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2016-07-27周莹
周莹
【摘 要】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师应基于文本,吃透文本;利用好文本,善于对文本进行更理性的把握;超越文本,以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有新发现、新感知;回归文本,体现对文本解读的更高层次。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使用文本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81-0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挖掘并利用课程资源,实现语文课程改革,是全体语文教师共同的任务。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广大语文教师往往局限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都不是有意识自觉地进行。语文课本蕴蓄的教育资源丰富,要想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已不容忽视。要利用好语文教材,教师必须对教材有个人独特的感知。
一、依托文本,“参透”文本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指出: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每篇文字,都有作者自己的思考,融进作者的思想,而且这种思考和思想,往往与作者经历和人生际遇密不可分。因此,研读语文文本时,必须“参透”作品的题旨,而不是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般地去理解课文。如苏轼的《赤壁赋》,作者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既有对壮丽河山和英雄人物的热情礼赞,也有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作者在抒发哀怨之情时,对于“人生无常”并不甘心消沉,而是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倡导的是一种达观超然、宠辱不惊的自然境界。语文教师必须将这一点“参透”,才能带动学生去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
此外,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分析文章内容、总结作品题旨时,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套路,即流于对课文内容进行重复性归纳,把渗透了作者灵性的文字变成了没有灵魂的僵化的符号。长此以往,学生不但难以领悟文章的精髓,反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那么,怎么引领学生“参透”文本办呢?笔者认为,必须引导学生理性探究主体的深层心迹。例如教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老师分析文章题旨时,往往只是作一般性解读: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具有三个前提条件——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毅力、坚强的体魄和力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帮助,即“志、力、物”三者,同时,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样解读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缺少延伸和拓展,很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针对此种情况,老师只有从王安石写游记的“过程”,探究他写游记的“心路”历程,才能让学生从王安石的内心变化中摄取更有价值的东西:王安石从一次普通的游记山活动中悟出诸多道理,是因为他能以思考的眼光观察天地万物及生活,看似游山玩水,实则在读无字书;平常人注意的往往只是直接经验,但王安石却能在游褒禅山的经验上进行辩证思考。如从游人在前洞和后洞的不同的数量分布中悟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道理;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中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的道理,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引申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结论。作者将此次游山“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提炼升华到哲理层面,领悟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深思、慎取”的观点源于对“距洞百余步”的“仆碑”上记述山名文字的辨识与解读。后人因“其文漫灭”而不加考证,想当然地称之为“华山”;王安石因为有志考辨山的得名由来,又有能力和力量对“仆碑”上记述山名文字的辨识与解读,能透过事表,从中辨别真伪,这是作者处处留心,认真、仔细考究,采取“慎取”态度之故,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则又是“深思”的结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观点水到渠成。可见,以教材信息为据的分析不同于传统的主题思想归纳式解读,这种分析对学生来说更有启发性,对语文教学更具渗透力、更具哲理性、更具活力、更加有效。
二、利用好文本,善于高屋建瓴地对语文课本进行理性的把握
高中语文新教材分为必修教本和选修本,怎样用好“必修本”,避免随意处理“选修本”,尤其是怎样充分发挥“选修本”的“选”的作用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四个拓展迁移的方法,作引玉之砖,供同行参考。
1.揣摩归纳法。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是文言文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人物形象:临危受命、智勇双全的烛之武,智勇双全的荆轲,有能言善、变善于应变的刘邦,还有一介武夫项羽的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等等。教师在完成必修课教材课文的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将触角延伸到选修课里去比较阅读。如教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明知“一去不复返”,仍然一往无前,身负重伤,仍然拼死一搏。他侠肝义胆、果敢勇决,能言善辩。但他主要还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视死如归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可以让学生读《大铁椎传》,让学生出“大铁椎”是一个身怀绝技、行踪飘忽的侠士一类的人物,他重情义、武艺高强。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把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写作文“后花园”。
2.探究法。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向课本延伸,如“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的?可以让学生课外从《重耳之亡》一文中寻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不难认识到:如果没有19年所遭受到的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的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城”。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既得到了拓展,增加了对人物形象认识的厚度,又砥砺了意志和品行,提升了人生观,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参照对比法。总结文章要旨的关键一点,就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通过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辨析和把握文章要旨的能力。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借助景物描写,表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因眼前之景而获得的暂时的喜悦,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可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对照阅读。《故都的秋》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文中的秋景描写,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两文皆缘情写景,寄情于景,而表达感情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情感表达的比照上,只有我们阅读的视角定位准确、有所取舍,才能利用好文本、挖掘出开文本更深层次的价值。
4.迁移延伸法。作者某一类的作品往往有一个基本的主旨,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如必修三中选《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以“孔孟”并称。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篇课文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为了使学生对诸子百家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课外读《孔子》和《庄子》。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孔子是善于启发和诱导的一面,他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向,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但是这是否孔子的全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在读《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圣人形象的多重性:在原则面前,他“金刚怒目”、“大义凛然地”,当仁不让,决不姑息,在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还有《庄子》里的《秋水》《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是宣扬事物的相对性,但读者却可以读到了个人见识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如《庖丁解牛》中,《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的主旨是顺应环境、回避矛盾、保全性命、养护精神的消极处世的人生态度,而我们却可以读到了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读出了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到《庄子》的其他文章,诸如《逍遥游》,等等。用两套眼光,学会从文本里阅读,再延伸到课本,很有现实意义。
三、走出文本,以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有新发现、新感知
人们对课文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对多数读者来说:读经典,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例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豪放词派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对这篇作品的理解,在意境方面,通常是在肯定其气势磅礴、境界开阔;在情感方面,往往总结为词人老而无为、壮志不得施展的惆怅,既表现词人对人生短暂的感喟和功业无成的无奈,又表现作者襟怀旷达、自解自慰的超脱和豁达。这种理解是否真正符合词人的心迹,教者就不能人云亦云。其实,深入探究还会发现,这首词抒发的是词人那鲜明的士大夫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词的上阕至下阕的前半部分以赤壁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悠久历史与壮美江山的崇敬之情,将“风流人物”定位在风云际会的三国时代,并由衷赞美了以周瑜为代表的这些当年曾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周瑜儒雅风流,少年得志,而青年时的苏东坡也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国济世之才,也渴望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他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却屡遭贬谪,早生华发,面对壮美的江河,联想少年得志的周瑜,词人由衷慨叹“人生如梦”。苏东坡面对人生失意,没有见风使舵,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在大悲哀之后能做到大大超脱、大旷达,所以,绝不能以为仅出现“人生如梦”,就片面地说这是消极的。此时苏轼已领悟到功名富贵本是一场虚幻,内心不由感到沉痛,而后豁然通达,他的心情已转化为开朗、旷达,一种意气潇洒的豪情显露了出来,词人在理想与现实矛盾时,采取的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平衡的态度,而不是自我放弃。这样,诸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定风波》)便默然而生。以不一样的视角去诠释课文,自然是另辟蹊径,对学生自然会耳目一新。
显然,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特感知,而这种感知不是把“定论”式的结论抛置一边,不是肢解教材、不是牵强附会,而是遵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规律,思他人之所未思,见他人之所未见,而是用自己对语文教材的独特思维方式去研究、挖掘、升华,从而给学生或耳目一新,或产生顿悟,或兴犹未尽等。
四、回归文本,体现对文本解读的更高层次
回归文本不是对文本简单重复,是在基于文本和超越文本的基础上的回归文本,体现对文本解读更高层次的追求。
回归文本,方法可以有:朗读课文,回味领悟;师生小结,理清思路;点拨引导,充满理性;连词成句,妙语连珠……
基于文本,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更准确的把握。利用文本,是对语文课程内涵的更合理的利用。超越文本,是对课程资源开发更深的挖掘拓展。回归文本,是对课程功能的深度完善。这样,语文课本这一蕴含丰富教育资源的沃土将会被充分开发。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