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友”慎用麻黄碱类药
2016-07-25陆基宗
陆基宗
临床真实病例
74岁的“老高友”(老年高血压) 张大伯,患有高血压病30多年,平常一直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得尚可。不久前因受寒感冒,鼻塞流鼻涕,便自己去药店购买了几种感冒药,包括两种OTC滴鼻液:滴鼻净和呋喃西林麻黄碱滴鼻液。 为贪图好得快,每天每支滴用10多次……几天后出现剧烈头痛乏力,呕吐,肢体麻木、头晕跌倒等症状。急送往医院诊治,测血压198/120毫米汞柱,被确诊高血压危象,原因是麻黄碱类药物诱发“药源性高血压”,推高血压值!张大伯十分奇怪:我每天准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多年来基本控制住血压,怎么感冒吃药、滴鼻,会得药源性高血压?
可见,张大伯是因所用的几种药物升高了血压,特别是他因关节痛而又加用的激素类药物及镇痛抗炎药物,多种因素叠加,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几种感冒药(包括滴鼻液),使血压急剧升高,终于导致了药源性“高血压危象”。
麻黄碱类药有哪些?
首先弄清哪些药物含有麻黄碱?临床上,麻黄碱类药物为常用药物,初步统计,约有200多种之多。如中药麻黄、麻黄碱片等,此外,多种药物的名称中虽无“麻黄或麻黄碱”的字样,但成分中确确实实含有麻黄碱,应予特别警惕,如泰诺、日夜百服宁、安嗽糖浆等。
如何避免药源性高血压?
1. 感冒后不可长期、大量滴用滴鼻液,否则既可易致药物性鼻炎和萎缩性胃炎,又可导致“依赖性”及其他不良反应等。
2. “老高友”应根据自己的血压水平,慎重选择感冒药以免加重高血压!轻型高血压病人或者平时血压控制得比较好,可短期服用盐酸伪麻黄碱含量较低的感冒药,但不可常用。
3.“老高友”治感冒,服用中成药,如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和清开灵口服液等,应成为高血压病人的首选药。而不含伪麻黄碱的西药有感康、快克、康必得和速效伤风胶囊等。
尽可能不服用下列药
高血压老人慎用含有麻黄碱的止咳祛痰药,如联邦止咳露(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甘草麻黄碱片、呋麻滴鼻液、滴鼻净等。
高血压老人(老高友)多年来血压高,血管硬化,脆弱严重……有的成为其生命的一个“关口”!高血压老人经不起外界因素的折腾,故应尽量避免用药过多,特别是避免多用了能升高血压的药物。 比如,联邦止咳露(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一因内含的可待因较易“成瘾”,且“成瘾”后戒断困难,二因其中的麻黄碱能升高血压,诱发危险。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甘草麻黄碱片、安嗽糖浆、复方甘草合剂等,因甘草可水解成甘草次酸,其作用都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理学上被称为“拟肾上腺素作用”,可引起血压的升高。
高血压老人服用复方甘草合剂,即使不过量,也会隐含多种危险。复方甘草合剂含有阿片,阿片有很强的中枢性止咳作用,能抑制大脑咳嗽中枢,对外界的不良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从而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口服小剂量阿片能使呼吸变慢、加深,但不影响气体交换;用量过大时,则抑制呼吸中枢(呼吸频率仅4~5次/分),隐含多种危险。高血压老人对阿片的呼吸抑制作用反应迟钝,不能进行有效地生理调节,特别是临睡前服用,夜间可因呼吸抑制而窒息,特别是对气道被浓痰堵塞的老慢支、老喘友们,更有危险,如不及时抢救,还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而昏迷,可危及生命。
呋麻滴鼻液中含有呋喃西林和麻黄碱(即麻黄素),前者用于消炎杀菌,麻黄碱能使小动脉收缩,长期滥用后可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对老年“易感人群”,药理学上有专门的“麻黄碱高血压”。滴鼻液滴到鼻腔后,部分被鼻黏膜吸收,部分会流往咽部。药物在咽部吸收后,即进入人体全身血管,使血管收缩,增加血管阻力,从而升高血压。
麻黄碱中毒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烦躁不安,震颤和痉挛,寒颤或发热、颜面潮红、出汗,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口干,及恶心呕吐、腹胀,血压上升、心悸和早搏,及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中毒时可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滴鼻净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萘甲唑啉,药理学上为“血管收缩剂”,应用于感冒鼻塞。作用原理为收缩鼻黏膜的毛细血管,减少呼吸道和鼻黏膜腺体(鼻涕)的分泌,减轻充血……最终能改善鼻通气、减少鼻涕,故用于治疗感冒流涕。 如多用常用,多余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作用于心脏等器官,如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毒,并加重“老高友”常有的心脑血管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如此血的教训不乏其例,应予警惕,还有鼻炎滴剂,也含有麻黄碱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