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角下的企业衍生机制研究综述
2016-07-2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郭普松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郭普松
河北农业大学文管学院 柏笑寒
网络视角下的企业衍生机制研究综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郭普松
河北农业大学文管学院柏笑寒
产业集群是在分工基础上,由一群在地理上邻近且相互联系的产、供、销企业,以及与之发生各种互动联系的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聚集而成的一种社会网络。本文梳理了网络视角下对企业衍生机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主要从创业衍生、分工衍生、知识溢出衍生、创新衍生等四个方面评述了集群网络内企业的衍生机制。
集群网络 创业衍生 分工衍生 知识溢出衍生 创新衍生
纵览国内外关于企业衍生的研究文献,企业衍生主要有创业衍生、分工衍生、知识溢出衍生、创新衍生等衍生机制。本文主要对集群网络内企业衍生的这四个机制研究进行评述。
1 集群网络内的创业衍生
对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之前网络一般是用来描述物体联结成的结构,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引入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种学科中。国外第一个将网络引入创业领域中进行研究的学者是伯利。国内较早将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创业研究的学者是彭华涛(2004),他认为广义的创业网络可以是新创企业和创业者个人的关系网络与消费者、中间商、供应者、研发部门、金融部门之间的信用关系、认知关系或者合作关系网络。
一些学者从网络获取资源的便利性来研究企业的创业衍生机制。创业者或创业团队通过嵌在集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网络获取创业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销售渠道等各类资源,进行创业。伯利(Birley,1985)考察了创业者与外部环境中的网络主体产生关系的范围,认为不同网络会提供给创业者不同类型的资源。Porter(2000)认为,在集群网络内部,绝大部分节点位置均被企业占据,借助于集群网络渠道,相对于非集群企业,集群企业能更加快速地把握供应商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或创立一个新企业。Hoang & Antoncic(2003)研究了创业主体行为受到社会网络影响的三个显著因素:一是社会网络行为主体之间交换与沟通的内容,即要关注可得到的无形资源,如解决方案、商业建议、精神支持和市场信息等。机构和个人之间的互动促进了这些无形资源的交流。二是支撑社会网络关系运转的信用机制。信用机制驱动着整个网络关系的运作,并使得社会资本得以产生。网络行为主体之间交换资源的交易成本,借助于信用机制大大被减少了。而且网络参与者之间交换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均得到了拓展,提高了交易的可靠性。三是社会网络的结构。不同网络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创业主体可获得资源的深度(资源持续发展的能力)、广度(范围大小)、便捷性、数量与质量等。胡建绩、陈海滨(2005)研究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浙江“块状经济”,发现了十分丰裕的无形资源、由历史形成的良好的网络结构以及由乡情、友情与亲情所衍生出的民间信用机制,大大增加了潜在创业主体的社会资本,无疑提高了创业成功的概率。创新创业过程可以被视为创业主体对知识的搜寻、利用和整合过程,包括大量隐藏性知识。故而,创业主体需要毗邻知识源,以利于集体学习和互动交流,获取隐藏性知识。占据集群网络节点位置,增加了获得隐藏性知识的便利性,有利于创业主体获取和把握机会,提高创业的绩效(Floyd and Wooldridge,1999;姚先国、温伟祥、任洲麒,2008)。梅强、赵观兵(2013)认为创业网络是创业者为了成功创业,建立以关系取向的理性选择为创业者的行为特征,以利益相关和情感基础为创业网络中节点间的纽带联结,拥有一种基于信任的资本优势的创业工具是其本质。
另一些学者从网络治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创业衍生机制。普鲁伊特(Pruitt,1981)将建立在双方履行交换关系的可信度的基础上的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作为一种网络治理机制。威廉姆森(1991)认为,创业网络整体作为一种治理结构,在控制与协调的层面上优于市场但劣于层级治理结构;在以价格作为刺激因素的调整适应层面上优于层级但劣于市场治理结构。琼斯(Jones et al.,1997)认为,创业网络作为一种治理机制,较市场—层级治理机制更具成本优势,网络结构中的违约行为可能使违约方的名誉损失并在网络结构内部遭到其他网络节点的排斥。Uzzi(1997)的研究表明,如果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任都能使网络节点采取对方预期行为的话,就会降低因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监督、谈判等成本。
2 集群网络内的分工衍生
企业组织形式在集群网络内部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级森严的科层制组织形式被具有柔性的网络组织形式所取代,即生产链条不局限在一个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内部,而是分散在网络组织中的各个成员企业中,相互配套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芮明杰和刘明宇(2006)认为,进入模块化时代,产业链从产品工艺分工阶段演进至产品功能分工阶段,不仅模块化设计成为产品设计的主流,按照产品功能分解成一个个模块,而且实现了以模块为单位的生产加工知识的集成化,即产品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和组织形式的模块化。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模块化,产业链日益网络化,随着网状产业链内知识流动(青木昌彦,2003)、人力资源流动(吴正刚,2005)、资金流动(安藤晴彦,2003)和信息流动,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就会从产业集群原有企业中衍生出提供配套创新产品和提供资金信息服务的许许多多新企业。
刘友金(2006)在研究集群式创新机制时,构建了“高速列车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在集群式创新中,功能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网络关联,而不是简单线性关联,构成了网络状产业链。创新的分工与知识分工是这种网状产业链的分工基础,而整个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知识共享是这种网状产业链的组织基础。对处于集群分工网络不同节点位置的企业来说,技术规则、服务(或产品)标准是意会性知识,是透明的,是联系的纽带。而每一个企业的专利技术、技术诀窍和所从事的专业化生产知识等则是缄默性知识,是各自的独有知识。分工条件下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演进过程的耦合就是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一般过程,也是分工演进耦合在同一地理位置空间上。在其演进耦合过程中,集群内不断衍生出新的企业,集群外企业不断入驻,使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集群规模不断扩大。
余向平(2008)研究指出,企业衍生受到集群创新网络的正面促进作用,其活跃程度与企业集群度、产业链长度以及集群的规模有关,而且在供应链视角下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企业集聚度高、产业链长、规模大的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也就越精细,衍生出的企业也就越多。
3 集群网络内的知识溢出衍生
集群内的产—供—销企业通过知识交流所达成的协同作用至关重要。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企业更加注重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选择性地与机构和其他企业结成稳定长期的互惠关系。这种互惠关系既包括纸面上的、正式的合同关系,也包括非正式的知识交流,例如在餐桌上、球队中、座谈会里频繁的面对面接触等。
知识溢出借助于高技术企业集群网络的扩散机制,集群内的用户、供应商、大学、研究机构、服务机构及竞争企业是主要的知识溢出源,由于网络联系的紧密型和广泛性,企业成员间的非正式交流、集群中雇员高度流动性、商业刺探、企业衍生、逆向工程、合作创新、专利出版物、专利或技术转让及报纸、电视、专业杂志等媒体都成为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朱秀梅,2008)。
曼塞尔·布莱克福德(2013)揭示了硅谷的起源:“是什么使得一个小企业群扩张成一个羽翼丰满的高科技园区?首先,这些坐落在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企业迅速向南扩张至旧金山半岛。这些被群山和海洋包围的公司迅速形成一张密集的公司网。各公司彼此相邻促进了它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并刺激了它们的持续发展。就像19世纪费城纺织工业区和谢菲尔德的钢铁工业区一样。酒吧、餐馆以及一些科学家与企业家可以轻松会面的社团机构,促进了公司间信息的传播。”
4 集群网络内的创新衍生
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借助于集群网络组织能得到有效地降低,而且由于企业之间通过销售合同、服务合同、战略联盟、转包等具体联系形式进行协作与社会劳动分工,产生外部范围经济效应,网络的创新能力通过集体学习得到提高(王缉慈,2001)。
中关村区域创新能力课题组(1999)分析了企业衍生和创新网络两个重要因素,认为主要是这两大因素促进了中关村高新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内的创新网络起着紧密连接周围因素和企业衍生的桥梁的作用,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常常大于各部分创新能力之和,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区域的创新能力。
朱建荣(2005)提出了创新网络形成的必备条件:一是高度聚集在特定区域内的一群高新技术企业,它们之间形成的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吸引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域内扎堆聚集,促进区域内创新创业和新企业的衍生涌现,以此推动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断扩大其规模。
刘健(2006)认为,生物性特征在创新网络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即创新网络也存在着多样性和萌芽、形成、发展、衰落等特征,与自然界生物并无两样,而这些特征通过企业衍生这个重要载体表现出来,旧企业的消亡和新企业的诞生轮番出现,而不断涌现出的新企业并不改变创新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企业衍生受到创新网络的推动,创新网络的固有特征也进一步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戴魁早(2008)研究指出,创新网络有力地推动企业衍生现象的发生,创新网络越发达,新的企业涌现出来的越多,加入网络中的企业也就越多。随着企业之间劳动分工和协作的不断深化,扩大了创新网络的规模和范围。反过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的发挥,促进了网络内企业的进一步衍生。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芮明杰,张琰.产业创新战略:基于网状产业链内知识创新平台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美]曼塞尔•布莱克福德.美国小企业史[M].刘鹰,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胡建绩,陈海滨.促进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关键“软因素”分析——以浙江“块状经济”企业衍生的经验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3).
[6]刘健.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质及其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6 (1).
[7]戴魁早.集群竞争力:创新网络演进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
[8]余向平.供应链视角下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5).
[9]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F272
A
2096-0298(2016)08(b)-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