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2016-07-22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孙露卉熊梦洁

中国商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战略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孙露卉 熊梦洁



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孙露卉 熊梦洁

摘 要:本文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理论脉络,深入探究了该类型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为探讨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集群产业之间互动发展模式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以产业集群发展演变的路径为前提,详解了三种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集群模式,同时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建议,强调了国家引导在市场调节以外的重要作用,以期解决产业发展初期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战略 新兴产业 产业集群 发展

1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摈弃传统产业方式走科技创新路线的新型产业类型,国际金融危机出现以后,战略性新兴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受到世界更多国家的重视。在各国资源争夺和环境保护的迫切压力下,世界多国均开始产业结构的大范围调整,融合尖端技术和低碳经济的产业成为新兴科技产业的代表。中国在国家层面上强调了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视,表示要善于抓住世界经济调整的契机,扶持开展能耗低、技术新、供需高度对接的项目,加速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稳定中国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既包含了主导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等概念,也涵盖了产业部落、产业集群等内涵。同时它又不是这些基本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其相互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并进一步衍生出的新型产业结构。

关于战略性产业的概念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以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和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投入产出式,它强调战略性产业既要拥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又要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能够在国际竞争的浪潮中稳固自我的核心利益;另一种是以国内学者为代表的引领式,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蓬勃的生命力和政策扶持倾向,其先进的技术能够引领行业的成长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兴产业的定义也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波特认为新兴产业是那些由成本节约、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推动的,刚刚出现或者以新的形态重新呈现的产业,这项产业的出现可以产生与之前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其价值高于原有价值。国内学者对新兴产业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种视角上,一种是技术视角,另一种是劳动分工视角。基于技术视角的学者认为,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就是技术创新和高智力投入,是能够充分和集中地利用现有科技理论成果进行技术转化的典型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里属于萌芽阶段或者快速成长阶段,成长的动力较强,具备较好的产业生命延续力。基于劳动分工视角的学者认为,新兴产业催生了社会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化,重新调整了原有的产业结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主要推动力。

产业集群是指以同一类型企业为主的企业群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高度聚集的现象,应产业群落聚集的需要,相关的服务支撑行业也在此凝聚。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主要基于经济学规模报酬的理论,克鲁克曼认为相同的生产投入因不同类型产业聚集的地理分化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这部分经济效益是由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的,进而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效果。波特重点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为集群产业带来的效益。他认为,产业集群形成了一种十分便利的经济圈,大大简化了圈内企业的招募专业技术人员、分享行业资讯和满足基本社会生活需求的程序。Pim den HerTog主要强调了产业集群的互补效应,相似企业间的生产资料互补、技术互补、信息互补等,同时由于产业聚集的规模性,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抗拒风险,主导行业规则并形成行业壁垒。

综合以上观点的核心要素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复合高新技术、高风险回报的成长期动力产业聚集区,是产业集群的最高表现形式,象征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新动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一般形式的产业形成发展原理相同,都需要有利因素的诱导,在产业形成的初期需要生成动力持续推动产业的成形,在产业形成以后需要发展动力驱动产业的健康发展。但与一般产业集群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最高形式,它的基础即产业集群的基本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因此,它的生成动力即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我们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主要集中在它的发展动力上,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四点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3.1利益驱动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动力很大一部分有赖于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仅仅是空间聚集的企业对不相关的服务型企业的惠及程度较大,对具体的相关产业的有利影响还需要企业改变原来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格局,融合企业间的优势资源,共享行业信息和技术,互成战略联盟或者共生群体,既可以是横向的同层次企业间的水平共生,也可以是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垂直共生。整合企业间的资源,消除企业的资源障碍,扩大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实现集群企业间的内部一体化,对内保证了各企业的经营效益,对外扩大了集群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主导了该聚集区内战略性新兴集群产业的行业话语权。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能一直享有产业集群的红利,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空间和环境限制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规模的需求,各企业之间为争夺相对有限的资源就会自动瓦解之前资源共享的局面,恶性竞争现有资源,产业集群的增长速率受到制约。因此,利益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会由开始的“J”指数型增长逐步减缓到“S”波动调整型增长,最终达到一个上限。

3.2竞争合作机制

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迫使一大批中小企业相互团结起来共同组建产业关系网络,通过跨行业、跨区域的协作获取互补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甚至资金等,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为集群企业发挥核心优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推进了产业内部优化和结构调整。在合作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表现更为充分,合作和竞争并存并同时进行升级演化,共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产业集群的成功需要价值链上的企业在合作的同时更加精准地定位己方所需要的资源并经济地从企业外部获取。对区域的发展而言,产业集群能够带来区域范围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3.3创新驱动机制

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就是技术创新,创新机制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技术根本决定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集群演路径的首要环节,在技术有重大革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领域的转化,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集群的模式。在技术创新以外,观念和体制的创新也是创新的重要方面,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本质要求。

3.4生态平衡机制

生态平衡机制是根植于集群产业内部的一种自我协调的机体,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产业集群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的存在,原材料、资金、信息等作为最初循环的物质,劳动力和劳动者的智力投入等同于能量转化的驱动力,在由投入到产出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如资源限制、资金限制、信息传播障碍等各种因素的约束,因此,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达到类同大自然一样的生态系统平衡。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过程中,产业集群会改变直线增长的轨迹开始反馈式缓慢增长,进而达到持平状态,如果在持平状态下没有实现良好的协调和组织,会以缓慢下降的趋势走向下一个平衡状态。

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具备战略性和新兴特征的多个由产业价值链中具备资源关系的产业融合而成的特殊商业模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每个产业在集群中的功能性和重要性并不一致,这与产业初始建立的目标规划、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产业在物流网中的环节有关。有些产业处于主导地位,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其他产业产业的运营起支撑作用,而另外一些产业仅仅在整个集群中处于次要的辅助作用,并不占据核心地位,但却是依然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根据产业群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需求以及集群产业的具体类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可以分为星状、单核和多核的发展模式。

4.1星状模式

该模式是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初期的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下不存在带领相关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各个产业之间没有明确的重要程度差异,相互之间的沟通仅仅建立在物流网和价值链的产业运作上,产业集群的存在仍局限于地理意义上的聚集,资源以私有的形式分散在各个产业中,资源集中共享程度极低。在这种发展局面下,各个企业之间的战略意识共同度低,彼此之间难以达成一致的产业发展文化,且没有明确化分的清晰产业链条,相似产业的竞争关系明显,整个产业集群内部难以达成合作发展的稳定格局。但是,星状发展模式的产生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范格局形成的必经阶段,相似产业的强烈竞争会淘汰实力较弱的企业,在自发竞争的环境中逐渐奠定强势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地位。

4.2单核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在生产、组织、运营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只有一个产业,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都是一些围绕该产业展开的外围活动。要想形成这样的单一核心产业模式,首先需要根据该产业集群建立的最初目标筛选出规模相对较大、具备核心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产业来担任引领其他辅助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其他产业对主导产业的依赖性和自身的发展能力明确其他副产业依次的重要程度,充分利用政策对主导产业的扶持重点发展核心产业,并依次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单一核心产业在产业集群中具有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在政策倾向和其他产业的辅助下能够得到率先发展并逐渐奠定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在单核发展模式下,由于只有单一核心,在产业分工协作较容易达到高度的协调性,并且围绕单一核心的产业凝聚力较为集中,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单核发展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他产业高度依赖核心产业,一旦核心产业出现决策偏差和不良运行,其他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资源分散程度低导致单核模式下的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差。

4.3多核模式

与单核发展模式不同的是,多核发展模式具有多个在产业集群地位平等的产业,集群中的其他产业对这些主导产业的支持作用不再是服务和依赖,而是协作和跟随。这些主导产业均具有规模大、竞争优势强、运营管理能力强等特点,并且在发展能力水平、发展速度和政策支持上均具有同等的优势,分别处于各自产业链中的重要位置,相互之间不会产生恶性竞争和蚕食。它们均是集群资源的集散中心,对各自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导产业之间具有同等的竞争能力但却因彼此利益存在较少的交叉重叠更倾向于以合作的方式存在,一旦集群中的一个主导产业出现了问题,其他主导产业能够产生较强的替代作用,迅速填补该主导产业在其产业链中的功能,并维持产业链以及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多核产业互促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规避了单核发展模式的弊端。但是,多核模式较难控制各个主导产业之间的协同作用,难以稳定主导产业的发展速率并始终保证同等的产业地位,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5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着力于政府的作用和新兴产业集群高科技利用率的特点,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5.1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共同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在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纯依靠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引导都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赖于内部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目标,因此,其首先依据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会受市场自发调节的影响。但是,市场调节无法持续保证良性循环,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地域性特征以及产业类型会使其受到地方政策和国家政策的特殊影响,因此,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的政策干预,如何分配并合理接受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管理与国家的政策推动力不匹配。以激光企业为例,一方面,自身的资产和科技成分积累不足;另一方面,又难以主动与科研机构实现深度合作,造成该产业现阶段基本上处于融资困难、发展缓慢的病态成长时期。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其利益驱动的资源共享价值作用,政府在对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考察后针对性地进行适度的引导,协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5.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有专项课题辅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本提供应用基础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产业的特征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相对其他行业较长,从而弱化了科研成果在促进产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企业也因此容易忽视现有的理论成果对应用实践的作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一方面有赖于研究方提供详实可操作的转化步骤和程序,另一方面还需要企业与研究方无间隙地持续沟通,将研究成果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领域,使研究成果转化成为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政府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的介入可以有效避免因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双方盲目寻找供需方,以及研究价值无法体现的情况。产、学、研的一体化既可以使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得到价值体现,又可以使企业帮助学校去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特殊人才,实现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古利平,张宗益,康继军.专利与资源: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2(1).

[2]李大伟,陈金贤.基于现代企业理论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研究[J].管理评论,2013(6).

[3]景春梅.产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制度创新——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马凌.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提升、整合专业市场[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

[5]杨汉波.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融资分析经济研宄[J].经济研究,2012(5).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a)-171-04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战略
战略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