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对接模式研究
2016-07-21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曲晨晖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曲晨晖
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对接模式研究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曲晨晖
高校培养人才与职场就业过程的有效对接是现阶段高校职业教育领域非常火热的话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职场与高校教学衔接的立场出发,详细阐述了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对接模式,供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职场就业 职业技术教育 对接模式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适应职场的需求,以致出现“毕业就不了业,就业留不下来,留下来干不好”的职场现象。如何使毕业生顺应职场需求、适应职场生活,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实现与职场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具体来说,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方便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尽量缩短或消除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尽可能快地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加强高校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这些呢?
1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
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设置要结合社会、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不断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而构建与社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这是实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就业零距离对接的基础。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由之前的大专、中专院校改造而成,学科建设方面承袭了传统的学科建设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现有的专业为前提,适当调整专业课程,适度增加实训、实践或实验方面的课程;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但是,基本的教学思路没有变化或调整,仍然侧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忽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让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毕业生无法适应职场的需求,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少,企业对人才质量不满意。笔者所在的财经学院,经过总结教学经验,联系实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在构建学科体系方面,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计算机管理等热门专业,并且选择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实验,教师组织安排学生在暑假期间进入企业实习,大一开展操作实习,大二开展管理实习,大三开展毕业实习,实习完成后,总结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习单位给出的意见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改正。另外,教师积极与用人单位的管理层讨论学科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外聘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理论水平高的管理人员来共同提高学院学科的教学质量。
其次,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多鼓励和安排学生出去实习,丰富实习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学校还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校内模拟实验室,采购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从而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职场上能有一番作为。
另外,加强专业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教材。学校除了采用国家统一的高职教材之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写一些教材,还可以适当引进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国外优秀教材,及时学习到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此外,作为授课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注重搜集优秀的教学案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编,运用到教学中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色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以市场为教学导向,开设的学科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具体的案例,这也是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
2 学科与专业的申报应考虑职业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在申报学科与专业时,要考虑到职业的发展趋势,还要及时关注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职业的发展方向,随时灵活调整已经开设的专业,这一点也是实现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零距离对接的基础。
申报专业是高职院校关键工作之一,专业的申报涵盖了招生、教学、教材选择等问题,同时还与学生的就业、教师团队建设、学校的综合实力与行业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专业虽然没有好坏的区分,但是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判标准就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又一差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职业国际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国际化这一趋势。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以前,专业的设置是由政府决定的,学校没有自主权,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分配工作,因此,不必担心就业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逐渐市场化,学校要特别注意专业的申报方向,及时撤销不需要的专业,及时调整那些市场有需求,但属于政府行为的专业,如,海关管理学、财政学、税收学等;增加相关的应用性、操作性较高的课程,从而扩大学生的职业就业范围;及时整合一些市场有需求但课程传统老化的专业,确保专业的设置是与时俱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专业,国家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相关部门,如社会与人力资源保障部、教育部等已经下达了高等院校学生实行“双证制”规定,一些企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也非常在意学生是否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或者相关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考取相关证书的要求,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就业、确保企业能获得需要的人才。多年的实践证明,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找到工作的时间、岗位质量、薪资水平明显高于那些无证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相关机构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展的,培训教材也是由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学者编写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府、教育部门根据国际职场动向与我国职业发展实际所做出的决定。所以,根据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教材来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是理论教学与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的有效方式之一。
3 改进职业发展预测、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之后的现状
改善职业发展预测滞后、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现状,超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加快教材建设,努力适应我国职业门类发展、市场迅速变化的需求,是实现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零距离对接的关键。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职业种类已超过3万个,并且还在不断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发展,市场涌入一些新兴产业,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兴职业的出现,如,心理咨询师、色彩工程师等,未来还可能出现一系列我们无法预测的产业、职业。所以,现阶段,要加快建设国家级、权威性高的职业发展研究机构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机构,对职业发展趋势做出权威性的评价,组织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编写职业技术教育权威性教材大纲,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高职教材。要想实现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零距离对接,就必须实现高职专业教材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其次,高职院校要引进或者内部培养出一批理论教学经验丰富、实践经验足、理论水平高的教师。否则,再优秀的教材如果缺少水平高的教师,其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学校在招聘、培养教师时,应紧密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切忌只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而忽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经验。
4 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能力
获得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能否得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认可,一次性就业比例是否达到当年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平均水平,是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零距离对接的衡量标准。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能有效反映该校的教育成果,虽然毕业生的就业涉及到职业偏好、个人爱好、特长、能力与职业的匹配度、从学生转变为职业者的适应性等方面来看比较复杂,但是,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学生在填报志愿专业时,就已经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意向。如果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合适的职业,就说明学校在开设专业、市场职业预测、职业教育方面是有问题的。通常情况下,学校申报、开设新的专业,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人才需求趋势、就业前景预测等工作的,并且要进行生源与教学资源评估,还需要相关教育机构的审批,能有效避免或降低申报的盲目性,有效保障了改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升级,新兴产业的出现,使得市场普遍缺乏职业技术人才,一般情况下,只要专业对口,学生就会努力把握就业机会,就业是一项动态指标,但是,仍然需要用一次性的就业率来衡量高校的教学成果,并且把职业技术教育成果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进行考察。所以,高职院校要努力保证专业的开设符合市场的需求,再加上高质量的教学,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迅速得到企业、社会的认可。
高职院校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去向,构建毕业生就业反馈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毕业生保持联系,听取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理论研究,根据职业需要来完善相关的理论缺陷,确保理论与实际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5 根据学科建设与专业特点,构建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相关单位、企业之间的合作,根据本校学科建设、专业特点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校外实训基地,把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中,从而让学生有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与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学科建设、实现教学计划,从而满足企业对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时有相关的实践经验的需求,实现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零距离对接。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职场就业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完美对接。
[1]徐向平.进一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政策导向分析——基于生命历程模式理论的职业发展轨迹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4(06).
[2]黎春峰.基于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措施研究[J].亚太教育,2015(12).
[3]陈思思,李慧民.对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经验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0).
F404.1
A
2096-0298(2016)08(b)-184-02
曲晨晖(1979-),汉族,河北承德人,中学高级职称,本科,主要从事职业学校英语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