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厘析
2016-07-22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毛浩军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毛浩军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厘析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毛浩军
摘 要: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直接融资方式,对于金融市场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客观地梳理和准确地把握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和发展现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互联网金融观。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侵蚀态势,并就商业银行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创新来提升金融服务品质、更好地迎接挑战与冲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体制改革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直接融资模式,自诞生以来,在大数据爆炸式增长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双引擎推动下,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改变着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倒逼着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从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传统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势必会被互联网金融所取代。因此,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促使传统商业银行做得更好,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1995年10月,美国亚特兰大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的开业,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诞生。SFNB日后也被人们视作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此后,互联网金融在欧洲及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渐兴起[1]。
与欧美等国的互联网金融业相比,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以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出暴涨态势,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第三种融资模式。谢平等作为我国最早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式”概念的代表,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直接融资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区别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是基于网络时代大数据平台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模式,具有信贷、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多种功能。[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新了传统金融业务类型,催生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融资、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这四项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四项技术是互联网金融得以出现与发展的技术支撑,并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GI)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约占GDP的4.4%,并预计互联网未来每年将贡献中国经济增长率的0.3~1.0个百分点。在金融领域,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对金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度将达到10%~25%[3]。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高达59924.7亿元,同比上涨391.3%。截至2015年3月底,余额宝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市场规模突破了7000亿元。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P2P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上升到2028家,相对2014年底增加了28.76%,累计成交量超过6835亿元。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成交量在2015年上半年已达3300亿元,是2014年全年的1.2倍,2015年全年成交总额预计有望超过8000亿元[4]。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在201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的精神相得益彰。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从宏观政策层面凸显了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以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意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文件。
1.2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
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覆盖面广、普惠性强,注重客户体验、交易成本低,数据资源庞大、跨界整合性强等优势,同时由于互联网和金融与生俱来的风险特质,又具有风险系数高、监管难度大等现实特点。
1.2.1覆盖面广,普惠性强
效益是任何类型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其着力点不同。传统商业银行强调规模效益,重视大企业,主要精力集中于发展“20%”的高价值客户,人员和网点相对集中。而互联网金融则更加重视剩下的“80%”的“草根”客户,将“长尾效应”模式运用得淋漓尽致。互联网金融业务伸缩性强,注重微小客户、看重积少成多,注重小利润、看重大市场。以余额宝和百度理财为例,最低认购额低至1元。互联网金融注重阶层分布的广泛性,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都具有平等的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和普惠的权利,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平等参入,这就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专业分工和准入门槛,使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便捷与全面。
1.2.2交易成本低,支付便利化
传统商业银行具有行业垄断性,业务流程相对刻板,烦琐的工作流程和固定的工作时间导致了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造成了交易成本的上升。而互联网金融正好弥补了商业银行的不足,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不需要广泛布局的物理网点和大量的工作员工,只需要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和互联网终端就能够完成,实现了金融客户足不出门的“自金融服务”。以阿里巴巴单笔信贷业务为例,最低的成本仅为2.3元,而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可能高达2000元,成本差异相去甚远。互联网金融又兼具支持便捷的特征。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原有的支付方式逐渐被让位于先进便捷的移动通讯设施和无线通讯设施。客户可以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直接交易和结算。此外,各种类型的金融业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例如小微企业可以通过网贷平台解决融资问题,结算和交易都可以在平台上快速完成。
1.2.3数据资源庞大,跨界整合性强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过度依赖,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越来越多的金融客户习惯于依赖互联网完成金融业务,这就使互联网金融储备了海量的客户群,这些客户群所进行的金融交易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数据资源,通过这些数据资源和客户浏览过的网页就可以分析客户的消费意向。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有效地收集到所需要的数据,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能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判,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目前,阿里电商、京东商城的征信基础较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5]。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互联网与金融之间、金融各个不同类型领域之间、各种不同性质的银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整合颠覆了人们原有的支付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逐步体验到高效、便捷、透明度高的金融服务。
1.2.4风险系数高,监管难度大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原有的法律法规只针对商业银行建立,而完全针对互联网金融建立的监管体制与法律体系相对缺失。加上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低,业务定位相对不清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系数,行业内的业务纠纷和违规行为也频繁出现,整个行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考验。例如:互联网金融所依托的第三方存管平台大量的资金沉淀就暴露出潜在的隐患。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都呈现出单薄的迹象,企业员工频繁跳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降低了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
2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侵蚀态势
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着便捷的网上交易平台,将业务范围快速拓展到在线支付、结算和融资等金融领域,打破了原有商业银行“一枝独秀”的金融格局,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营利能力。
2.1加速金融脱媒,影响中间业务收入
“存、贷、汇”等业务是传统商业银行的重要功能,商业银行也主要通过这些方式来营利。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则通过自己设立的金融账户体系,将投资理财、信用支付、转账汇款、小额贷款等业务在这个账户里进行整合以嫁接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形式,在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构筑了交流壁垒,导致了金融脱媒。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建立金融搜索平台,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提供交易的场域,扮演着金融信息中间人角色,冲击着商业银行的资金媒介功能。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提供操作便捷、支付费用低,且具有延迟支付功能的金融品牌来挤占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市场份额。2013年,余额宝的推出就是一个典型个例,其具有收益率比活期存款高、风险小等特点,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
2.2重视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冲击商业银行融资格局
传统商业银行习惯于将金融业务放在社会信誉高、盈利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忽视或者不太重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而随着市场存贷利率的收窄,小微企业逐步呈现出贷款收益高的特点,但传统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仍持谨慎态度,资质审查严格,贷款程序复杂,导致客户流失。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则顺势提供了贷款门槛低、发费成本少、服务范围广、资金到位快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与小微企业进行直接对接,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资质信誉好的小微企业往往只需一天时间,足不出户,在电脑面前就可以完成融资业务。以阿里小贷为例,截至2014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突破2000亿元,受益的小微企业高达80万家,而不良贷款率只稍稍过1%。
2.3掌握海量客户数据资源,动摇商业银行客户基础
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传统商业银行所起的中介作用明显减弱。任何一个在网上完成金融业务的客户,其所加载的个人信息都被互联网记录下来,并逐渐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客户资源数据库,提取与分析都变得十分便捷。久而久之,互联网金融所储备的客户信息将超过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储存量。有效地掌握客户数据信息一方面可以直接地对客户的信誉水平、还款能力和资信水平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对照客户的信息变化情况修正互联网金融机构所掌握的客户信息误差,降低金融风险。而这些数据的整合与完成,是传统商业银行所无法完成的。
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客户等业务方面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但是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在资产实力、政策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凸显。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和借鉴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优势,来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虽具有较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掌握金融市场中的绝大多数资源,拥有合法的金融牌照等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只有加快挖掘金融业务的商业附加值,架构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交易平台,才能在未来的金融市场竞争中抢占最高点。
3.1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业以方便、快捷、准入门槛低等特征吸引了中低端金融客户,分流了理财客户群体,促进了客户理财愿望的多元化。在市场利率收窄、大企业信贷利率降低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主动出击,高度重视各个社会群体的理财需求,以高质量的服务为保证,打赢这场“客户资源争夺战”。首先,更新金融产品设计理念,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金融产品设计理念的更新不是纯粹的“喜新厌旧”,而是要科学地分析客户群体的需求构成,开发几大类不同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需求。其次,在坚守商业银行工作底线的前提下,简化工作流程,加强信用评估,健全客户小额贷款的风险预警机制,重视发展中小企业的贷款。最后,转换营销理念,精心打造互联网销售平台,在嫁接互联网金融营销平台的基础上,科学利用自身的网络平台和传播工具,加大网络营销的力度,保证客户交流渠道的畅通,为客户提供及时、方便的金融服务。
3.2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大互联网金融技能培训
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终都是由人才所决定的,金融业也无法绕开这个定律。传统商业银行习惯于将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作为需求的主体。员工培训合格后,根据专业结构,分布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形成了前台大多数是经济学大类的人才,后台则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类的人才,这种单一的人才结构分布已滞后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节奏。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培养和挖掘精通跨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重视现有企业员工的职后培训,重视金融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的交叉培训,补强各自的知识短板,打造一支既熟悉金融业务知识、又懂得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一专多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金融人才队伍,永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与发展活力。
3.3注重大数据技术应用,拓宽网上银行服务范围
传统商业银行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海量的客户信息,这些数据资源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将所有客户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开放高效的数据云服务,扩大网上服务的范围与功能,以云计算架构满足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建设银行依据已有的大数据所开展的网上业务为例,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及“善融贷”、“快贷”等业务,均运用了银行自有账户体系中的大数据,这些数据为建设银行后续加大信息捕获力度,构建自身网络商业信用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3.4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互联网和金融都是高风险行业,提高预警能力,降低风险系数一直是这两大行业努力的方向。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行业,虽具有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科技优势,但其所承载的风险系数却要高的多,例如技术与市场的多变性、经营模式的动态化、网络平台的不安全化、互联网终端的不稳定化等多种操作风险。传统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风险把控体系,能够有效地鉴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金融风险。然而,在金融业和互联网业相互融合之势不可逆转的大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更应该发挥金融风险管控能力强的优势,在原有的风险预警与监考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出更适合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管控机制,从而消除客户的风险担忧心理,赢取更多的金融客户。
历史的车轮总是催赶着人们去正视现实,当今的金融业格局已变成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共存并相互竞争的发展态势。传统商业银行在被动接受挑战和冲击的前提下,必须进行自我调整,运用互联网金融的逻辑思维构建全新的商业银行网络运营体系,以全系统数据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在与互联网企业“竞合”关系中,筑造互联网金融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孙国茂.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和趋势[J].理论学刊,2015(03).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股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郭喜才.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07).
[4]姚耀军.浙江引领互联网金融发展大潮[N].浙江日报,2015-11-05(009).
[5]白钦先,等.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金融资源观视角[J].征信,2014(12).
作者简介:毛浩军(1967-),女,浙江杭州人,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金融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a)-0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