纪律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铁的纪律保证。”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大、最根本的“铁的纪律”,是党凝聚队伍、克敌制胜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抗战爆发初期,党内出现了以王明为主要代表的右倾错误,其在组织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王明动辄以共产国际派来的“钦差大臣”自居,无视党的纪律,把自己凌驾于党中央之上,发生了脱离乃至违背中央统一领导的严重宗派主义。为了纠正党内右倾错误、从组织上统一全党步调,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报告中专门阐述了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党规党纪“一经制定之后,就应不折不扣地实行起来,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一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和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全会依据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制定并通过一系列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各中央委员不得在中央委员会以外对任何人发表与中央委员会决定相违反的意见”,“没有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及中央书记处的委托,不得以中央名义向党内党外发表言论与文件”,“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各级党的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无条件的执行”。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鉴于新四军领导人项英、袁国平等人“对于中央的指示,一贯的阳奉阴违”等问题,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指出:“过去的张国焘与现在的项英、袁国平,都因不服从中央而失败,全党全军应该警惕,引为鉴戒。”不久,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列举并批评党内存在的政治上“自由行动,不请示中央或上级意见”,组织上“自成局面,反对集中领导”,思想上“一切从个人出发,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违反党性的情况,强调“不允许任何党员与任何地方党部,有标新立异,自成系统,及对全国性问题任意对外发表主张的现象”,“今天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相信与服从中央的领导”。
反对“闹独立性”的宗派主义,强化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党整风伊始,中央政治局即针对“统一精神不足,步伐不齐,各自为政”等现象,审议通过了由王稼祥起草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申明必须严格执行“党的领导一元化”,“各根据地领导机关在实行政策及制度时,必须依照中央的指示。在决定含有全国全党全军普遍性的新问题时,必须请示中央,不得标新立异,自作决定”。1945年4月21日在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正因为一切向“中央基准看齐”,无条件服从中央调遣,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并夺取了最终胜利。进入1948年,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已经在望。面对新的形势,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一切必须和可能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1948年初,毛泽东亲自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同年8月,中央又发出《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的指示》,督促报告制度的落实。建立请示报告制度是维护中央权威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保障解放战争大决战的顺利进行和筹建新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继续强调必须强化中央的统一领导。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他指出: “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对维护中央权威也都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邓小平同志就一再强调:“改革要成功,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没有中央这个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有了这个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对于损害中央权威、不听中央话的,“处理要坚决”,“不行就调人换头头”;在“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因为这是党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
不折不扣听从中央号令,坚定维护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历经磨难而不垮、千锤百炼更坚强更有力的重要政治法宝。
现实意蕴:维护中央权威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
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真正落到实处,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更加自觉地维护中央权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保持党的团结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包括战略目标,也包括战略举措。贯彻落实好每一个“全面”,任务都极为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建党一百年时我们要完成的奋斗目标,当前正处于决战决胜阶段,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确保这一宏伟目标如期实现,需要克服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改革的深度、力度、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巨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有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在转变治国理政方式上亟须深入探究的新课题;全面从严治党,是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关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虽已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焕然一新,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的建设中积存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来不得丝毫懈怠。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复杂性、艰巨性、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世所罕见,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纪律严明、集中统一的党的坚强领导,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强有力的中央权威。但必须看到,一段时期以来,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无视中央权威,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要求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却大量存在,有些还相当严重。《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对此列举如下:有的干部“乱评乱议”、“口无遮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以至“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有的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有的干部“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老子天下第一,把党派他去主政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用干部、作决策不按规定向中央报告,搞小山头、小团伙、小圈子”;有的干部“对中央工作部署搞软抵制”,“大放厥词,散布对中央领导同志的恶毒谣言,压制、打击意见不合的同志”;更有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人野心膨胀、权欲熏心,“为了一己私利或者小团体的利益,背着党组织搞政治阴谋活动,搞破坏分裂党的政治勾当”,成为党内重大政治隐患,等等。对这些现象,如果听之任之、漠然置之,就会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会落空。
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带领这样一个大国大党去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集中统一,没有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号令,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要不断强化“顶梁柱”,不断增强“看齐”意识,与党中央的声调和步调一致。讲“看齐”,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事关政治方向的大事;不是一般的品行要求,而是党性要求,是“最最紧要的政治”,关系大局,关乎党、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维护中央权威的思想,从理论上看,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治党学说的深刻揭示;从党的历史角度看,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克敌制胜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科学概括;从现实要求看,是对党内政治上违规逾距、无视中央权威各种乱象的有力回应。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上带好头作表率,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把向党中央“看齐”体现在思想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利于中央权威的话不说,不利于中央权威的事不干,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指挥,做维护中央权威的积极促进派和真正践行者。
(作者:曹普,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