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当前我国应用模式下XBRL技术应用问题探析

2016-07-25丁惠萍

会计之友 2016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模式

丁惠萍

【摘 要】 在介绍XBRL技术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证券市场和财政部应用XBRL技术的模式,并分析了在该模式下XBRL格式财务报告生成阶段由于编报规则不同而存在的财务报告重复编报问题,以及在XBRL数据应用阶段存在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难获得性、不易使用性和不能共享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财政部可从制定共享程度高的XBRL分类标准出发,继续努力建设全国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来解决XBRL格式财务报告重复编报和共享问题;国家可从政策法规层面规定XBRL实施企业披露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的形式,以解决XBRL数据难获得性问题,以及从政策上对XBRL相关软件开发企业给予扶持,来解决XBRL数据易用性问题。

【关键词】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 分类标准; 实例文档; 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3-0081-04

一、XBRL技术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网络财务报告语言,是当前网络财务报告的一种新兴形式。在XBRL应用环境下,政府部门、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和监管机构,根据XBRL国际组织制定的XBRL技术架构制定出符合财务报告标准和监管标准的XBRL分类标准,企业按照分类标准对财务数据格式和内容以特定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标记,生成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实现财务数据的标准化。

这种标准化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解决了传统网络财务报告形式在数据编报和使用上的诸多问题:对于财务报告编报者而言,基于XBRL的可扩展性,以及内容和显示格式的可分性,可以实现一份报告同时满足多方的不同需求,解决了财务报告的重复编报问题;对于XBRL格式财务报告使用者,基于XBRL格式报告的计算机“可读性”,借助于相应的软件,可以实现财务报告的自动横向和纵向的比对分析,提高了数据的转换和利用效率。

二、XBRL在我国的应用模式

(一)XBRL在我国证券行业的应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证券业的主管部门,早在2002年就意识到XBRL技术的优越性,并于同年5月以该技术为标准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以此为开端,沪深证券交易所陆续将XBRL技术应用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业务中。

1.上交所XBRL技术应用

上交所在自主制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采取“由点到面,分步推进”策略,推动XBRL技术在上交所的应用:2002年上交所将XBRL技术纳入新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中;2003年底上市公司XBRL信息披露标准化报送系统投入使用;2004年完成了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报告、中报摘要、年报摘要和年报的XBRL全文披露;2005年上交所实现了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外的所有公司都采用XBRL格式报送了季报、年报全文。2007年所有上市公司都加入了标准化报送系统;自2008年上交所要求所有的沪市上市公司在披露2008年年报的同时,必须同时提交一份XBRL格式的年报全文。按照上交所2013年12月修订的XBRL实例文档编制和报送流程,上市公司报送的XBRL格式文档在自我校验和上交所检验合规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披露系统发布。当前,信息使用者可以登录上交所网站“上市公司XBRL”模块,查阅上交所展示的不多于5个公司基于不同年份XBRL格式财务数据进行同行业横向比对分析的数据。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查阅上交所展示的某一特定公司5年的纵向比对分析数据。

2.深交所XBRL技术应用

为了推动XBRL技术在深交所的应用,2003年6月,深交所成立了“XBRL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标准”项目小组,该小组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制定了深交所上市公司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分类标准。2004年6月,深交所启动了基于该标准的“XBRL应用示范”项目。2005年1月,深交所所有上市公司登录“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新版1.0”编制2004年度XBRL格式财务报告。当前,深交所上市公司通过“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按照模板进行XBRL数据的填报,平台对提交的披露数据自动进行校验并提交。信息使用者可以登录深交所“XBRL互动平台咨询系统”,查阅深交所展示的不多于5家公司基于XBRL格式数据进行的横向分析和某一具体公司的纵向分析的信息展示[1]。

3.证监会基金项目XBRL技术应用

为了实现基金信息披露的结构化和规范化,2005年上交所启动了基金信息披露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证监会的大力推动下,2007年5月由上交所信息中心在基金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全新的基金信息披露XBRL分类标准。5月下旬,证监会以标引规范的形式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XBRL标引规范(Taxonomy)》。基于该标准指引,2008年1月证监会选择7家试点基金公司开展季报试报工作。自2008年第三季度,基金公司可通过证监会基金信息披露网站报送基金季度报告XBRL文档。2009年1月,全行业可通过该网站报送基金净值日报XBRL文档。2009年7月20日,作为中国证监会子网站的基金信息披露网站正式上线,当前信息使用者登录该网站的“XBRL应用”界面,可以查阅某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近3年基金净现值表现曲线图,也可以查看不同基金、某一基金的同比和环比数据的比较信息的展示。

(二)财政部XBRL应用项目

基于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发布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本着“积极稳妥、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分步推进”的原则,从2010年到现在,以财政部为主导的会计信息化委员会一直在积极探索XBRL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2011年6月,在财政部XBRL技术试点项目中,首批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13家大型企业(包括10家同时在国内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和12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国内A股主板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共591家,成功地向财政部报送了2010年度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与此同时,财政部联合中国银监会成功地以通用分类标准为基础,发布了银行监管报表扩展分类标准,同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石油和天然气扩展分类标准。

2012年,财政部分别成立了银行业和地方大中型企业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课题组,指导参与企业XBRL技术项目的实施工作。截至2012年10月底,财政部完成了82家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包括24家上市公司)和18家银行提交的2011年度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验证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财政部和银监会同步启动了通用分类标准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的制定,并于2012年12月发布了银行业行业扩展分类标准[2]。

2013年,财政部在XBRL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制定的基础上,继续开展XBRL技术的实践应用。实施的企业包括186家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6家,地方国有大中型上市企业41家,非上市公司124家,上市保险公司5家),3家实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的大型企业以及18家(其中16家为上市公司)实施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11月底,所有实施企业通过财政部XBRL财务报告试运行系统报送了经过验证的2012年度XBRL格式财务报告[3]。

截至2014年9月底,参与财政部XBRL项目实施的14家大型企业、18家银行、5家保险公司和205家地方大中型国有企业通过财政部XBRL财务报告网络报送系统报送了经过人工校验和系统检验的2013年度XBRL格式财务报告。同年,国资委、财政部发布了《国资委财务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并选定13家中央企业进行试点工作。

在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2015年3月财政部发布了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作为行业模块,新版通用分类标准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银行业两项行业扩展标准整合到通用分类标准中。基于新的通用分类标准,按照2014年的模式曾参与2013年XBRL项目的14家大型企业、18家银行、5家保险公司以及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通过财政部的XBRL财务报送系统向财政部报送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基于新版通用分类标准,2015年财政部开始研究制定保险、证券行业分类标准的工作[4]。在2015年工作的基础上,财政部继续加强与各监管部门的合作,将推进通用分类标准在中央企业、金融机构、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应用作为2016年的工作要点之一。为了加大XBRL技术推广应用的力度,2016年财政部还将开展XBRL应用典型案例研究并集结成案例库的工作[5]。

三、我国XBRL技术应用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梳理我国近几年XBRL在我国的应用,可以总结出XBRL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模式:各报送主体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编制XBRL格式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既包括在证券市场上应用的上市公司XBRL分类标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XBRL标引规范等,也包括财政部试点企业应用的企业会计准则XBRL通用分类标准、银行业以及石油、天然气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等;各财务报告报送主体通过不同的报送系统向不同的监管者报送数据,这些经过验证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存储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和财政部的XBRL数据库中;目前,在证券市场上有基金XBRL信息披露和沪深交易所相应的XBRL展示平台,而财政部当前还没有对外提供XBRL数据分析的展示平台。

XBRL技术应用流程通常包括:XBRL格式数据的生成—验证—网络报送—存储、管理—挖掘、分析—展示,根据我国目前XBRL技术应用模式,按照各编报规则,XBRL数据在报送并存储到各应用主体的数据库之前,都是经过验证的格式良好的合规数据,在应用模式的数据存储阶段,没有显现出明显的问题。但在XBRL数据生成和分析利用阶段目前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现分别予以说明:

(一)XBRL数据生成过程中的重复编报问题

XBRL的可扩展性是该技术的主要特性之一,基于财务报告的不同需求,可以对报告内容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展。XBRL技术同时可以实现内容和显示格式的分离,对于一份经过足够扩展的分类标准编制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求使用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可扩展样式单语言)编制不同的样式单,进行不同报表内容的输出。这样一份XBRL格式财务报告就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解决了目前财务报告编制方重复编报问题。

然而,从梳理的我国当前XBRL应用模式看,无论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中,还是在财政部开展的XBRL技术应用项目中,各财务报告编制主体要按照不同的标准编制XBRL格式财务报告。同时也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参与财政部XBRL技术试点项目的实施企业中有很多是上市公司,按照财政部报送要求编报XBRL格式报告的同时,还要按照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另外编报一套XBRL格式财务报告(本文不考虑在境外上市公司报送情况)。可见,目前对于XBRL格式财务报告编制者而言,并没有从繁重的报表编制工作中解脱出来,相反,对于上市公司同时按照不同标准编制不同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其编制工作甚至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如果我国继续按照这种模式在税务和保险等更多领域应用该技术,不能实现一份XBRL格式财务报告同时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编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利于XBRL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及其优越性的发挥。

(二)XBRL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的难获得性问题

从理论上讲,基于XBRL技术编制的标准化财务报告,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计算机“可读”性,借助于相应的应用软件,不同财务报告信息需求者,可以从中识别、提取、分析、处理所需的财务数据,满足不同的分析需求。

然而,信息需求者要分析这些数据,首要的条件是要能够很容易地得到这些适宜于计算机读取的XBRL实例文档,如果没有这些文件,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即使有再成熟的应用软件,也无法达到对数据分析利用的目的。从梳理的我国当前XBRL应用模式可以看出,经过验证的格式良好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向财政部、沪深交易所和证监会报送平台提交后,数据存储在各自的数据库中。在当前我国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还没有成熟的商业运用背景下,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实现从这些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的目的。再从这些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的产生源头——各报送企业说起,对于财务信息外部使用者而言,在这些企业的官方网站很容易查阅到PDF格式的网络财务报告,但几乎查阅不到使用XBRL语言编制的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因为目前还没有哪家企业将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发布到官方网站上。虽然在XBRL技术推广应用的相关网站有一些XBRL实例文档样例供信息使用者下载使用,如证监会基金信息披露网站发布了16个实例文档样例,但与已经存储在各自数据库中的大量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比较来说,这些样例远远不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如果企业把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发布到网络上成为常态后,如何使用搜索引擎从数以千万计的实例文档中搜索到想要的数据,目前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2.XBRL数据的不易使用性问题(软件产品的开发问题)

假设不存在本文上面提到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的难获得性问题,即信息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获得XBRL财务报告实例文档。选择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读取和分析”就是信息使用者下一步要做的主要工作。也就是说,要发挥XBRL技术的最大优越性,在数据可得的情况下,市场上要有可用的相关软件产品。

XBRL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使用的软件包括分类标准编辑软件、实例文档生成软件、实例文档验证软件、实例文档展示软件、实例文档搜索软件和实例文档分析软件等众多软件工具。回顾近年来XBRL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之路,可以对我国XBRL相关软件产品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上交所在最初推动XBRL技术应用时与上海新利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相关报送软件,供上市公司免费使用。财政部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软件开发商要积极开发符合XBRL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通用分类标准要求的财务软件。在财政部组织的2011年实施通用分类标准项目时,试点企业可以使用自主选择的或者财政部提供的软件进行XBRL格式财务报表的编制。2012年是我国大部分XBRL软件首次推向市场的第一年,财政部针对实施企业报送的文档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与XBRL软件厂商联系沟通,对相关软件进行完善。2013年,约有九成地方国有大中型实施企业选择了本土公司的软件和咨询服务。同年11月,国家认监委和财政部推出了《关于开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软件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据此组织和开展XBRL软件认证工作。在随后的几年中财政部鼓励实施企业在进行XBRL财务报告编制和验证工作中使用经过国家认监委认证的软件。截至2015年11月,在XBRL中国官方网站上展示了最新的经过认证的12家企业的XBRL软件产品。这些XBRL软件产品有一个共同特性:都包含分类标准扩展、实例文档生成和校验功能[6],这些功能在近年的试点实施企业实践应用中得到了提升和验证。但其他XBRL数据应用软件如XBRL数据分析软件,虽然也有生产厂商推出了XBRL分析工具,如普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但从目前XBRL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看,这些软件的分析功能大多是从监管的角度出发,相对于不同信息需求者千差万别的分析需求,其开发的软件产品还远没有满足现在以及将来的数据分析需求。如果相关XBRL软件开发不能紧跟不断增长的XBRL格式财务数据解析的需要,这些数据的应用就会大打折扣,XBRL技术的推广应用就失去了活力。

3.XBRL格式财务数据的不能共享性问题

从梳理的我国当前XBRL应用模式看,沪深证券交易所、证监会和财政部分别有各自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报送系统、验证系统、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而且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是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编制,其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利用XBRL技术的优越性实现多部门对经济运行状况的联动监管,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分析利用,如沪深证券交易所的XBRL项目,其数据也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因为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基于不同的XBRL分类标准编制XBRL格式财务报告,而且其数据存储在各自的数据库中,数据横向或纵向的可比性还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于同时在两个证券市场投资的投资者,使用XBRL技术实现对不同市场数据的比对分析还不容易实现。考虑到XBRL技术应用的成本,如果一个国家的监管部门(从目前监管部门是XBRL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者来看)都各自建有独立的XBRL技术应用系统,不但难以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出现某些重复建设问题,无疑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实施XBRL技术项目的社会效用就会降低。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规定XBRL实施企业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的披露义务

针对目前计算机“可读”的数据源——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信息使用者不易获得的情况,无论是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还是从XBRL技术知识传播的角度,如果在现阶段沪深交易所、财政部或者证监会等官方网站上公开发布其最近3—5年接收的XBRL实例文档时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可以从政策法规的层面进行规定,要求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以及参与财政部XBRL项目的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PDF格式财务报告的同时,要同时发布一份XBRL格式财务报告实例文档,以便广大信息使用者对数据下载并分析使用。

(二)国家对XBRL软件开发企业进行扶持

针对目前我国XBRL技术应用相关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可以从已经有相关XBRL软件产品通过认证的企业中或者致力于XBRL软件开发的一些有发展前景的软件企业中选择一批优秀的代表,对这些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或者项目资助的形式鼓励这些厂商不仅从监管的角度,而且要从广大的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开发丰富多样的XBRL软件产品如XBRL分析软件、XBRL搜索软件等工具。条件成熟时,可以向社会大众开放试用版的免费软件产品。在XBRL数据可得和有丰富XBRL软件产品的情况下,XBRL数据的易用性会很大程度地得到提高。这样不仅推动了我国XBRL相关软件的发展,而且对我国XBRL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三)制定高度共享的XBRL分类标准以及国家统一会计信息平台的建设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XBRL格式财务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首先要从制定共享性程度更高的分类标准出发,改变分类标准制定多头管理的现状。在我国现阶段的XBRL实施项目中,分类标准包括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准则XBRL通用分类标准、行业XBRL分类标准以及企业根据通用分类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扩展的分类标准。那么,作为全国财政工作领导者的财政部在制定共享程度更高的分类标准时,就要充分考虑企业、行业和国家的需求,既要考虑监管部门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企业内部应用XBRL技术的需求。有了统一标准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要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在财政部的领导下我国还要继续努力建设全国统一会计信息平台,这也是我国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制定的目标之一,真正实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美好愿景[7]。利用XBRL技术,真正解决多头报送、信息失真和数出多门、口径不一的问题,真正实现数据的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 封海燕,贾博,秦翔.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XBRL财务报告应用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4(22):69-74.

[2] 财政部会计司地方大中型企业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课题组. 2012年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工作总结报告[J].财务与会计,2013(3):24-27.

[3] 财政部会计司.2013年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总结报告[EB/OL].http://kjs.mof.gov.cn/

zhengwuxinxi/diaochayanjiu/201401/t20140113_1035025.html.

[4] 会计司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EB/OL]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502/t20150210_1190855.html.

[5] 财政部会计司2016年工作要点[EB/OL].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kuaijiguanlidongtai/201601/t20160125_1657265.html.

[6] 刘梅玲,刘勤.XBRL软件的比较与选择[J].财务与会计,2015(9):43-45.

[7] 曲吉林,王江磊,牛艳芳.会计信息平台:发展历程、现状与对策[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2):84-90.

猜你喜欢

应用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应用模式设计
基于通信行业项目群管理应用模式的研究
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
连翘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初探
试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应用模式探究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应用
微课程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中的设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