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2016-07-27梁蓉蓉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中职学生解决策略

梁蓉蓉

【摘 要】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提出问题解决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73-02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中职学校同样承担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任务。尽管中职学校没有一般高中教学的升学压力,中职学生也没有一般高中学生的心理升学压力,但中职学生面临的其他心理挑战,却比其他类型的学生更早,受到的影响更大,心理问题更多。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更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多年来,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且有逐渐严重化的趋向。中国疾病控制中心10多年前就提供了一份调研资料,其中表明: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其中中职学生、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30%左右,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问题、心理情绪的变化,以及学习上的心理适应问题。另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27日报道:经过对不少学校的调查研究,德育效果一直未尽如人意。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每周5天,另2天休息,但专门教育5天还敌不过休息2天所受到的其他影响,出现了5+2=0的教育低效现象,且这样的现象在一般学校中普遍存在。这一系列问题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敲响了警钟。概括起来,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一)外界窘境导致心理失衡。一些职校学生在就学选择时,因多种原因不得不选择职校,受社会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前途。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和其他条件好的人相比,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和焦虑感。在这样的心理状况下,学生最容易出现偏激,要么破罐破摔,走上歧途;要么顾影自怜,精神萎靡不振,自我封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没有动力,每天得过且过,甚至由过重的心理负担引发生理疾病。一些学生由于先天因素影响,生理发育欠缺不足,导致自形惭秽,心理难受,郁郁寡欢,平时不敢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出现自我心理封闭的问题。

(二)与环境区隔而导致心理素质低下。有些学生长期不适应职校的教育环境,与现实格格不入,导致心理素质低下。加之市场经济冲击,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观也影响到中职学生。而部分学校教育本身的评价手段和机制也背离基本规律,出现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把德育效果评价和升学率挂钩,和学生成绩挂钩,认为学生升学成绩等对学校创品牌影响巨大,对教师成绩,对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起着关键作用。这样,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转移,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的主要精力和奋斗指标都转移到学生的成绩上,而鲜少考虑和推动学生的其他素质发展,例如才、艺等方面。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不足、用功不够,表面重视素质教育,实际上却还停留在以往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问题者心理负担增加,学生很难找到自尊、自信,很难体会到成功与快乐。加上心理压力和成绩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出现失落感、无足轻重感等,并反过来继续影响着学习和身心发展。这样的恶性循环的环境影响,加之一些家长要求的偏颇、教育子女的方法欠缺,导致这些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三)自控力薄弱。中职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受外界影响和个人欲望的驱动,往往缺乏坚韧性、忍耐力和自制力,一些小事往往会引起较大的不良后果,例如打架、争吵,心理上常常出现人们常说的“青春叛逆期”。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叛逆以及对平等的心理渴求,出现叛逆的学生往往更希望得到社会同情,得到他人关注。为了引起他人的关顾和注意,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出乎大家意料的举动,或引起突发事件,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或破坏公物,招致社会损失。例如,一些学生平时爱将自己的意志、意见或要求等强加给同学,不惜伤害同学的身体和自尊;甚至用不顾后果的行为来掩盖心理的害怕,用违反校规行为来补偿内心的失落感。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因而缺乏自信,不愿努力,于是自我封闭,进而诱发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缺乏自我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中职学生得过且过的行为表现较为普遍,对学习的目认识模糊,信念不足,缺乏自我奋斗进取的精神,一遇到挫折,心理防线就崩溃,表现出慵懒、颓废、神经质、强迫症、焦虑、躯体化、偏执、敌对性、恐怖、抑郁等诸多的心理病况。有教师使用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研究所“中小学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对1258名职校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依心理问题发生频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学习动机不足54.05%,学习习惯不良50.72%,自卑45.71%,情绪不稳43.8%,自我中心40.86%,学习焦虑39.43%,学习能力低34.98%,多动注意障碍32.59%,社交退缩26.87%,自控困难24.88%,总体表现出奋斗精神欠缺。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简单的,而是多种因素组合共同影响的结果,特别是环境影响、家庭教育问题、社会现状制约、就业影响等。因此,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综合治理。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中等教育阶段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急速社会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确立并迅速发展,他们特别追求自我独立性的扩张,也因为面临着信息激增和社会变化,而力求适应,并通过学习兴趣增加、知识面扩展,眼界开阔,而发生整体素质的推进和发展。在这样一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给予学生特别的关注,而且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备的体系,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帮助他们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建立充分自信的自我形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以务实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真诚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理念是育人的最高境界,现代教育特别推崇人本理念,强调关心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教育目标和方式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智力发展追求的片面人才观,被身心都得到发展的全面人才观所替代。为了适应育人目标的变化和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也要跟着变化,当下的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人们突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力求从心理上、生理上、智能上和身体生理上发展学生的所有素质,这已经成为当代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本质使命。基于人本理念的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然也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全面关心教育对象。教师和班主任都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对立面转变成为学生的知心者,通过具体的服务性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解决生活上的贫困,成为学生的朋友,用实际行动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在这样的基础上,优化教育模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而不断提高教育效果,让学生在爱的氛围里成长。

(二)加强对中职学生青春期的心理教育。青春期的显著标志,是主体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中职学生的年龄正值青春期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追求急剧增强,这一阶段,内外环境和条件往往会明显地影响着他们,正确的教育、足够的正能量干预,往往能有效地促成他们健康成长。为此,中职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学校和班级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心理、性知识、婚姻恋爱等方面教育,开展各种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活动,借以丰富其精神生活,促其身心全面发展。笔者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注意青春期特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现实问题探讨、典型案例讨论、收听收看青春期教育视频资料等,诸多活动穿插进行,教育效果相当显著。心理畅通的关键在疏导,“疏导”就是疏通、调理学生的心理情绪。疏导需要顺其自然,在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和他们平等交流,在交流中输入和渗透情义理,这样就易于收到好的效果。为现代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应加大对学生心理关怀和教育投入,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三)用心关爱引导学生。要根本解决中职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班主任具备“四心”,即对问题学生要有爱心,对班级工作要有耐心,对问题解决要有信心,使用学生干部要放心。这一“四心”关爱机制,在突出人本的基础上,强化正能量,强调了心理问题解决的协调和互动,使师生处于平等、互爱、互信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困惑。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摈除训斥、辱骂、讽刺等恶劣教育行为,而代之以对学生的平等相待的真诚爱心,认真解决他们的困难,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相信学生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

(四)营造优良环境。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和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需要优美的校园环境、底蕴浓郁的历史文化、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真挚深厚的师生情谊,这些无不给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要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形成心理问题解决的合力,实现环境优化。另外,学校还应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网络群讨论、健康影视收看、外出实践调研、各类文体活动竞赛、歌唱比赛,英语演讲或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演讲赛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让他们去接触了解社会,又如节假日去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暑寒假去工厂农村调研、帮教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能给学生以心理感染,升华学生的个人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的侵袭,促使他们面对现实、努力上进,立志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益的新时代的青年。还可以成立心理社区,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体系,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网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而科学的心理知识的传播,解决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烦恼。在传播心理知识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唤起学生心灵的感应,触动潜在意识,激发自我潜能,缓解他们心中的郁闷与烦恼,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使学生迅速恢复或形成良好的心态,正确、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最终实现身心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和广大教师务必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从理念更新做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化正面教育,通过思想、心理、生理和学习方法的正面引导、综合矫正,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鹏.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8(8)

[2]文代君.中职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职教育,2010(4)

[3]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EB/OL].http://www.cnr.cn/zhuanti1/ragdqc/tpbd/200701/t20070109_504372617.html

[4]朱晓峰.职校学生心理问题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3(1)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中职学生解决策略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