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文艺复兴:草根乐风与多元审美
—— 中国网络古风流行音乐考察与研究

2016-07-28周显宝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5熊楚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关键词:文艺复兴流行音乐

周显宝(厦门大学 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熊楚月(厦门大学 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民间文艺复兴:草根乐风与多元审美
—— 中国网络古风流行音乐考察与研究

周显宝(厦门大学 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熊楚月(厦门大学 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古风音乐是近年来在网络世界中十分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与风格,其最早源于网络游戏的配乐,后来多被用作网络广播剧的主题音乐。此类古风音乐中蕴含、继承了一些传统音乐基因和元素,这种古风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裨益,自然而然,也成为一种传承、弘扬我国古老传统音乐文化的形式与途径。这种对于古老乐风的追求和复兴,不啻为一种民间的、自发的、青年小众知识群体的文艺复兴。

[关键词]网络古风;流行音乐;草根乐风;多元审美;文艺复兴

引 言

当今网络世界是大众获取信息及娱乐消费的重要渠道,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古风音乐”,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其歌词、旋律、曲风及配器等方面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音乐之韵味。

“古风音乐”,顾名思义——其之“古”,乃是久远、古老之义。正如“古,久也”(《玉篇》)以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之中“古”字之义。其“风”,指文艺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抑或是民间歌谣之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便是以音乐风格来划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乃“国风”即指地方民歌,也是《诗经》中最具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可见,“古风音乐”既指古代遗存的民歌风韵,又指怀古之乐,其音乐要表达的是对久远年代习俗文化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古风音乐”是使用带有架空小说①架空小说:网络文章中同人体裁的一种。性质的背景故事或画面意象作为音乐的整体创作概念,曲调写作多用五声或者七声民族性音阶,歌词有文言化倾向的新生流行音乐类型,风格可归类到New Age音乐(新世纪音乐)。特点则是歌词古典雅致,宛如诗词歌赋;凸显民族性曲调,多用民族乐器进行演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新。耳熟能详的、颇具代表性的“古风音乐”作品有《倾尽天下》、《天命风流》、《陌上桑》、《永遇乐》等等。

熊楚月(1993— ),女,江苏丹阳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一、古风音乐源流与类型考辨

(一)古风音乐源流考证

古风音乐最早的发轫期可以追溯到2005年,最早的音乐活动是出现于分贝网(www.Fenbei.com现已关闭服务)的古风填词版块和仙剑奇侠传游戏论坛(bbs.pal-club.com.cn)的填词翻唱活动。

2007年,“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成立,成为古风音乐发展的先驱和标志。这个原创音乐团队由EDIQ(卜磊)与小狮子丢丢(曹明皓)发起组织,聚集了一群对传统音乐和当代流行音乐有着共同爱好和独到见解的年轻力量,在“词”、“曲”、“唱”、“奏”方面各展所长。他们的音乐作品风格多元,以“古风”见长。团队倡导的是“流行相对论”①流行相对论:古风不代表抛弃流行,而是将传统民乐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和“万有引力向古风”的创作思想。代表作品有《倾尽天下》、《如梦令》、《画未》、《再逢明月照九州》、《湖光水色调》等。

2008年8月15日,千歌未央原创音乐团队成立,也是以古风音乐为主打,早期以古风音乐填词作品为主,代表作品有《桃字烬》、《烟火莲灯》、《山居》等。

2009年5月8日,鸾凤鸣原创音乐团队成立。该团体音乐作品以填词、翻唱为主,代表作品有《风的节奏》、《战长平》等。

2012年,三部Cosplay圈、中抓圈、古风圈、小说圈联合制作的视频作品问世——古风微电影《三世》、COS剧《九州·华胥引》和《无根攻略》。这是古风音乐跨界合作颇为丰富的一年,同时也是古风现场音乐会出现的重要时刻。

随着古风音乐支持者和关注度的不断增加、作品的不断涌现,古风音乐的活动开始从线上转向线下。从2012年9月8日Most-酔原声音乐团(墨明棋妙民乐队)参加南京古琴音乐会演出开始,“墨村”寻求更多实体化的表演,力图将古风音乐从网络世界转移到现实空间。2012年12月31日,墨明棋妙六周年北京live演唱会成功举办,这是古风音乐从网络走向现实的初试啼声。紧接着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古风音乐专场音乐会,譬如,“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的“金陵·秦淮梦——2013南京专场音乐会”、在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宁波五个城市巡回举办的“太古遗风2014”古风十年原创音乐会。

2013年,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与海蝶唱片公司合作推出了专辑 《天命风流》。2014年墨明棋妙乐团联合COS圈发布了首部音乐小说《孔雀大明》。5月16日还发布了古风音乐新歌《江湖·闪蝶》(填词:EDIQ,即卜磊;演唱:河图;音乐指导:方文山),这样的创作阵容也宣告了古风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古风音乐发展至今已有近十年,在这十年中涌现出了诸多音乐创作人、创作团队和出色的音乐作品,也吸引了一大批支持者和关注者。

(二)古风音乐类型辨析

古风音乐依据体裁进行归并,可分为“古风歌曲”和“古风器乐曲”两种类型。其中在古风歌曲类型之下可划分为“古风填词歌曲”和“古风原创歌曲”;在古风器乐曲类型下可划分为“古风器乐原创曲”和“古风器乐翻录曲”。

图1.古风音乐类型图示

1. 古风歌曲

古风歌曲的特点体现在创作和词作的“新旧结合”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与现代流行结合的发展。

古风歌曲的歌词是古代诗歌和现代汉语的有机结合。诗歌原本是音乐文学,可以进行吟诵和演唱,后因曲谱散佚,以及诗、歌、乐的各自发展和功能的独立,仅文字部分得以保存。现今古风歌曲的歌词就是借用诗歌的创作手法,譬如“赋”、“比”、“兴”等,但用词造句更贴近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同时还保留了其独有的抒情性和叙事性及韵律上的美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对传统语言文学的保存和发展的新尝试。

就古风音乐创作视角来看,意象选择是古风歌词创作中最为突出的表现, 人类的认知是建立在意象之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属于它自己独特的意象建构。古风音乐在作词时的意象选取一般遵循于诗词,特定意象有特定的含义,如“柳”表留意和赠别情,“梅”表高洁等。词作看重意象背后的含义,也主要靠意象来反映情感或阐述故事以及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譬如,吟咏盛唐风华的《盛唐夜唱》,泣诉边塞冷月的《寒衣调》,高唱民族气节的《琴师》,描写情感生活的《如梦令》(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嗟叹书中人生的《步步皆殇》(为桐华的清代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所作的歌曲),细说伶人身世的《第三十八年夏至》……这些歌曲的主题都是一种对古代文化追忆之情的展露。

(1)古风填词歌曲

古风填词歌曲是古风歌曲中较早出现的一种类型。其产生的契机是一次由诗词音乐爱好者们通过网络论坛发起的填词翻唱活动。

古风填词歌曲是将许多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网络游戏音乐,填入具有诗词韵律感的歌词。譬如,《仙剑奇侠传》系列、《幻想三国志》系列中的音乐,还有一些带有中国传统音乐曲调色彩的日、韩流行音乐以及东方色彩的New Age音乐,如《桜色舞うころ(樱花飞舞时)》、《月がわたし(如月般的我)》、《千年之虹》等,甚至现在的流行歌曲譬如《千里之外》、《寒江雪》、《青花瓷》等填入具有诗词韵律感的歌词。

古风填词歌曲的歌词,不仅在写作中融合了古代诗歌格律和现代汉语词汇,而且其内容背景又多涉猎于古代故事、传说或历史典故的衍生。譬如使用《青花瓷》曲调填词的《相思局》:“雨打屋檐敲石栏棋盘为谁展?黑白交错的颜色谁点一笔染。杯光酒醉微醺时轻轻摇折扇,低眉间吟着一首声声慢。”这首歌曲的创作起源于一个同人作品(斜线小说①斜线小说:Slash Fan Fiction。)创作活动,这个活动由一部分电影粉丝发起,创作题材取自电影《大国手》。词作背景是以电影中讲述的“当湖十局”,即我国清代围棋国手范西屏、施襄夏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在浙江当湖对弈十盘围棋的故事为原型所创作的。

(2)古风原创歌曲

古风原创歌曲,是古风歌曲演唱者不再满足使用已有曲调,转而开始自行创作的结果。鉴于前文中 已详述古风歌曲歌词存在的统一风格特征,本节着重对其音乐部分的描述。

古风原创歌曲的作曲者多选用笛子、二胡、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音色作为采样音源,然后借助Fruits Loop Studio、Adobe Audition等编曲、录音、混音软件为平台,通过自身音乐素养及对民族风格的感知探索创作。也有作曲者直接使用录制好的器乐素材进行后期制作。还有一些作曲者借鉴和取材于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曲调作为音乐主线。 譬如,有学者认为歌曲《再逢明月照九州》曲风“充满了湖南花鼓戏的音调,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韵味。”[1]

谱例1.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再逢明月照九州》 主题旋律

据《再逢明月照九州》的词作者说:“《再逢明月照九州》是为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所作。我把江浙一带的民歌都找来,听了一晚上,最后选中《月儿弯弯照九州》。我们就是从这首民歌开始,整支曲子都在呼唤这段旋律,整篇词都在应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如果将《再逢明月照九州》(谱例1)和《月儿弯弯照九州》(谱例2)的主题曲调进行对比,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歌曲《再逢明月照九州》曲调取材于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前者是将后者的曲调作为乐曲主题,并进行了改编和发展而成,而这首民歌在民间早已流传广泛,以至于《浅析古风歌曲的创作》一文将《再逢明月照九州》的旋律认定为具有“湖南花鼓戏音调”之特色。笔者认为,这一说法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见,古风原创歌曲借鉴使用传统民歌的音调也是其一大特点。

谱例2.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

2. 古风器乐曲

古风器乐曲最初的形式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受中国传统音乐影响的本国网络游戏音乐,如国产仙侠中国风类RPG游戏配乐《仙剑奇侠传》系列,《幻想三国志》系列,以及具有东方色彩的New Age音乐等。因为这些网络游戏通常会将游戏背景设置于古代,相应的配乐就必须符合场景设定,具有古代传统音乐的特色。因此音乐创作者使用民族音调音阶和民族乐器音色结合现代创作技法创作出了一些乐曲。

这些乐曲的旋律优美流畅、具有古老传统音调特点,与游戏剧情结合紧密,能够推动情节发展、触发玩家情感,因而传播广泛。更有一些作品因为网络游戏的衍生品——电视剧而被更多人熟知,例如《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等。

(1)古风器乐原创曲

古风器乐原创曲最初的雏形是古风器乐曲,但早期网络游戏音乐使用的编曲软件中民族乐器音色缺乏,已有音色的运用普遍较为生硬呆板,不利于乐曲多种情绪的表现。例如,在游戏《仙剑奇侠传(一)》的背景音乐创作过程中,由于GM音色库中并没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因此作曲者林坤信在音乐制作中借用了其它民族乐器的音色来替代本民族的音色。音乐《蝶恋》的主旋律使用了模拟中国弹拨乐器的FX4(atmosphere4)合成音色。

很多古风音乐创作者发现,计算机音源中的中国民族乐器音色不足,不得不选择将民族乐器音色采样作为计算机音乐的音源。但这些采样音源的使用有着一定局限性,因而,更多的创作者直接录制乐曲旋律进行后期制作,弥补了编曲软件音色不足的弱点。一首乐曲一般由作曲者、演奏者和后期编曲人员共同完成,形成了古风器乐原创曲以“器乐”为主、计算机编曲为辅的特色。

古风音乐创作者写作的一些器乐作品有河图的《雨碎江南》、墨明棋妙团队的《独坐幽篁》等。古风器乐原创曲概念相对宽泛,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两种以外,一些广为熟知的音乐创作人的作品也常被纳入到这一分类之中。例如,作曲家林海创作的《琵琶语》、《秋月夜》;二胡演奏家贾鹏芳的作品《宁月》;作曲家苑飞雪的《少年中国·序曲》等。

(2)古风器乐翻录曲

古风器乐翻录演奏曲又是古风器乐曲中的另一种类型。由于“80”、“90”后人群中的多数人从小学习乐器作为“特长”,无形之中为古风器乐翻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许多年轻人听到自己喜爱的旋律时能使用乐器演奏,这种自娱性质的演奏和分享使得古风器乐翻录曲应运而生。各个古风音乐原创音乐团队中都有专门的乐曲演奏部成员,他们也会相互合作,创作和录制一些作品。

古风器乐翻录曲的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前文提到的国产网络游戏配乐,还是带有中国传统音乐色彩的流行歌曲和具有东方色彩的New Age音乐,都是素材来源,因此出现了一首歌曲有多个不同乐器演奏版本的现象。这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二胡和琵琶演奏的《美丽的神话》、二胡笛子合奏的《画情》、笛筝合奏版的《刹那芳华曲》等。

二、民间文艺复兴:草根文化背景与多元审美追求

古风音乐的创作中使用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其歌词、旋律、曲风及配器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但这种“传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适应当代流行音乐趋势和审美习惯的。

“文艺”是当今网络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它的含义在流传过程中从最初的“文学和艺术”变成了一种对于文化的向往情绪和对气质、风格的形容。笔者要提及的“文艺复兴”概念同样不是指十三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的那场揭开近代欧洲历史序幕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是在古风流行音乐中体现的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情绪,我们可以将它视作一种中国式“民间文艺复兴”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当代年轻人的音乐生活并不仅仅关注身边的情感琐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和渴望同样强烈,这也是文化寻根意识在当代流行音乐中的一种体现。

为了更具体地展示古风音乐中的多元审美追求,下文将对古风音乐中每个分类都选取个例进行具体地分析。举例对象分别为古风填词歌曲《盛唐夜唱》、古风原创歌曲《如花》、古风器乐原创曲《蝶恋》和古风器乐翻录曲《胧月夜》。

(一)唐风缩影——古风填词歌曲《盛唐夜唱》解析

《盛唐夜唱》原曲为电视偶动漫霹雳布袋戏系列中的配乐《离魂》,由EDIQ(卜磊)填词,是古风歌词作者EDIQ的词作中最知名的一首歌曲。该作品曲调相对简练,使用了五声音阶,主题音调不断变化反复,结尾加入了零星的色彩性变化音,密集的节奏经过填词之后更适合说唱的演唱形式,因此歌词较为丰富长大。歌词中几乎句句都以典故相连,虽然引经据典,行文却巧妙连贯,令人读来毫无佶屈聱牙之感。这首歌曲称得上是古风歌曲在作词方面的一个经典。

《盛唐夜唱》曲调旋律活泼流动,絮絮的琵琶音色配合着词作中跃动紧密的盛唐文化意象,引领听众的心中涌动起对过往盛世的共鸣。词作中密集穿插着唐代历史文化的各种意象:酒宴上的“龙膏酒”、“葡萄酒” ,画舫上的“阳羡茶”,宴飨中的器乐“箜篌”、“丝竹”、“琵琶”、“玉笛”、“丁祭佾舞”;书画类的“画山水”、“平金针法”、“狂草”、“飞天绘”;妆饰类的“铜镜云鬓”、“罗衣”、“ 璎珞”、“胭脂”;民俗类的“画舫湖上游”、“花灯会”、“灯谜”、“烟花”;人物类的“胡姬”,“鱼玄机”,“裴旻”,“张旭”还有暗含的诗人如李白、李商隐。文字描述中场景不断转换,宛如一幅宏大的盛唐民俗画卷。词中的人物都出于盛唐时期,洒脱不凡、蔑视世俗、才气纵横。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李白的诗当时并称“三绝”,都有着极强的抒情性和音乐性。李白的绝句、七古皆可歌咏,吴道子的壁画受裴将军掷剑入云感染而作,公孙大娘舞剑时张旭观之而得以肆意挥洒。这种类型的词作中意境的广义互文是浑然的一个整体,需要对此词作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有较为充足的了解。这样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歌词能够流行,从某种角度看,是传统文化在现代仍有其发展空间的一种注释。

回顾历史,文献记载中盛唐文化的空前繁荣至今都让人觉得难以想象,自然也会勾起后人的“盛世情结”。歌曲通过选择唐代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时期作为创作背景,表达了对当时文化的向往和憧憬。从这一首作品折射出的创作观念并不局限于一个朝代,歌中描写的唐代文化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

(二)借古喻今——古风原创歌曲《如花》解析

古风原创歌曲《如花》,由河图作曲,Finale(小楼)作词,全曲为升f羽调式,采用了五声加偏音“清羽”的六声音阶。整首歌曲由“引子-主歌-副歌-尾声”的结构组成。伴奏乐器有钢琴、二胡、琵琶、古筝、笛子,并且采用了锣鼓、鞭炮等特殊音响,演唱方式加入了中国传统戏曲声腔。

《如花》的整体结构布局是中国传统民间乐曲常见的“起-承-转-合”式,使用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节奏较快,情绪变化复杂。乐曲初始的特殊音响引发听者想象,把听者带入一种古时嫁娶或状元游街的情境。钢琴奏出的单音为全曲主音(“羽”音),仿佛说书人的惊堂木拍下。故事开场,钢琴、琵琶、二胡先后进入引子部分。开头两个乐句采用上行音阶,旋律平稳,与歌词的叙事口吻相符合。第三句围绕发展,下行回到(调式中的主音)。后一句突然出现这样的六度大跳,突然下降,表现出乐曲主人公等待之久之辛酸,紧接着一串细碎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叙述乐句之后又出现一句拖长的戏腔,音调一路上扬,将旋律带入高潮。

另外,《如花》歌曲的歌词颇具叙事诗风格。采用了文白结合和诗词化用等多种写作手法,配合音乐将整首作品营造出一种“微电影”的感觉。歌词“江阔云低望几遍,云里几声雁断西风吹散多少思念”,巧妙化用了词人蒋捷的整首《虞美人》,既符合歌曲意境、不失文辞古意,又易于听者理解。文字还借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运用戏曲腔调演唱的歌词部分“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和“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写出了同一时间的异地场景。“十八年”这一量词在众多形容等待年数之多、时间之久的诗词中常常出现。“明月楼”则出自“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仍是思妇望归,又暗合前文守候之意,相互呼应。两地画面切换展现,让听者自然产生联想,极富画面感和冲击力。歌词最后:“听醒木一声收,说书人合扇说从头”仿佛电影镜头般切换,点明歌曲中全部的场景均为说书人所讲述的故事,而当下听故事的人正是讲述的对象,可谓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该词对“书生负心”这一题材进行了新的诠释。追溯历史,宋代市民音乐中常有书生得志后负心弃妻的题材,如《王魁负桂英》、《赵贞女蔡二郎》等。而Finale(小楼)在写作本词时对主题的演绎有与传统文本截然不同的倾向,宋代婚变故事谴责的矛头多指向书生,而《如花》的词作中,女性形象成为叙述的中心。这个女性形象并非封建伦理的载体,而是有独立情感的生命个体,歌词隐含了对以“如花”为代表的美丽女性形象所处悲惨境遇的同情。

《如花》的整首歌曲使用了传统的乐器、曲调、风格、文辞修饰手法。在创作手法上和歌词上,对于传统题材的使用和对题材内容新的解读,都兼有复古和创新两大特性。词作者本身是女性,她在写作过程中采用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视角,题材的选取与当前的社会现象有一定关联,词作者并非因为将场景设定在古代而完全脱离现实,而是作了一个隐喻引发听众的思考。因此本首歌词的立意和创作并非完全“复古”,更有借古喻今之意。

(三)异域风情——古风器乐翻录曲《胧月夜》解析

《胧月夜》是一首日本20年代的民谣,描写了日本长野县的美丽自然风光,词作者为高野辰之,曲作者为冈野贞一。

该作品伴奏采用了古琴、三味线等乐器,颇有和式的古典意蕴。这首乐曲在2004年曾被改编为流行歌曲版本的《胧月夜~祈り》,词作者为中岛美嘉,编曲作者为小提琴家叶加濑太郎,在日本和中国都受到了听众广泛的喜爱。

有中国演奏者用二胡代替人声演奏了这首乐曲,二胡的音色较之清冷的三味线更具有中国传统风味,其近似人声的音色将乐曲中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得以充分发挥,把原曲宁静淡泊、空旷悠远的意境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全曲采用了五声音阶,旋律进行基本以级进为主,没有大的跳进,旋律线自然、流畅,借助于舒缓带点弹性的节奏表现出和缓、静谧的月夜氛围。乐曲旋律短小精悍,具有典型的和式民谣特色。在《源氏物语》中同样也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胧月夜”,她曾经咏出和歌“朦胧春月夜,美景世无双”。这个巧合与“胧月夜”这个极富画面感的歌名一起,给听者更多浪漫想象:伴随着音乐温柔的旋律,从书中胧月夜赠源氏的折扇上那轮泥金绘制的圆月起始,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夜空、温柔的月光、宁静的田野,完成每个人心目中对于静谧月夜的自由想象。

谱例3.《胧月夜》

中国音乐与日本音乐长久以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传统音乐中的曲调风格还是乐器的使用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日本流行音乐作品都会给中国听众造成强烈的熟悉感、亲近感。这种听觉习惯上的熟悉感是一种证明,青年一代并未完全对传统文化产生陌生感。这样加入本土化的理解演绎外来作品的活动,也暗示了当前器乐原创曲相对缺乏的情况。以《胧月夜》为代表的古风翻录曲之所以能受到欢迎,表面上看是听众对异国文化的接受和喜爱,实际深层的原因还是传统的音乐听觉习惯造成的影响和潜在的文化寻根意识。

(四)创造经典——古风器乐原创曲《蝶恋》解析

《蝶恋》是我国本土网络游戏《仙剑奇侠传(一)》中的一首配乐,是中文RPG游戏《仙剑奇侠传》初代的12首主题曲之一,由林坤信作曲。

《蝶恋》曲调采用的是羽调式,既有东方特有的哀婉忧伤,又有西方小调委婉悠扬的特点,符合《仙剑奇侠传》的游戏风格与剧情需要。乐曲表达了一个爱情主题,旋律含蓄柔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整个游戏音乐的核心主题。开头两个乐句旋律平缓,仿佛游戏中人物的叙述口吻,娓娓道来。随后节奏渐缓,乐音从中音区跳进到高音区,叙述的感情更加深入,句尾停在长音上,整首乐曲抒情的风格开始体现。紧接着下一句出现了两个短暂的大跳,似语还休,感情这时达到了一个小的高潮。乐曲后半部分旋律始终在高音区围绕乐曲的第二部分发展,作曲者在曲尾用了整整两小节的自由延长音,如同乐曲主人公深情缠绵的呼唤,余音不绝。配乐在游戏中第一次出现是游戏人物彩依化蝶的情节:凄美乐章悠然奏响,佳人随风而去,为情而殒,如何不教人潸然泪下。

谱例4.《蝶恋》

作为《仙剑》系列名曲,《蝶恋》被多次重新编曲,不断用作各代的剧情音乐。网络上不少玩家也对《蝶恋》进行改编、填词并演唱,翻唱的版本有很多。《蝶恋》作品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游戏本身,成为整个游戏乃至游戏同名衍生电视剧的标志性符号。2012年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的民乐团“Most-酔”在南京参加古琴音乐会时,也特别对《蝶恋》重新编曲进行演奏,《蝶恋》的地位及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山海经》、《淮南子》、《述异记》等书籍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仙剑》系列游戏从这些古籍中引用大量故事进行再创作,在作品中衍生出了以上古神话为依托的架空异世界以及相应的故事情节。更有游戏粉丝对《仙剑》系列故事的底本进行再次创作,产生了很多同人作品,这些创作都是对神话传说的继承和创新。《蝶恋》是为游戏中出现的情节所创作的一首配乐,创作年代在1995年。因为《仙剑》系列游戏题材的来源与当时流行的港台武侠剧有关联,乐曲的创作也受到了当时连续剧配乐的影响。乐曲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创作相对传统的内容,也是我国最早一批用计算机软件对纯音乐编曲的流行音乐范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正是流行音乐兴起并且逐渐繁盛的时期,当时的创作者受到大量外来音乐以及观念的影响下仍旧坚持使用传统题材创作。可见新一代年轻人并未因为受到多样新鲜事物和观念的冲击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古风流行音乐文化反思、批评与期盼

古风音乐的兴盛,一方面说明广大民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自觉及觉醒,另一方面也是当下音乐文化的多元化要求和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一种必然。目前古风音乐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局限,笔者深思后将主要问题分述于下:

(一)古风流行音乐创作反思——作品质量的评估

一部分古风歌曲的词作过于艰涩,有些歌词一味强调韵律,语句不通、用意不明,有故弄玄虚、堆砌辞藻之嫌。歌词创作中结合的诗词、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根”,是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们韵律感强,易于吟诵,词句优美,意藏深远却又简明凝练。每一字,皆有形有音;每一词,皆有故事。千百年来,古人留存至今的或气势磅礴、或温媚动人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比比皆是。也正是由于诗词及文言文辞简意深,字字珠玑,使得不少人对于学习它有畏难情绪。

2013年新华网的一段关于高考语文的采访中,北京的一位语文教师介绍说:“今年北京地区的高考语文试卷,新增了4分的‘古文理解’试题。总体来说,考生在这个部分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平均得分只有0.6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年轻人的文言文功力在不断减弱。理解尚不能透彻,又谈何吟唱及表达的准确性呢?加之古风音乐的作曲者人数稀少,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者更少,加上创作人才的匮乏等,这些都是造成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原因。部分古风歌曲作为古风网络游戏的主题曲,题材着眼于江湖侠义,其涵义较容易被歌迷中的一部分未成年人误读,因而造成不良导向。

(二)古风流行音乐发展批评——作品传播的检视

古风流行音乐传播主要依靠网络,在网络群体中接收主体多为“80后”、“90后”,尚未被更多年龄层的人群认识,缺乏与当下对接的出口,亟待更完善的传播手段。古风音乐传播和接受方式是全盘带入式的,创作者与接受者须先把自身带入古风情境以及相应情节中才能够生成对话:大唐“天策府”所处的年代背景,是《血染长枪铸唐魂》的来源;柳永“白衣卿相”的典故,使得歌曲《白衣》中的苦涩更为真实。[2]

2013年,古风音乐的题材来源之一小说《盗墓笔记》的授权话剧取得了近千万元的票房收入,这样的商业成功使得很多人看到了粉丝经济的力量,但现有的相关产业链还并不完善,话剧的成功也并不能代表所有表演形式的前景都很乐观。同时,创作者和演唱者之中比较优秀的人员所造成的偶像效应使得一部分学生群体中的歌迷的关注点转向了表演者而非音乐本身,这对古风音乐的传播并不能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相反,因为歌迷群体的盲目崇拜行为导致一部分尚未接触古风音乐人群对古风歌曲产生误解,如此谈何接受、理解、欣赏和审美。

(三)古风流行音乐价值期盼——社会效应和市场效益的预判

由于传播方式多依靠网络,古风音乐的词曲版权不能得到保护,因为现在互联网的维权手段并不发达,近年来常有抄袭、盗用作品的纠纷出现。绝大部分古风音乐属于非功利性作品,但有少数优秀作品被一些营业性机构并未通过正规渠道授权就进行了使用。由于网络创作的匿名性,使用者也难以付给相关曲词作者相应的酬劳。同样,部分古风器乐翻录曲的演奏者在上传作品时不注明出处,也容易造成版权信息误导。古风音乐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产业链,因此抄袭盗用问题也值得重视,版权保护不容迟疑。绝大部分古风音乐属于非功利性的作品,以自娱自乐为目的,但有少数优秀作品因为流传广泛已在某些城市 KTV 提供点唱,但并未通过正规渠道授权。由于网络创作的匿名性,使用古风音乐的KTV、商场等机构也难以付给相关曲词作者相应的酬劳。

古风音乐创作者和演唱者们通过发售个人专辑、举办小型音乐会等方式来获得收益,其中的专辑一般不属于正规合法出版物。少数创作者受正规音乐发行机构之邀创作,被问及酬劳时也表示不便透露,可见古风音乐的市场运营机制尚无规范,价值估量也稍显随意。

因此,对于古风音乐版权的保护和对此类音乐产业发展的引导都很有必要,也是国家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部分。

结 语

每种音乐类型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和阻碍,在看到古风音乐自身发展局限性和相应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流行音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它所具有的的价值。

众所周知,流行音乐属于大众文化。通俗易懂是大众文化最大的特征,同时,它缺失的也正是“精英文化”中提倡的经过长久历史积淀的传统。古风音乐虽然属于流行音乐范畴,它的内容和关注点却恰巧弥补了这一缺憾:它将流行与传统巧妙地糅合,满足了听众的情感体验,也迎合了大众的社会文化需要。

古风音乐运用大量演唱、演奏、创作手法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进流行音乐,使得民族性的传统艺术可以继续流传,这一点对音乐教育过程中如何学习流行音乐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制定相应的学习管理机制,将优秀的古风流行音乐作品引入日常教学,增设相应的艺术欣赏课程,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帮助年轻人学习、交流流行音乐,引发更多年轻人对传统音乐产生兴趣。

古风音乐不仅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对流行音乐创作有一些专业上的启发:它形成的独特流行文化为人们创作流行音乐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以实践证明了,如何在流行音乐这种“舶来品”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创作,让西方流行音乐的形式更好地为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其创作理念和引发的争论都会对此后的流行音乐创作有所启示。同时,它还对繁荣音乐生态做出了贡献,丰富了当前音乐生态的多元性。

在文化方面,古风音乐借鉴西方文化,并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将西方音乐中的精华融入到本土音乐创作中,既保留了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添加了更多的流行因素。符合当前国际社会文化交流中开放、平等、同时又各具特色的要求。此外,它还促进了文化上的族群认同价值。因为民族认同感是在后天才逐渐培养而成的,尤其是与所处的民族文化氛围关系密切,只有具备了向心的元素与力量的族群才能被认可。古风音乐保留、继承、发扬的传统元素正是族群认同所必备的一些向心元素。

总之,古风音乐发展至今,因其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极富文化内涵的创作理念吸引了众多古风音乐爱好者,也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音乐上的“文艺复兴”风潮,就如近来复兴汉服礼仪,开办国学讲堂的活动一样,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正如古风歌曲作词者EDIQ(卜磊)所说:“中国很多本应该传承的都在失去,我想我可以用音乐把传统的、民族的记忆打一个烙印在听者的脑海里。”这些表述较为客观地对古风音乐创作者的意图作出了十分诗意化的表达。

愿古风音乐这样的“一声清歌”能够长久吟唱,寻回千百年前国乐的灵魂,让传统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靳莎莎. 浅析古风音乐的创作[J].艺术教育,2014(1):116-117.

[2]薛冬艳.从网络传播到现场表演——中国当代“古风音乐”观察与思考[J].音乐传播,2015(1):42-49.

[3]王爱苹.找寻歌声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风音乐谈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苏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3):142-145.

[4]高晴.那些年,我们听过的古风音乐[N].中国艺术报,2014-06-27:6.

[5]怡梦.古风:歌与梦想一起远行[N].中国艺术报,2012-03-28:6.

[6]闫雪.“网络配音圈”中的网络偶像群体化生存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7]秦伟.从日本动漫音乐中看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J].戏剧之家,2014(18):83-84.

[8]李甜.当代古风歌曲歌词的互文性研究[J].语文学刊, 2012(19):76-79.

[9]何昌梅.古风古韵唱古诗——古诗词歌曲教学有感[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1):48-49.

[10]陈君丹.当代流行歌曲对唐宋词的承继之初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5):12-14.

[11]党兆曌.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定位[D].首都师范大学,2007.

[1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3]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

[14]蔡奉伶.失位与回归:传统音乐文化话语权的丧失与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

[15]刘致畅.论中国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D].兰州大学,2013.

[16]管建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理论构想[J].中国音乐,1990(1):24-27.

[17]胡壮利.《仙剑奇侠传(一)》游戏音乐的民族特色[J].咸宁学院学报,2011(11):133-134.

[18]董超.一个单词“yeah”对应一个汉字“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7-15:6.

(责任编辑:王晓俊)

[中图分类号]J605;J616;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67(2016)01-0101-09

收稿日期:2015-12-31

作者简介:周显宝(1965— ),安徽六安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表现艺术治疗学、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