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观察技术在基础英语教学听评课中的运用

2016-07-28骆海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听评课小学英语

骆海军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310000)

课堂观察技术在基础英语教学听评课中的运用

骆海军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听评课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小学英语听评课中有效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研究,通过课题设计与理论学习、量表设计与教研实践、总结提炼与推广应用三阶段,构建小学英语课堂观察框架、形成各级听评课活动中有效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网络、研制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模板、形成小学英语听评课中有效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模式。课堂观察技术的运用使听评课活动更有效,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富有实效的教研文化,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听评课;课堂观察技术;课堂观察量表;小学英语

一、课堂观察技术引入听评课的意义

听评课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有效的听评课活动,可以发现、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教学调研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听评课的低效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 “非专业化”现象,即随意开课和盲目评课,这使得听评课活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为了改进这种低效现象,“构建强调合作、证据、研究的专业的听评课模式”[1],可以引入课堂观察技术。“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 (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 (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传统的听课,听课者只是带着耳朵和眼睛进入课堂,得到的是对教学的一种整体印象;课堂观察则带着 “手术刀”(观察量表)进入课堂,去解剖课堂这只 “麻雀”,因此,课堂观察可以给教师提供有效反馈,使他们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意识到支配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教育教学策略,促进其教学行为的改进和专业的成长和发展。[3]

二、小学英语听评课中有效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一)小学英语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形式有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典型个体追踪观察、视频教研精细观察、教学细节自主观察[4]。课堂活动全息观察从四个维度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进行观察[5]。以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和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为主要方法,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调整补充后,构建以下观察框架。

表1 课堂活动全息观察框架表

(二)小学英语听评课中有效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模式

课堂观察的有效实施,需要借助于三个阶段的持续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5]结合实际,把课堂观察活动细分为以下六大程序。

1.以 “问题驱动”确定活动主题,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

课堂观察活动较之传统的听课、评课,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带着主题去叩击课堂。[6]课堂观察活动主题所指向的教学问题是教师 “目前正在困惑的问题”,也是学科的关键性问题。这样的活动主题使教师有认同感,极大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如在研究前期,针对不少英语教师的困惑 “小学英语课上能够基本实现用英语教学吗?”确定主题为 “英语教师课堂谈话的有效性”。

2.以 “前移式研讨”组成 “专家”团队,保证量表质量

课堂观察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主题设计相应视角的观察量表,但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初级阶段还是需要引领。我们采取的是培养骨干教师组成 “专家”团队的模式,过程如下:

通过这样的准备,骨干教师成了某一观察量表的 “专家”,能有效地指导参与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梳理观察记录和形成观察报告,确保活动效果。
3.以 “专家引领”召开课前会议,明确具体要求在研讨课开始前,授课教师简单说课,然后各量表 “专家”分组对观课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解读观察量表、解读理论、梳理量表记载的注意点和撰写观察报告的注意点等。

4.以 “分工合作”开展课堂观察,保证观察质量

听评课活动中的课堂观察不是教师个体的业务活动,而是一个和合作体的专业实践。[7]合作可以减少误差,减轻观察负担。同时专门安排教师进行录音和摄像,便于今后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教师根据量表选择合适的位置观察。

5.整理研讨,召开课后会议

课后会议分整理记录、小组研讨、形成观察结论、观察汇报四个环节。课堂观察后,观课教师单独或合作整理好相应的观察记录,撰写个人观课报告。然后由组长牵头开展小组研讨,形成课堂观察报告。最后,各观察组派代表集体交流汇报。

6.以校本二度研训开展后续研讨,拓展活动效果

每次活动后都要求以校本为基础,开展后续研讨活动,使活动效果最大化。每位参加活动的教师都共享所有观察量表和观察报告,这为他们在校本的二度观察研究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一位教师经过几度针对课堂谈话的持续校本观察后,课堂谈话质量提高很快,获得当年度市优质课一等奖。

(三)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

课堂观察量表是实施专业的听评课的重要“工具”。围绕观察框架,经过理论学习和试用设计好观察量表,最后形成相对成熟的观察量表;再通过活动展示传播课题成果,实行观察量表的共享。成熟的观察量表供广大教师借鉴或改进使用,使专业引领与本土化实施对接如图1。

图1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图

通过上述过程,形成了一系列不同观察方法、维度和视角的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1.价值评判性观察量表

基于 《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8],我们设计了6张价值评判性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例】价值评判性观察量表·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的落实·第8条 (语言情景)

表2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一 (省教学建议落实表)

2.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

⑴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维度包含思考、民主、创新、关爱和特质5个视角。[9]结合英语教学,我们设计了民主与关爱⑴⑵⑶、思维/创新/特质、自主性共5张观察量表模板。

【例】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课堂文化·自主性

表3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二 (课堂文化·自主性)

⑵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教师教学

在教师教学维度,我们设计了教学机智和风格、课堂谈话、时间分配共6张观察量表模板。

【例】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教师教学·时间分配

表4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三 (教师教学·时间分配)

⑶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学生学习

在学生学习维度,设计课堂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参与之独立应答频率、学生语言输出的量和质、学生参与之互动共5张观察量表模板。

【例】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学生学习·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表5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四 (学生学习·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⑷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课程性质

在课程性质维度,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性质,设计围绕框架的量表共14张。

【例】课堂活动全息观察量表·课程性质·操练活动

表6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五 (课程性质·操练活动)

在观察量表模板中,把相应的理论或操作说明写在量表中供教师学习和参考。同时,为了便于教师记录和分析,我们又列出了细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量表只是观察框架下的基本量表,在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中,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改进。如一教师把课程性质中的读写教学有效性与教师教学中的时间分配相结合,设计形成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课程性质·读写教学·时间分配”量表。

三、实践成效与成果特色

本研究与学科教研工作和教师培训有机融合,使教研活动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语言发展等各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一)观察技术的应用使听评课活动更有效

在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听评课模式中,听课教师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技术手段,评课时能聚焦目标深入阐述,能对课堂提出有理有据的结论和建议,这对被观察教师、观课教师都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充分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听评课活动更有实效。

(二)明确的研究任务与方法引领使教师发展更快速

1.听评课能力的提高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英语教师的听评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在浙江省课堂教学评比中,课题组三位成员作为全省五个观察团之一在省教研活动中做现场课堂观察汇报,得到省市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2.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几年来,教师在参与新的听评课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专业的发展,在学会专业地听评课的过程中执教能力有较大提升。课题组蝉联 2010、2012、2014三届市优质课一等奖,两名教师参加省课堂教学评比,其中一名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在绍兴市首届完小教师课堂比武中获第一名。课题组完小教师在两届市完小教师基本功比武中均获团体优胜奖。课题组成员共开出省市级公开课15节。

3.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较快。通过聚焦某一问题或主题的持续观察,教师成为某一方面的 “专家”。例如在聚焦词汇教学课堂观察后,有多篇关于词汇教学的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另外,教师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批课堂教学研究的相关课题在省市县级立项。

(三)指向课堂实践的研究引发了形成富有实效的教研文化

本研究指向课堂实践,并对如何进行研究进行示范和技术支持,这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改变了被动参与的状态;评课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也使教师从被动被观察转变为积极要求被观察,从而促进了富有实效的教研文化的自觉形成。例如柯岩中心小学自觉开展 “走进完小”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其题为 “让完小新教师快速成长——基于课堂观察的主题教研”的活动在市教研组长培训活动中展示。

(四)指向学生语言发展的研究促进了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

通过研究,教师能更全面深入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从近三年的口语调研情况看,学生的口语素养提高得比较快,A级的学生呈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体现了课题研究的效果。

当然,在两年多的研究中,我们的 “帮扶”比较多,而教师的自主研究相对不足。为了推进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研究和研究的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将是一个需要坚持不懈和不断行动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79-83.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魏宏聚,金华宝.变与不变:四种科研理念异同比较 [J].中国教育学刊,2008(10):56-59.

[4]朱跃跃.走进教学的真实世界 [C].浙江省小学英语校本教研培训活动,浙江海宁.2008.

[5]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王学芳.开展课堂观察活动 “三步曲”[J].基础教育参考,2015(10):18-19.

[7]付黎黎.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 [J].教育科学研究,2010(2):37-41.

[8]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09.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 (试行)[Z].2009-10-19.

[9]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 LICC范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3):4-8.

(责任编辑王海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10-0074-05

doi:10.16169/j.issn.1008-293x.j.2016.10.017

收稿日期:2016-01-25

作者简介:骆海军 (1975-),女,浙江绍兴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Technology in Observation and Commentary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

Luo Haijun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2030)

Abstract:Observation and commentary on the class is the main form of teaching research.Following the three research phases,i. e.project design and theoretical learning,observation scale design and teaching-research practice,and experience summary and popularization,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pply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technology to observation and commentary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es helps construct a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observation framework,form the network of apply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technology to observation and commentary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es at all levels,develop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 templates,and ultimately shape a related model.By so doing,it improves the effect of observation and commentary on the class,promotes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forms an effect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ulture and forwards the pupils’English literacy.

Key words:observation and commentary on the class;classroom observation technology;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primary school English

猜你喜欢

听评课小学英语
基于证据的听评课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对《液体的压强(1)》一课的点评
课堂教学诊断:铸造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