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促进河北省人才流动的路径

2016-07-18朱洪瑞霍晓姝王海燕尹成立

关键词:人才流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

朱洪瑞,霍晓姝,王海燕,尹成立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4.河北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委员会,河北 唐山 063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促进河北省人才流动的路径

朱洪瑞1,霍晓姝2,王海燕3,尹成立4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4.河北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委员会,河北 唐山 063000)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流动;路径;河北省

摘要: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人才流动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促进河北省人才合理流动的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高效的聚集人才已成为区域获得并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前所未有“国家动力”,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第三增长极。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区域相比而言,京津冀区域合作步伐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使京津冀区域内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出现人口和要素的“虹吸”现象,高层次的人才和生产要素加速流向北京市等中心城市,河北作为最大受益者,用足用活用好京津人才是关键,实现人才资源最佳配置和力量最佳凝聚恰逢其时,需要进一步解决人才流动问题。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

人才流动的原因是社会、组织、流动者本人三者共同促成的,正是这三个原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人才的流动。见图1。

图1 基于社会协同论的人才流动因素[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是“要素流动”,包括有形的生产要素( 如自然资源、劳动力) 与无形的生产要素( 如技术、知识、信息) 的流动,蕴含了经济系统间要素共享的协同内涵[2]。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意味着三地在产业、资金、技术、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协同发展需要有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撑。人才、智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人口的流动与空间的分布是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流动与分布的显性指标。因此,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人口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将利于区域内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效能,使京津冀三地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赢,进而促进区域内的人口协同发展。

三、河北省人才流动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目前调研的情况看,河北省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物质资本推动,人力资本的作用不突出。

(一)人才结构

河北省的人才队伍存在规模小、知识技能结构老化和行业分布不均横、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象,尤其是缺乏策划、开发、设计等系列高层次人才。全省81%的大中型企业中没有构建研发机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3]。据统计,2011年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中,河北省人才竞争力排名第8位。到2013年河北省人才总量不足800万,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严重短缺。北京地区发展环境优越,势必会吸引河北的高素质人才到北京集聚,不利于在河北形成人力资源优势,2013年末在校研究生数北京地区是河北省的7倍(表1)。人力资源的劣势将进一步拉大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经济差距,影响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表1 2013年京冀两地科研情况

(二)人才流动

研究数据[4]表明近30年来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频繁,主要变现人才向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市辖区的流入,人口流出地区主要为散落分布在承张山区的贫困县域。(见表2)

表2 1982 -2013 年京津冀三省市的人口占比(%)[5]

数据来源:1982—2010 年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及2013 年相关省市统计公报。

河北省内环京津,三地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具有人缘、地缘和产业缘的区域经济共同体。然而,京津两地对人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是相对于河北的人才净流入地区,导致河北省人才严重流失,且迁移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呈现出三地内部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随着河北省人才数量上的缺乏,也呈现出低度化的人才结构和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失调等突出现象。

张耀军[6]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京津冀人口流动趋势进行了研判,表明随着河北周边的区域与北京的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的扩大,将会导致更多的河北人口流入北京,最终会出现的结果是北京的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河北由于大量高层次、高素质人口的流失而导致对区域的形成制约,京津冀的人口分布的不合理最终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和谐。

(三)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河北省还仅仅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而不是一个人才强省,在人才的涵养方面,河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虽有较大规模,但整体质量、水平还不够高,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对过剩与严重短缺并存,城乡、行业、区域分布不协调,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这已成为制约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发展和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突出瓶颈。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工作力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制度性障碍阻碍了人才合理流动。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尚未形成统一的京津冀三地人才市场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引进与管理机制,人才资源的整合与配置难以实现优化,无法适应市场化需求,虽有并达成京津冀三地合作协议,但是仍然存在“重形式、轻机制”、“重竞争、轻合作”、“重个体、轻整体”的弊端,以竞争为主的三地人才政策[7],导致京津冀三地人才在制度上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和融合。

四、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人才流动的路径

区域协同发展就是通过区域资源、要素和产业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部最优与整体最优的最佳结合[8]。而人才的合理流动受到外部要素和内部因素双重的作用影响。内部要素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外部要素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相关政策导向和支持、发达地区的迁出拉力及发达地区的迁入推力。

(一)破除阻碍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瓶颈

京津是全国人才最密集、智力优势最明显的地区,河北在借力京津人才优势方面条件得天独厚。但也要看到,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京津冀人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为此,必须大力破除阻碍引进京津人才流入河北的各种政策瓶颈,努力形成三地协同一致的政策互联机制,加大京津冀人才交流、服务与合作,实现人才信息共享;不断完善人才政策的监督、落实与反馈,形成各类人才工作责任制,提高行政效率;比照先进省市区,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在工资待遇、人才政策等方面向京津人才倾斜,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河北,服务河北发展;通过政策的协同互联,畅通三地之间的人才流动通道,使京津高端人才在推动河北创新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以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巴曙松和郑军 (2012)[9]的研究验证了产业结构需要人口转移等要素禀赋的不断变迁;(薛继亮,2013)[10]构建了产业发展中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理内生模型;安锦(2015)[11]进一步研究证实: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理具有内生化的特征。

为此,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以产业对接及人口疏散对接双向进行,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在人口合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和劳动力的匹配,同时避免和防范摩擦性失业[12]。

1科学定位产业分工

河北省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对接是重中之重。河北省应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全方位对接京津,坚持产业功能的错位、协同发展,加快区域由功能过度集中在北京和天津的产业空间格局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转变;适应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强装备制造、石化、医药等主导产业的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人才的留住、引进和培育,塑造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促进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合理化的空间分布。

2构建产才融合体系

人才因产业而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中,产业链、项目源是人才发挥自身才能的“着力点”,高端人才选择创新创业,更多的是为了将自己的学术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河北省需要建立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利用优势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契机,强化事业激励,用跨越发展的事业来吸引人才。

3健全人才市场体系

加快建设各级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才市场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断规范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市场服务体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提升储备、积累人才和促进人才交流的服务职能。构建互联互通的县、乡、城统一的人才信息网,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调节和导向作用,构建人才运行监测和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完善人才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人才需求定期预测预报制度,完善各级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形成全方位、层次性、多功能的人才供求平台,保障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

4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建立京津高端人才“智力库”,创建京津人才创新创业园,打造承接京津的高端人才创业区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吸引京津优质人力资源、领军科研人才;建设好京津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业创新平台,通过决策咨询、项目合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宄开发等方式,依托开发区、骨千企业、髙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吸纳承载力强的创业载体,着力打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共建共享平台,引导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集聚,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吸引各类人才来河北创新创业;加强对河北现有各类平台的整合,在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等环京津各市分别重点建设几个吸纳京津科技成果转化、承接高端产业要素转移的基地。支持科技园区、重点企业等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几个创新创业“人才特区”;加快白洋淀科技城建设,仿照“中关村”产业创造模式,借助京津科技人才优势,打造和形成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使之成为科技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先行试验区”、把京津科技人才优势变成河北新兴产业优势的“重要示范基地”。

总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河北省的高层次人才还短缺,供不应求,尚不能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因此,河北省应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探索和创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路径和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颖丽.欠发达地区吸纳引科技人才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05).

[3]赵洁琼,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战略定位研究——区域经济运行中决定性科技创新要素开发[J].2015,(03).

[4]封志明,等.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02).

[5]张耀军.京津冀城市圈人口有序流动及合理分布[J].人口与发展 2015,(02).

[6]张耀军,张振.京津冀区域近十年来人口分布格局研究——基于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方法[J]. Northwest population,2014 ,(03)35.

[7]如何构建“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新型人口发展格局[EB/OL]. http://www.hbrc.cn/a/gonggongfuwu/zhuantibaodao/jingjinji/rencai/2014/0508/20649.html. 2014-05-08 16:09来源:《小康》.

[8]刘英基.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经济纵横,2012(3).

[9]巴曙松,郑军.中国产业转型的动力与方向:基于新结构主义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 (12) : 45-52.

[10]薛继亮.产业结构转型和劳动力市场调整的微观机理研究:理论与实践[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 (1) : 66-73.

[11]安锦.基于产业视角的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有序转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2).

[12]莫荣,罗传银.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产业政策[EB].中国国情——中国网,2011-05-23. guoqing. china. com. cn.

Path of Promoting Talent Flow in Hebei Province under Background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ZHU Hong-rui,HUO Xiao-shu,WANG Hai-yan,YIN Cheng-li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Key words:synerget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alent flow; path; Hebei Province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alent flow in Hebei Province, the path of promoting the rational talent flow in Hebei Province is discussed, and the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收稿日期:2015-09-08修回日期:2016-03-22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人才流动问题研究(JRS-2015-3020)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产业分工比较优势量化分析与对策研究(SZ151154);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构建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动力体系研究(HB15YJ031)。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4-0016-04

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人才流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进入“体制内”的政策壁垒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