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风险防范中实施风险导向控制的探讨
2016-07-21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魏颖
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 魏颖
国库风险防范中实施风险导向控制的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魏颖
风险导向控制从风险识别入手实现风险控制目标,在人民银行国库风险防范中实施风险导向控制有重要意义,能够解决制度建设滞后、防控重点不突出、防控意识不强等问题。本文据此提出实施风险导向控制的具体建议,包括领导层对风险导向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建立健全风险导向控制指标体系、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强化国库队伍建设等方面。
国库 风险防范 风险导向控制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系统也飞速发展,基层人民银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压力不断加大,风险防控形势也更加严峻。如何应对当前环境,不断提高国库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是基层国库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从风险导向控制角度,通过加强国库风险导向控制管理,探讨从源头上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在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调整风险监测手段等实施风险控制的途径。
1 风险导向控制的概念和特点
风险导向控制就是从风险识别入手,对部门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根据风险分类采取不同的监测方式,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风险导向控制与以往风险防控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表现如下。一是反向闭合式控制。传统风险防控次序是制度建设—操作流程—监测结果;而风险导向控制则是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监测—制度建设—风险控制校验(风险再识别和再评估)。二是突出领导控制。与常规的风险控制工作不同的是,风险导向控制更强调国库部门领导对国库业务风险的全面掌控和管理。领导不再只是风险控制的检查者,而是风险控制决策的制定、关注、评价等重要环节的参与者。三是风险导向控制是以风险假设为前提,更具有实际意义。以往的风险控制目标是以遵守国库各项规章制度为前提,合规操作,以降低风险。而风险导向控制的风险假设是以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为前提,逆向寻求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比以往的思维模式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四是风险导向控制能实现控制效果的自我校验,而不仅依靠外部的相关检查和评定。因此,从风险防控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来看,风险导向控制可以说是内部风险控制模式的一种创新。
2 实施国库风险导向控制的重要意义
(1)解决了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问题。近几年基层国库开展创新业务大都没有成熟的制度依据,国库具体操作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制度建设落后于业务开展,有时也难免会出现国库创新业务的制度盲区。因此,制度建设滞后于国库业务发展成为基层国库经常面临的问题。而开展风险导向控制管理,就能先行对创新业务开展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风险控制。尽管由于初期的风险评估不足,制定的制度仍然会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及时的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实施,可以进行及时校验,不断改善,制度对业务的约束力会逐步规范,可以说有了风险导向控制及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实施,国库各项内控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成为动态的、有效的风险控制工具。
(2)解决了风险防控过程中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在国库以往的风险控制工作中,由于不能对风险的高低进行有效识别和分类控制管理,往往同时出现风险防控管理资源浪费和对重点风险防控缺位的现象。实行风险导向控制,要求管理人员以风险识别评估为导向,根据影响国库资金风险的高低和范围,排定控制项目的优先次序,然后决定控制过程的频率和具体方法。另一方面,在基层国库日常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将过多精力放在对国库内部各业务环节的风险控制上,而忽视了国库应当对重点关注的预算资金和大笔库款支拨资金的监管,究其原因也是对风险防控的重点认识不清。风险导向控制能够始终将重大风险点作为风险防控的主要目标,及时调整重要风险点,而不是固化的风险控制项目,真正做到及时针对关键环节和重要风险点有的放矢、防错纠偏、重点控制、切合实际。
(3)提高了风险防控的主动管理意识。目前国库内部控制措施,主要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或监督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要求被动进行,并非出于国库自身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目标主动进行,往往只是采取“亡羊补牢”式的风险应对措施,或是被动接受其他部门的检查后再整改。而随着国库外部监管环境和政策业务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的风险点也随之改变,传统的被动式的风险控制管理已不能满足国库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而风险导向控制是本部门实施的,以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为目标,通过风险监测不断修正控制过程和手段,校验风险控制效果,持续实现风险控制,因此,完全是自我控制的一个过程。从控制的实施者来说,风险导向控制是自主管理而不是被动接受管理,大大提高了风险防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实施国库风险导向控制的具体建议
(1)应当强化领导层对风险导向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提高风险导向控制的权威性。一是充分重视风险导向控制的决策实施。通过领导的直接参与,向员工传递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亲自过问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提高全体员工风险控制的意识。二是科学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分析和判断是实施风险导向控制的关键。领导“一言堂”往往难以形成风险导向识别的专业判断。较为科学的做法是在领导的召集下,集合国库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必要时邀请专业人员形成专家团对国库风险进行“专家分析”,形成决策意见,开展实施。三是注重领导的亲自督促和效果分析。领导应当亲自部署风险导向控制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国库风险控制状况开展督查,亲自校验风险控制的效果,并及时开展拾遗纠偏。
(2)应当建立健全风险导向控制指标体系,做好风险导向控制的量化管理。一是建立风险识别量化指标。依据风险影响的大小、影响的范围,制定高、中、低风险指标,并赋予具体的分值。对高风险的环节和业务,适当加大防控力度和检查频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二是建立风险监测评价指标。对各项规章制度对各类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对已失效和部分失效的制度进行原因分析,以进行风险再识别和再评估。三是建立制度建设的量化指标。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新制定和修订的各项内控制度的数量和具体条目,以及制定和修订制度的原因和依据。四是建立部门内部各岗位对风险控制的效果指标。具体可以根据对各岗位的工作检查记录将风险控制效果区分为优良中差,并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评挂钩。
(3)应当强化合规操作的执行力,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一是要建立部门内部风险管理的考评机制。成立由分管行长为执行负责人的考评小组,定期对国库部门的内控机制进行综合考评,其中包括对部门负责人的领导效率的考评和对部门员工的内控执行的考评。二是加大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执行制度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以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正向激励,鼓励合理化建议及业务创新。在风险导向控制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也应当对合理、有效、创新开展风险控制的办法详细记录,对应到岗、落实到人,实施正向激励和奖励,让更多的业务人员直接参与风险控制的主动修正和校验,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4)应当加强全员培训,强化国库队伍建设。一是要求国库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以风险导向控制为手段,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控的意识。二是开展国库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国库业务人员能够熟悉和掌握国库业务发展趋势、财税改革的方向、国库风险防控的重点和防控方法,提高对风险识别判断的准确性和采取的防控措施的针对性。三是强化团队意识,提高国库整体防控水平。通过业务培训,使国库业务人员能够一专多能。不仅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作,也能对其他岗位工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进行正确判断。在严格自律的同时鼓励各岗位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筑成共同的防线,提高国库整体的防控水平。
[1]冯刚.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3.
[2]信金花.对国库资金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设的探讨[J].金融会计,2012(04).
[3]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朱华明.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国库风险管理实践与思考[J].浙江金融,2012(10).
[4]段小玲.新形势下国库资金风险控制探析[J].金融与经济,2013 (02).
F832
A
2096-0298(2016)08(b)-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