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中印关系发展的新机遇

2016-07-21外交学院杨立伟

中国商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南亚印度洋一带

外交学院 杨立伟

“一带一路”:中印关系发展的新机遇

外交学院杨立伟

在现有的合作机制下,中印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战略互信不足、经济安全担忧、边界纠纷等问题仍然影响着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推进中印关系的发展需要新的合作机制加以补充。“一带一路”旨在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能为发展两国关系提供新的契机。笔者通过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对两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印度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原因,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中印合作的五个对策。

“一带一路” 中国 印度 中印合作

目前,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两大新兴经济体,两个总人口26亿之多的大国携手合作无疑有助于两国摆脱束缚,释放经济活力,在后危机时代带动世界发展。中印建交60多年来,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金砖国家组织”、“上合组织”、G20等多边框架下,中印关系取得了很大发展:成功地实现了冷战、印度核试验危机、边界争端三个方面的超越;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国;双边互信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两国间贸易逆差和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边界冲突、西藏问题等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两国在印度洋战略上还存在利益之争;美国“联印制华”意图日渐明显;良好的中巴关系也令印度一直耿耿于怀。从以上可以看出,现有的合作机制不足以推动中印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印关系发展需要新的合作机制加以补充。而“一带一路”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一带一路”提出后,很多国家表示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印度地处“一带一路”的交汇处,其态度显得多有保留。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合作利益分析;第二,印度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分析;第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印合作对策分析。

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利益分析

1.1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可以利用印度在能源、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缓解能源消耗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约束;可以将钢铁、水泥等领域庞大的过剩产能与印度严重供给不足的基础设施实现供需对接,部分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可借助印度广大的消费市场和上升的消费能力扩大中国出口工业品的市场空间,缓解“两反一保”措施造成的中国出口下降;“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能够与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接,有助于西藏地区开展边境贸易,部分改善中国内部发展的地区二元现象。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其GDP在2012年之后一直稳步增长,世行预测其GDP增长率在2017年将达到8%。但是,印度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短板。

首先,中印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空间巨大。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铁路建设虽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亟须更新和改造,其他方面更是与中国有较大差距。印度公路总里程达469万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公路网[1]。但是单条公路里程有限,缺乏公路链接。印度可以借助中国在兴建机场、路桥、电站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庞大的外汇储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进入印度。

其次,中印投资合作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2,311,986万美元,对亚洲直接投资流量为8,498,803万美元。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流量仅为31718万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的0.258%,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比重为0.907%。相比于印度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地缘优势,这一现象显得尤为奇特。印度可以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鼓励中国企业来印投资建厂,带动本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效缓解印度就业压力。

最后,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自2006年以来不断扩大。2006年顺差额为43亿美元,2014年扩大至378.5亿美元。印度应抓住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在软件、信息、制药和生物制药等优势领域扩大对华出口,扭转当前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1.2有利于促进两国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作为整体经济实力占南亚地区80%以上的头号大国,印度踞于整个区域中心,且与其接壤的其他邻国相互之间都不接壤。这些因素决定了其在南亚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而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许多南亚国家的政府都是亲印派,以及莫迪总理采取的邻国优先的政策都影响着其他南亚国家的政策走向。

印度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这个多边框架下,寻求双方利益契合点,开展经贸合作,缓和印巴关系。印度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陆路交通线及能源管道运输线,建设打通通往中亚、俄罗斯及西亚的陆上交通线,促进本国经贸的发展,改善自身的能源安全状况[2]。

“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南亚国家开展合作关系。同时,印度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在南亚的影响力,为其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1.3有利于建设海洋强国

印度洋对中印两国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将近60%的石油、50%的天然气进口和近半的货物贸易都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通道。而印度也在着力打造印度主导的“印度洋海上防务链条”,力图执印度洋之牛耳。

在“一路”上,海盗问题尤为严峻。印度洋航道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旨在打造中国和沿线国家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中印双方在维护海洋通道安全方面的合作,实现两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2 印度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因素分析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及印度三个南亚国家过程中,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对“一带一路”积极响应,而印度显得较为保守。印度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2.1印度不甘为“二等角色”,追求战略自主

大半个世纪以来,印度一直坚持不结盟外交,追求战略自主。不甘为“二等角色”的大国梦想使其不会轻易地选择完全依从别国和被任何国家所左右。在2011年~2012年,美国对伊朗实行能源制裁期间,印度并没有配合美国在石油领域制裁伊朗。印度对强大的美国尚且如此,那么如今,印度对中国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了。

2.2经济安全担忧导致“战略犹豫”

在中印贸易方面,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到2014年,贸易额已增至705.9亿美元。贸易差额自2006年以来也在不断扩大。以双边贸易差额和双边贸易总额的比值来计算双边贸易失衡程度,2014年贸易失衡程度高达0.54,较2006年的0.17上升了两倍还多。

印度对中印贸易不平衡的态度体现在处理中印自贸区的发展问题上。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提出建立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7年,中印自由贸易区完成联合研究。但时至今日,中印自由贸易区一直未见结果。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会加深区域经济合作,印度惧怕会对自身的经济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3地缘政治的担忧

1983年英迪拉·甘地提出了“印度版门罗主义”的“英迪拉主义”,表明印度不允许域外大国任意干涉南亚内部事务。中国与巴基斯坦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瓜达尔港,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修建港口,并且中尼协商将拉日铁路延伸至尼泊尔,印度对中国此类行为充满忧虑。“一带一路”的建设无疑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合作,这对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印度所不愿看到的。

2.4对印度洋安全的担忧

独立后的印度非常重视印度洋的作用,潘尼迦指出印度的生命线集中在印度洋,印度的发展依赖于印度洋享有的长期自由。但是,印度洋对于中国的海上贸易也十分重要。中国与非洲,欧洲和中东的贸易多大都要经过印度洋。着眼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有必要加强与印度洋国家的海上合作。“印度洋是印度的后院”,这种思想使其本能地排斥中国和印度洋国家的合作,印度也曾试图阻挠中国与斯里兰卡、孟加拉和马尔代夫的港口建设。

2.5历史遗留的“信任赤字”问题

边界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印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一方面,1962年边界战争失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印度对中国的威胁认知,印度国内对中国的仇视情绪从未消失;另一方面,对于西藏和新疆地区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印度对此深感忧虑。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政府一面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又支持西藏民族分裂势力,容留达赖流亡政府在印从事分裂活动。

3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印合作对策分析

3.1实现“一带一路”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

印度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为争夺地区影响力而发起的。大国梦想和追求“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使得印度另起炉灶。推出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季风计划”、“香料之路”等计划,对此,中国可以积极寻求“一带一路”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

首先,印度政府于2014年6月形成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3]。该计划主要涉及安全和文化方面,中印之间的历史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潜力。中国可以主动与印度探讨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合作项目。

其次,“季风工程”以印度为主力,推进环印度洋地区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海洋资源,促进经贸往来等。与“季风工程”同时推出的还有“香料之路”。虽然这些计划的内容和构想并不完善,但是中印双方可以充分沟通,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寻求利益契合点,进行合作。

最后,《愿景与行动》指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印度表示愿意同中国就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展合作。该走廊的建设可以改善边境口岸的出入便利化设施,简化车辆、物资和人员的过境手续,促进货物和人员的贸易往来。该走廊能够通过四国延伸带动南亚、东南亚、东亚三大经济板块联合发展。

3.2与南亚国家建立多边主义的非正式磋商机制

印度对“一带一路”不太积极的原因主要来自对印度洋战略安全方面的担忧。“印度来日的伟大,在于海洋”的信念已经深深植根于印度安全战略中,对中国“试图染指”印度洋的行为十分敏感。虽然印度洋对于中国的经济安全固然重要,但西太平洋才是中国在战略上的主要关注点。中国在坚决维护自己在印度洋上的经济安全利益的前提下,没有必要挑战印度在印度洋的优越感。

二战结束后,多边磋商机制起到的释疑效果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可。在考虑到印度对印度洋和南亚的情有独钟,以及中国目前尚未加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南亚国家开展多边的对话,加强与印度的对话沟通。而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中国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合作,通过多边对话给予印度一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3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谨慎的外交行为的“外溢效应”,发展政治与战略互信

战略互信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中印合作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是因为中印边界冲突和西藏问题等历史遗留的“信任赤字”;另一方面则是面对中国崛起,印度对中国戒备和防范的心里在作祟。另外,“981事件”使得“中国威胁论”在亚太更有市场。中国在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也要谨言慎行,防止负面的“外溢效应”。中国应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和印度政策沟通,倡导共同安全观念,发展政治与战略互信。

3.4淡化“一带一路”的政治色彩,强化其经济内涵

“一带一路”被许多海外媒体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此种类比称呼会使得包括印度在内的沿途沿岸国家对“一带一路”产生更多的戒心和排斥。中国应该充分挖掘“一带一路”的经济内涵,淡化“一带一路”的政治性。

首先,目前中印之间贸易结构失衡。2014年,中印货物贸易突破700亿美元,但是印度对华贸易赤字扩大到378.5亿美元[4]。印度可吸引投资以弥补对华贸易失衡。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外国资本在印投资。印度准备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计划里投资1万亿美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内容,可以和印度的两个五年计划实现对接。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丰富的对外承包工程的经验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都可以帮助印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现贸易投资动态平衡。

其次,印度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发挥其优势,在信息技术、保险、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大对中国的投资,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印度的软件行业具有研发优势,但缺乏制造业支撑;而中国相对于印度,第二产业具有优势,二者产业可以进行融合,实现要素的最佳配置。

3.5积极推行公共外交,发挥非国家行为主体的作用

中印之间存在的历史恩怨纠葛,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彻底解决的。而且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使得问题愈加复杂。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可以利用其开启中印关系治理的新模式。

首先,推进中印公共外交,尤其要发挥媒体外交的作用。中国媒体可以向印度媒体解释中国的一些内政外交政策,增加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的客观性,有效减少印度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其次,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双方应加强和扩展双边教育、科技、文化、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如加强双方将在电影、广播和电视领域加强交流合作等。继续推进“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加强双方文化交流。

[1]对外投资合作指南-印度(2014版)[EB/OL].http://fec. mofcom.gov.cn/gbzn/upload/yindu.pdf,2015-11-21.

[2]刘祖明,冯怀信.“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两国“认同”利益的建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04).

[3]Parth Shastri,Paul John.Mausam to link 10 Gujarat sites to Indian Ocean World[EB/OL].Http://www.unesco. org/new/fileadmin /MULTIMEDLA/FIELD/New_ Delhi/images/timesofindia_35.pdf,2014-07-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4年12月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美元值)[EB/OL].http://www.customs.gov. cn/publish/portal0/tab49666/info729723.htm,2015-01-13.

F752

A

2096-0298(2016)08(b)-091-03

猜你喜欢

南亚印度洋一带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南亚》教学设计
尼泊尔是西藏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走向南亚的重要选项
去印度洋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度洋上接“嫦娥”回家:远望3号船精确测控探月三期试验返回器顺利再入返回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