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育龄流动人口生育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07-24孙亚坤李玉艳于传宁李亦然纪红蕾武俊青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意愿生育

周 颖 孙亚坤 李玉艳 于传宁,3 韩 颖 李亦然 赵 瑞 纪红蕾 武俊青*

1.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200237);2.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复旦大学

·调查研究·

城市育龄流动人口生育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 颖1孙亚坤2李玉艳1于传宁1,3韩 颖2李亦然1赵 瑞1纪红蕾1武俊青1*

1.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200237);2.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复旦大学

目的:了解城市育龄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2年开展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972人,其中1730人(87.7%)期望在23~28岁生育;1618人(82.0%)期望生育2个孩子,其中1600人期望儿女双全;当仅生育一个孩子时,倾向于男孩(51.2%)的比例略高于女孩(48.8%)。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越来越接近于目的地城市人口,但意愿生育数量仍高于城市人口,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偏向,应该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强性别平等教育。

育龄;流动人口;生育意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占全国总量的16.5%[1]。人口的流动是一把 “双刃剑”,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大量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指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27.3岁[2],正处于或即将处于生育的最佳年龄段,是计划生育服务的重点对象。本研究基于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现况调查数据,对育龄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当前流动人口的生育特征,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数据来自2012年开展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调查时间为2013年9~11月。所有调查的流动人口需满足:①人户分离;②年龄18~49岁的育龄流动人口;③在所选地区居住满3个月;④至少在该工作场所持续工作满1年;⑤自愿参加本研究。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是城区抽取,从北京4个旧城区抽取一个区,最终东城区成为本次调查现场;其次是工作场所的抽取,从统计的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工厂、建筑工地和娱乐场所各随机抽取4个;最后,将所选现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全部纳入本研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经过严格、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结构式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婚育史及婚育观念,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需求等。

1.2 数据管理与统计方法

将收集的调查问卷统一双编码,并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双人双遍录入,核对逻辑性错误,及时纠正。使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检验。统计方法包括CMH卡方检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34.1(16~49)岁;25~35岁人数最多(883人,44.8%),其次为35~40岁(626人,31.7%)。女性1232人(62.5%);男性740人(37.5%)。从学历分布上来看,调查对象最高学历主要为初中及以下(874人,44.3%),其次为高中/技校(595人,30.2%)、大专(256人,13.0%),本科及以上(247人,12.5%)。1380人为农村户口(70.0%),592人为城市户口(30.0%);在现居住地的居住方式中,696人与他人合租/集体宿舍(35.3%),688人与家人一起住(34.9%),588人是自己租房居住(29.8%)。

2.2 意愿生育时间

1730人期望在23~28岁生育,其中878人期望23~25岁(44.5%),852人期望在26~28岁(43.2%);期望在28岁以后110人(5.6%),20~22岁为112人(5.7%),20人(1.0%)期望在20岁以前生育。

2.3 意愿生育数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意愿生育数量与性别的调查中,采取开放性问题:如果没有政策限制,您想生多少个男孩?多少个女孩?在无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下的生育意愿视为无条件的生育意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育龄流动人口真实的生育愿望。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意愿生育孩子的平均数为2.0个,82.0%(1618人)意愿生育2个孩子,10.9%(215人)意愿生育1个孩子,意愿≥3个孩子占6.0%(118人),仅21人(1.1%)不愿意生孩子。进一步分析育龄流动人口意愿生育数量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最高学历、户口性质、来现居住地原因、现居住地居住方式者意愿生育孩子数的分布不同(P<0.05)。男性期望生育≥3个孩子的比例高于女性,农业户口的调查对象期望生育≥3个孩子的比例也高于非农户口。以意愿生育孩子数量0个为1、1个为2、2个为3、≥3个为4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逐步回归(sle=0.1,sls=0.15)进一步分析意愿生育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来现居地原因、现居地居住方式、婚姻状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男性调查对象比较,女性倾向生育多个孩子的比例较低(P=0.005);来现居地婚嫁/生育的调查对象比劳务/工作的更愿意少生孩子(P=0.023);已婚对象比未婚对象更倾向于多生孩子(P=0.061)。见表1,表2。

2.4 意愿生育孩子的性别

在生育性别偏好上,当生育1个孩子时,110人(51.2%)期望是男孩,105人(48.8%)期望是女孩;当生育两个孩子时,1600人(98.9%)期望一男一女,10人期望生2个男孩,8人期望生2个女孩;当生育≥3个孩子时,性别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男孩数等于女孩数(45人,38.1%),男孩多于女孩(41人,34.8%),男孩少于女孩(32人,27.1%)。由此可见,调查对象意愿生男孩的比例略高于生女孩的比例,当意愿生育多孩时,大部分更期望“儿女双全”。

表1 流动人口意愿生育孩子数量的单因素分析(n=1972)

表2 流动人口意愿生育孩子数量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n=1972)

3 讨论

西方人口经济学认为人口流动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三种理论:干扰理论、中断理论和适应理论[3]。外出流动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影响较大,无论是生育意愿,还是生育行为,外出流动人口都更接近于目的地城市人口[4]。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3年以上结婚者,即为晚婚。晚婚晚育使妇女生育年龄推迟,从而缩短妇女生育期,拉长了两代人的间隔,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和减缓人口增长速度。一项对浦东外来人口的调查表明,已婚妇女的理想婚龄较实际更高,而且已婚妇女的理想平均婚龄明显高于实际平均婚龄,说明流动妇女的婚姻观念有融合于城市市民的趋势,尽管这种观念的改变不能对其婚姻行为产生影响,但也许可以影响到周围和家乡的未婚妇女,从而推动农村居民婚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5]。本次调查显示,接近50%的育龄流动人口的意愿生育时间为≥26岁。

在我国当前国情及经济情况下,一对夫妇平均生育2.1个孩子,则称达到生育更替水平[6]。许静[7]对15~49岁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进行分析时显示,从整体来看,不管是否在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中国育龄妇女整体的意愿生育孩子数量均保持在1.6~1.9水平。本次调查显示,意愿生育孩子的平均数量为1.97,虽然高于1.9但仍低于生育更替水平。定性访谈过程中,大部分流动人口也反映“孩子多了养不起”,“打工是为了改善生活,见见世面”。这些均说明,目前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以“提升生活质量”为主,而不再以生育为目的,说明育龄流动人口不再是所谓的“超生游击队”,其意愿生育水平有向普通育龄群众靠拢的趋势。伍海霞等[8]对深圳市流动人口的研究也表明,农村流动人口普遍期望生育1 孩或2 孩,不要小孩和生育多孩者较少,流动人口生育数量偏好已与城镇市民不存在显著差异。

流动人口生育意愿中的性别偏向有所弱化,但仍存在。首先,由于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传统的养儿防老为主要目的生育意愿还有相当的市场;另外,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男孩相对于女孩更具有体力上的优势,这些都成为我国生育意愿中男孩性别偏好的一个主要诱因[9]。谢永飞等[10]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中存在偏好男孩现象,且意愿子女数不同,意愿性别偏好程度有所不同,多数流动人口的性别偏好是儿女双全,无性别偏好的人口比例较低。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流动人口期望儿女双全,偏向男孩的比例略高于女孩。

一般认为,生育意愿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也有生育政策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育龄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户口性质均是意愿生育年龄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来现居地原因、现居地居住方式、婚姻状况等是意愿生育数量的影响因素。由于女性主要承担生育的义务,需要为生育做更多的准备,包括生理、职业规划、心理等方面,而男性则不需要做像女性一样完备的生育准备[6],从而导致女性调查对象更倾向于晚育、少生。本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期望孩子数越多,晚育比例越低。而由于使用的是同期人口数据,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及代际间生育观念的差异。

在农民的生育需求结构中,最核心的是性别,其次才是时间和数量——早生是为了生男,多生也是为了生男[11]。人口流动后,生育意愿向现代生育意愿的转变:期望子女数减少;生育年龄有所推迟;理想子女的性别偏好有所弱化。但是仍存在男孩偏好的现象,这反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生育需求的深层结构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1] 宋艳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山东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2(6):105-110.

[2]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50-80.

[3] 杨风.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12(5):35-41.

[4] 姚从容,吴帆,李建民.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J].人口学刊,2010,(2):17-22.

[5] 靳小怡.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J].人口与经济,2005(5):53-59.

[6] 武俊青,凌建春,程建萍,等.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生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3):146-150.

[7] 许静.中国低生育水平与意愿生育水平的差距[J].人口与发展,2010,16(1):27-38.

[8] 伍海霞,等.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J].人口研究, 2006,30(1):61-68.

[9] 汤兆云,郭真真.经济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2,18(3):27-34.

[10] 谢永飞,刘衍军.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及其变迁[J].人口与经济,2007,(1):54-58.

[11] 廖静如.城市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3(6):195-200.

[责任编辑:张 璐]

A survey on fertility desire amo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reproductive age in Beijing

ZHOU Ying1, SUN Yakun2, HAN Ying2, YU Chuanning1,3, LI Yuyan1, LI Yiran1,ZHAO Rui1,JI Honglei1,WU Junqing1*

1.ShanghaiInstituteofPlannedParenthoodResearch/NPFPCKeyLaboratoryofContraceptivesandDevices,Shanghai, 200237;2.CommitteeofHealthandFamilyPlanningofDongchengDistrict;3.FudanUniversity

*Correspondingauthor:WUJunqing,wujq1688@163.com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fertility inten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t childbearing age in Beijing,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family planning for floating pop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National 12th Five-Year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 Total 1972 migrants were surveyed. 1730 (87.7%) migrants expected to have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23 to 28. 1618 (82.0%) migrants wished to have two children, and 1600 of them expected a boy and a girl. When having just one child, the proportion of boys was 51.2%,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48.8%). Multiple classific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ge, sex and the marital status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Conclusion: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amo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while the desired fertility number amo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was higher, and with the existence of gender preference. So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is phenomenon, and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education on gender equality of floating population.

Child bearing ag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Fertility desire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32B08)

2016-04-07

2016-10-12

10.3969/j.issn.1004-8189. 2016.11

*通讯作者:wujq1688@163.com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意愿生育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数说流动人口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数说流动人口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