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对策
2016-07-21天津社会科学院崔丽红
天津社会科学院 崔丽红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对策
天津社会科学院崔丽红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的政策特区、资本特区、人才特区,创新人才是支撑该开发区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开发区人才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及深层原因,提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要通过完善开发区人才政策体系,建设柔性引才机制;加快引进产业高端紧缺人才,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创造成长空间;鼓励企业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构建开发区人才综合服务体系,为人才的长期发展免除“后顾之忧”等举措,加快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新人才体系,以发挥开发区人才特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开发区 创新 人才 产业技术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含光谷生物城、光谷未来科技城、光谷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电子信息产业园、光伏现代服务业园、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光谷中心城八大主要园区,是我国的政策特区、资本特区、人才特区。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长三角地区较为知名的开发区,其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创新才体系问题,并提出提升开发区创新人才体系发展对策,这对帮助开发区科学合理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全面发挥人才的创造性,提升开发区创新创业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新人才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善于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人才[1]。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目前产业发展现状看,高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都难以达到目前产业发展需求,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1科技创新型人才总量不足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其中创新人才起着突出作用,扩大人才规模、提高人才水平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类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质量要求较高,现有高端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不高。相比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尤其匮乏。
1.2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争夺激烈。从走访调研的情况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部分生产型特色产业和龙头项目对产业技能型人才、生产性服务人才需求量较大,现有人才市场存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部分企业积极开拓外省市人才市场,但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
1.3高级管理人才缺口较大
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企业对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大,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两栖”人才严重不足。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较为急迫,企业内部培养周期较长,短时间内难以满足企业旺盛的用人需求。
2 制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才体系建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1人才政策体系不健全,创新人才集聚步伐不快
从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看,现有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缺少详细的落实措施,难以对高端人才产生吸引力。虽然近年来武汉为加快产业建设,围绕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颁布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武汉市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力度还远远不够,存在政策操作主体不明确、条款不细化、不容易把握、引进人才门槛较高、优惠幅度较低等问题,极大弱化了对高层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人才集聚步伐仍需加快。
2.2企业缺乏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层次不高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聚集了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对人才培养投入资金较少。更多的小企业为减少人力成本,根本没有人才培养计划。例如,迫于生存压力以及经费紧缺等问题,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想组织、不愿组织、无力组织”人才培养,企业人才层次较低,企业自我培养人才功能丧失。
2.3人才保障体系落后,人才流失严重
若要引来金凤凰,那么要先种下梧桐树。首先,从东湖自创区发展情况看,受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影响,北上广对高端人才吸引力远远大于武汉,武汉成为创新型人才流失重灾区。其次,许多企业缺乏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发明人绩效激励不足,许多创新人才惰于研发,企业创新绩效低下。
3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新人才体系发展对策
要以打造国际性人才高地,发挥东湖高新区人才特区的引领示范作用为目标,通过政策体系、高校教育体系、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开发区人才综合服务体系以及人才引进体系建设多方面的建设,来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才体系。
3.1完善开发区人才政策体系,建设柔性引才机制
一是在现有“3551人才计划”、“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基础上,打造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才政策体系。根据当前产业需要以及未来区域发展规划,本着符合实际、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人才政策体系,对人才标准、引进培养方式及载体、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人才激励培养政策、安心安居保障政策、责任落实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让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都有章可循。并要狠抓落实,要加大监督力度,保证人才政策落地、实施,最终建成先进的人才政策体系,带动人才在开发区的聚集,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长久活力。
二是打造“柔性引才机制”。“柔性引才机制”指的是企业以使用人才为中心,不以人才归企业所有为目的,而把使用人才放在第一位,即追求“用人不养人”,保持原有人才的单位关系、工作职务,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攻关、咨询顾问等各种方式引入人才的智能,并与原有企业的资源相结合,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的方式[3]。通过在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人才提供交流与实践的平台;采用人力资本入股形式,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为人才创新提供充足的空间[4];通过这些方式将人才的使用便利化,使人才的效用最大化。
3.2加快引进产业高端紧缺人才,为企业增加创新活力
一是全方位拓宽引才渠道,创新人才招聘方式。鼓励企业将招商引资与人才招聘二者结合,积极向人才市场推介企业。二是全球揽才。要积极组织企业赴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人才招聘,重点引进产业急需的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通过提供科研基地、创业基地、扶持创业贷款资金等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来到武汉创业或工作。三是定向引进,对部分产业急需的高端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型人才进行定向引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入资金挖掘人才给予定向补贴,对于那些掌握产业核心环节和共性关键技术的高端人才,给予“一人一策”,让“小庙”引来“大和尚”。
3.3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创造成长空间
一是要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鼓励企业与地方院校共同启动基地建设、校地合作平台建设,重点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以项目合作、人员交流、“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培养人才,将这些平台打造成“走出去、引进来”多层面的平台。二是要优化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地方高校改变“强理论探究、弱实践应用”教学模式,将高校办学的目标引导到配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上来,形成专业性、应用性、时代性特色。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打造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5],提高高校课程与产业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契合度。
3.4鼓励企业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一是要重视企业内部培养。中国大量优秀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存在已经证明企业内部培养是企业成长的有效手段,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培养,注重员工能力的提高,为人才创造成长空间。二是要在现有的特色培训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提高人才培养经费投入,通过企业与高校、知名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进行高级管理型人才、创新人才、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三是要扩大现有的“光谷标准”的高级智库规模,继续在国内外实行人员招募,利用专家智库对产业急需的标准领军型、普及型、实用型人才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产业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研发、管理、操作水平。
3.5构建自创区人才综合服务体系,为人才长期发展免除“后顾之忧”
一是要改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让项目、资金、政策与人才形成“捆绑”,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二是要提升区域性人才服务中心的功能,发挥人才服务中心服务地区企业的作用,组织协调区域内中介公司,为企业筛选、输送相应的人员,提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效率。三是要高度重视引进人才的后续安置工作。对于那些带技术、带项目、带经费或是具有专长的高端人才,要做好安置工作,在住房、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帮助,让人才安心创新创业,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1]黄楠森.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01).
[2]张翔,张志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研究——以合肥市高新开发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3]聂扬飞.“柔性引才”激发活力[N].安徽日报,2010-10-2(0A02).
[4]张翔,张志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研究——以合肥市高新开发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5]张莉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问题、根源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2.
F272.92
A
2096-0298(2016)08(b)-178-02
崔丽红(196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