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2016-07-19翟江波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优良率关节镜胫骨

翟江波



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翟江波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在老年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chatzberⅠ~Ⅳ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复位术,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优良率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与观察者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15.21vs16.05(P=0.121),术后6月、12月随访时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3.82vs21.67(P=0.021),26.17vs23.05(P=0.006);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P=0.029。结论对老年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有助于术后回复,疗效较为肯定。

【关键词】关节镜内固定胫骨骨折

胫骨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外伤疾病,属于关节内骨折,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移位或压缩,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对患者关节功能造成极大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固定已经成为骨外伤的主要治疗方式,对胫骨骨折患者而言,其治疗目的是使骨折部位达到或接近解剖学复位及恢复膝关节功能,尽量减少关节僵硬、关节炎的治疗后遗症发生[1]。老年胫骨骨折患者因为高年龄、代谢差、免疫力低下等因素,骨折后往往预后不理想,选择正确、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能会对患者术后恢复有一定影响[1]。本研究对35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复位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5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55~68岁,平均年龄62±6.3岁。致伤原因:内侧韧带撕裂伤8例,运动伤12例,车祸伤25例,高空坠落伤12例,其他15例。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4小时~7天。Schatzber分型:Ⅰ型12例,Ⅱ型18例,Ⅲ型28例,Ⅳ型14例。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CT等影像学进行诊断。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年龄在55岁~70岁之间,患者无休克等危急重症;②患者均为首次胫骨骨折,未伴其他部位骨折,无其他骨折史,均需内固定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症;③患者无恶性肿瘤,无严重心、肝、肾、肺等全身性疾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目的、过程和意义,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Schatzber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膝关节适度弯曲、取俯卧位,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S型或L型切口,医师在直视下修复与复位,首先探查胫骨骨折移位方向、骨折范围,以及关节面下塌位置、程度、与周围组织关系等,Ⅰ型在复位后予以空心钉固定,Ⅱ~Ⅳ型予以胫骨骨折平台下开窗,复位、自体植入,予以支撑钢板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复位术:患者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首先应将腔内积血冲洗干净,关节镜置入后检查、评估胫骨骨折移位方向和范围,半月板、韧带损伤情况,关节面塌陷程度和部位等。Ⅰ型可予以手法复位,关节镜下显示关节面平面整齐后以空心钉固定。Ⅱ~Ⅳ型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在骨折平台下开窗,关节镜显示平面整齐后通过自体骨植入及复位,空心钉加压或钢板固定,全程在关节镜监视下完成。两组患者手术均由高年资医师为主刀完成,术后予以加压包扎,局部可以冰敷,在引流管拔出后、医师指导下适当活动下肢,以“早锻炼、晚负重”原则进行恢复训练。术后8周左右可拄拐行走,逐步加强负重,随访。

1.3评价指标①术后随访3~12月,在3月、6月、12月时间点采用Rasmussen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2],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疼痛感觉、膝关节屈伸活动、不负重走动能力、膝关节稳定性等6个方面,总分为30分,得分≥27分可以认为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得分20~26分可以认为膝关节功能恢复,为良;得分10~19分可以认为膝关节功能恢复,为可;得分<10分可以认为膝关节功能恢复,为差。②比较患者恢复优良率。

2.结果

2.1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术后3月、6月、12月分别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在3月时两组患者评分无差异,P=0.121,但是在随访6月、12月时观察组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2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照组患者恢复优9例,良13例,优良率为59.5%,观察组患者恢复优11例,良18例,优良率为82.9%。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9。见表2。

表2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例(%)]

3.讨论

胫骨骨折多由于膝关节在屈位、半屈位时受到内外翻或垂直作用力,导致股骨髁撞击胫骨平台后位所引起,包括胫骨平台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由于容易合并半月板损伤及韧带撕裂,所以患者膝关节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3]。对于高龄人群而言,由于运动器官功能衰退,骨质疏松,加之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导致胫骨骨折,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4]。尽早对患者骨折处进行解剖学复位,合理进行后期恢复锻炼是预后的关键措施[5]。采用生物学固定,已经成为胫骨骨折解剖学复位的首要手段,内固定复位术已经成熟地应用于临床。因为胫骨骨折部位多存在交叉韧带和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在关节腔内充斥大量游离体,在手术复位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相应处理,而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由于切口长、软组织损伤多、需打开关节腔等制约因素,容易导致手术清理不完全,术后出现关节僵硬及粘连、炎症反应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尤其针对老年患者而言,传统切开内固定术手术难度大,在完成手术的同时也对患者有较大打击,不利于术后恢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在1985年首次由Jennings应用于胫骨骨折治疗[6],目前已经被证实有较好效果。在关节镜下行内固定术,术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视野,对骨折部位、关节内损伤一目了然,因为不需要大件手术器械,所以可以几乎完全清除关节内骨渣、软骨碎片、游离体及血凝块等,最大限度减轻对关节内滑膜组织的刺激。对老年胫骨骨折患者而言,采用此种术式可以减少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因为只需要较小切口便可操作,所以避免了软组织的大范围剥离,保持皮肤完整性,降低感染、皮肤坏死发生的可能[7]。关节镜下内固定术降低了操作难度,有利于恢复膝关节周围装置平整性、完整性,可以使膝关节功能有较好的恢复环境,防止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6月、12月经关节镜内固定术的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恢复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有助于其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行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操作难度小、复位完全,尤其有利于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Malkoc M,Korkmaz O,Ormeci T,et al.An unusual stress fracture: Bilater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stress fracture of tibia[J] .Int J Surg Case Rep,2014,5(8):500-504.

2任洪,黄波,庾明,等.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上端骨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4):380-383.

3曾润铭,吴盛荣,林少彬.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关节镜下经皮复位植骨螺钉内固定:4年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6):4812-4818.

4Schriver JG,Schriver MR,G?thgen CB.Good effect of plasmapheresis in fat embolism syndrome following bilateral fracture of tibia[J].Ugeskr Laeger,2012,174(10):653-4.

5赵景新,张英,徐丛,等.关节镜辅助下应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J].重庆医学,2011,40(35):3618-3619.

6Jennings JE.Arthroscopic manage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Arthroscopy.1985,1(3):160-8.

7吴术红,刘毅.关节镜下韧带末端缝扎固定治疗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79-78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with arthroscopic internal fixation

(ZHAIJiangbo.Departmentoforthopedics,HospitalofYellowRiverSanmenxia,Sanmenxia47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rthroscopic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Methods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tibial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ingle fracture and internal fixation.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ollow-up period knee function score and recovery rate difference.ResultsAt the 3 month follow-up,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knee function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121),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6 month and 12 month(P<0.05).The recover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29).Conclusions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patients with arthroscopic internal fixation is helpful to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Arthroscopy, internal fixation, tibia, fracture

作者简介:翟江波,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研究创伤、人工关节、关节镜方向。

作者单位: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472000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3.009

收稿日期:2016-4-21

猜你喜欢

优良率关节镜胫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