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中的设计和应用

2016-04-26程小萍

科技视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设计流程应用模式微课程

程小萍

【摘 要】本文以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肝炎病毒”单元教学为例,阐述了微课程设计流程,并提出了微课程的应用模式。开展了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程;设计流程;应用模式

当前,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而“微课程”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实现这种深度融合的最好切入点。笔者以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肝炎病毒”单元教学中,设计了微课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微课程设计开发

1.1 选题

微课程以“微”为特征,在时间上表现为播放短,一般在5到8分钟内。在内容上表现为围绕着某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展开。因此,设计微课程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设计,使教学内容微型化。分解的主要步骤如下:

1.1.1 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1],分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因此为依据,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针对“肝炎病毒”单元,编制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识记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理解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应用肝炎病毒的防治原则;理解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能进行肝炎病毒的卫生宣教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情感

知识点包括理论、原理、概念等,是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基本单元,而具有相关联系的一组知识点可以集合成知识单元[2]。利用教学目标进行知识点的划分如表1。

表1 肝炎病毒内容分解表

1.1.2 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制作微课程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适合做微课程,对于较抽象、理论性强的内容不适合做微课程,比如“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重点分析讲解,靠微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标。而对于病毒的形态结构、传播途径等能用很直观的手段呈现出来,制作微课程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习效果。

1.1.3 “肝炎病毒”微课程的选题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甲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抗原组成”、“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肝炎病毒概述”等五个微课程选题。

1.2 微课程的设计流程

微课程设计流程如图1。

图1 微课程设计开发流程图

1.2.1 设计

微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采用情景教学和循序渐进的案例教学比较适合于学生。课程设计主要是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包括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活动的安排等等,以及视频的传输形式。

1.2.2 收集素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3]。为了使微课程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搜集图片、视频、案例等素材,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景。符合学生学习的特征。支撑微课程的教学目标。

1.2.3 编写脚本

脚本是按照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先后顺序,来表示出每一个知识内容的顺序的呈现方式。它是微课程作品制作的蓝图。脚本总体设计,是对微课程主界面的屏幕、脚本文字、动画、图片的呈现方式进行总体规划设计。

1.2.4 录制

微课程录制采用摄像、录屏软件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2 微课程应用

2.1 微课程应用模式构建

微课程应用模式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肝炎病毒”教学中,微课程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建构了以下微课程应用模式,如图2。

图2

课前:学生观看微课程,进行自学,通过各种渠道与老师或与同学交流互动。微课程起了“导学、助学、互学“作用。

课中:老师对学生们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组成”“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等问题不是很理解,因此再次观看微课程,随后对以上问题展开理解研讨。此时微课程起了“辅学、引学“作用。

课后:布置学生到社区开展肝炎病毒的卫生宣教,为了搞好此次活动,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微课程和其他网络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精心准备宣传版,实现了教学知识的拓展。此时微课程起了”促学、活学“的作用。

2.2 微课程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2015级1-4班学生,1、2班为实验班(共100名)开展微课程翻转教学改革,3、4班为对照班(共100名)实行传统教学。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学习基础进行评估,P值 >0.05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2015级两组学生年龄入学成绩比较

“肝炎病毒”单元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实行统一考试。阅卷后将学生成绩录入SPSS17.0,结果如表3。

表3 2015级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分析

两组学生成绩均值比较P值<0.01,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微课程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运用已越来越普遍。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能制作精美、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微课程是关键,在应用微课程中,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注重课前学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微课程的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丁丽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J].网络财富,2010(1):10-11.

[2]施岳定,张树有,项春.网络课程中的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7(5):509-511.

[3]Hein,E.G.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C).CECA.Conference,1991[Z].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设计流程应用模式微课程
连翘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初探
试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