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探讨:基于SEM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6-07-17蔡晓珊
蔡晓珊 陈 和
一、前言
从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标志我国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源泉,通过人力资本生产知识和技术的企业创造了主要的社会财富。这种以人力资本为关键性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造为使命的企业称之为知识型企业(Knowledge Intensive Firms)(蔡晓珊,2012[1])。区别于以物质资本为关键性资源的制造业企业,知识型企业通过人力资本生产知识、技术,并依靠人力资本实现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新型组织,以其持续的创新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蔡晓珊,2012[1];陈和和隋广军,2008[2])。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战略成为经济发展主基调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兴起之际,知识型创业企业的典型如移动互联网企业、专业服务企业、科技服务企业等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导力量,知识型企业创业将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引擎。然而,由于知识型企业的关键性资源与制造业企业有所差异,鼓励知识型企业创业需要营造特定的创业环境,充分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本文基于知识型企业的特性研究其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有利于识别知识型企业创业的重要外部条件,为更好地营造和优化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激发知识型企业创业的积极性,以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思考。
二、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
(一)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
创业环境是企业创立和成长面临的重要外部条件,企业在创立过程中不断从外部环境中汲取和利用各种要素资源,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外部环境构成企业生存发展的复杂系统(池任勇,2002[3])。 Sahlman(1999)[4]的经典创业模型提出,创业的关键要素是企业资源、机会、交易行为和环境。他强调创业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另外三个要素来源于环境,并影响环境,创业能否成功取决于环境要素和其他要素是否协调。针对创业环境的具体要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探讨,一些学者将创业环境归纳为资源、资本和制度三大类要素(Timmons,1999[5];Li, 2001[6]; Busenitz 等, 2003[7]; 林 强, 2003[8];林嵩,2007[9])。 Gartner(1985)[10]经过研究发现,资源及资金的可获得性、政府规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以及社会的创业意识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创立。Gnyawli和Fogel(1994)[11]较为系统地将创业环境构成要素划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社会经济环境(socioeconomic)、 创业相关技能(entrepreneruial skills)、 政府政策(policies)、 创业金融条件(financial condition)以及创业非金融条件(non-financial condition)。也有一些学者将创业环境划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才环境和制度环境等(Holtz-akin等,1994[12];周丽,2006[13])。而更为详细具体的是由著名的美国百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一同发起的GEM研究项目(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称为全球创业观察)。GEM提出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九大方面,分别为:政府政策支持、金融市场支持、政府项目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程度、教育和培训、行业进入壁垒、商业与专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文化与规范。
(二)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
根据现有文献研究,一般而言,企业需要一定的经济环境、人才环境、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作为创业外部支撑条件,但具体来讲,对于不同性质和类型的企业创业,各类创业环境要素的重要性有所差异(石峰和赵锡斌,2010[14])。由于企业的特殊性质,某些环境要素尤为重要,构成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并极大地影响企业创业的成败。作为一种新型企业,知识型企业的创业关键性资源是人力资本,对创新要求更高,而人力资本的形成、投资和积累更依赖于教育,同时教育也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创新的源泉;知识型企业从事知识、技术生产等创新活动,创业风险更高,且知识型企业一般轻资产,缺乏商业银行信贷所需抵押物,发达的资本市场提供的多元化融资支持必不可少;此外,知识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各类创意与创新成果,一旦缺少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意创新被低成本侵害,则会极大地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动力。因此,本文认为,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与制造业企业创业相比,异质性人力资本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性资源,人力资本及其创新能力的发挥是知识型企业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蔡晓珊和陈和,2014[15])。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缺少人力资本,知识型企业便无法生产知识、技术并进行持续创新活动,知识型企业创业也难以为继。良好的教育能够萌发创意、形成创新能力并培养基本的创业技能,这些正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许多基于创业者和教育关系的研究也都显示,接受系统教育的创业者,其创业成功的概率要高于未接受良好教育的创业者(Hyungrae和Lee,1996[16])。对于以人力资本为关键性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教育对创业者以及创业团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其次,不同于制造业企业核心资产的可抵押和易变现,知识型企业创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一定程度上难以抵押变现,同时知识型企业创业高度依赖于创新,创业风险较高。基于这些特点,风险规避的商业银行大多难以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资金来源,知识型企业创业更加需要风险资本和天使资本的支持,高度依赖于发达的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具有追求投资回报的特性,而通过资本市场的价值变现又能够为风险资本带来丰厚的收益(左志刚,2012[17])。因此,发达的资本市场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融资保障,是另一个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
最后,相比制造业企业创业,知识型企业创业及成长的基础是人力资本持续的创新活动,创意和创新构成知识型企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意、创新成果等是企业无形资产,其被复制的边际成本极低,很容易带来同行的模仿。而一旦核心的技术和创意被复制,知识型企业创业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知识型企业创业需要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其创新活动和成果。基于此,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仅能够保护知识型企业创业的成果,还能够激发全社会知识型企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又一个关键环境要素。
三、知识型企业创业与关键环境要素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是其创业的重要外部条件。为进一步验证这三者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本文进行实证研究。考虑到三个创业环境要素以及知识型企业创业的衡量指标众多,故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以探讨教育、资本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三大外生潜变量因子对知识型企业创业这一内生潜变量因子的影响。
(一)模型构建
1.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本文构建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SEM模型。根据SEM的建模原理,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将这三个要素设定为模型的三个潜变量因子,即教育因子、资本市场因子和知识产权制度因子;同样地,将知识型企业创业设定为创业因子。三个创业环境因子与知识型企业创业因子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因子路径图
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下文提出本模型的理论假设:
H1: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能够促进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
H2: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影响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的活跃度。
H3:区域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积极性。
2.模型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本文的实证数据来自 《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14年)》,从中选取全国287个城市的样本数据,考察区域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三个关键环境要素对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影响。在模型中,本文以教育因子、资本市场因子、知识产权制度因子作为知识型企业创业因子的外生潜变量,以知识型企业创业因子作为内生潜变量,并根据知识型企业创业的特点,对各潜变量因子的观测变量做出如下选择:
(1)教育因子。
由于教育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人力资本以及带来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模型中的教育因子采用了与人力资本投入、研发能力密切相关的一些衡量指标,本文选取“科技经费相对投入量”(科技经费)、“高校数”(高校数)、“科研环境指数”(科研环境)和“人力资本基本成本”(基本成本)作为构建“教育”因子的外生观测变量。
(2)资本市场因子。
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以企业从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便利程度来衡量,因此文本以“从银行融资便利度”(银行贷款)、“从证券市场融资便利度”(证券市场)、“从民间及风险资本融资便利度”(民间资本)等指标作为构建“资本市场”因子的外生观测变量。
(3)知识产权制度因子。
由于知识产权由国家立法,且法律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区域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异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区域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因此,本文采用“政府办事效率”(办事效率)、“政策法规透明度”(透明度)、“政府执法能力”(执法能力)和“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满意度)来构建“知识产权制度”因子。
(4)知识型企业创业因子。
由于知识型企业创业呈现出人力资本密集、创新活动明显的特点,同时知识型企业创业与社会的人才储备、社会营造的创业氛围以及科研进步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采用“创业人员指数”(创业人员)、“科技进步对GDP贡献率”(科技贡献)、 “科技成果转换率”(科技转换)和“吸引人才指数”(吸引人才)等作为衡量知识型企业创业的指标。
基于前文所提出的知识型企业创业与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结合各因子的观测变量,本文设定如下含观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其因子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含观测变量的因子路径
3.数据正态性分析。
一般而言,结构方程模型的样本数据不得少于200个,低于此样本量不利于结构方程的稳定性(邱皓政,2003[18])。本文所采用的287个样本数量达到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样本数量要求,可以进行稳定的结构方程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上要求样本数据的分布呈正态分布,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很难存在完全的多元正态分布,很多学者,如Kline(1998)[19]认为在实际的分析中只要样本数据不存在很严重的非正态性,即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统计判定法,即考察变量的偏度(skewness) 和峰度(kurtosis), 该值主要依赖于统计数据的大小,相对比较客观。经过计算,本文得出如下样本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见表1)。
表1 样本统计描述
续前表
单变量的正态分布检验是考察偏度与峰度的绝对值。从表1可以看出,在峰度方面,所选各变量的峰度绝对值均在20以内;在偏度方面,“高校数”、“科技经费相对投入量”和“政府办事效率”绝对值略高于3。一些学者研究证明,在大部分情况下,即使变量样本并非呈正态分布,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仍然是合适的,即最大似然估计法是稳健的(李永强,2006[20]),因此,本文对“高校数”、 “科技经费相对投入量”和“政府办事效率”三组数据进行保留,同时采用较为稳健的最大似然估计法作为分析方法。
(二)实证过程及结果
完成潜变量模型设定及观测变量样本选取后,本文采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出如下的计算结果(表2)。
表2 回归系数表
从表2可以看出:模型无负残差和过大方差存在;因子载荷值参数均小于0.8,所有估计参数统计量彼此间相关的绝对值都低于0.9;模型拟合结果符合基本拟合要求,即模型无违反估计。在0.05显著性水平假设下,教育、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制度三者与知识型企业创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三者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34、0.30和0.37,均为大于0.05且小于1的正数。通过对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进行观察,模型在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和简约拟合指数三个方面均通过相应的检验标准(见表3)。其中,卡方自由度比值为2.644,低于3;GFI、NFI、IFI、TLI、CFI均高于0.9;RMSEA为0.076,低于0.08: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良好。模型拟合的结果和路径见图3。
表3 模型拟合指数标准及实际拟合效果
图3 模型拟合结果
四、实证结果与讨论
由模型实证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区域教育、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制度与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模型拟合符合模型的三个理论假设;同时,模型通过相应的检验,取得良好的拟合效果。
2.相比教育与知识产权制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对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验证了资本市场发达程度是影响知识型企业创业活跃程度最为关键的环境要素这一假设。由于知识型企业创业的高风险性,难以从银行获得资金,发达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多样化及其便利程度成为知识型企业创业的重要支撑。研究显示,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带来的融资约束是阻碍知识型企业创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一国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尤其是非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创新能力越强,也更加有利于激励知识型企业创业(Zilibotti,1994[21]; 左志刚,2013[22])。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仍以商业银行机构为主体,银行贷款占据85%以上的资金供给。以高科技企业为例,2013年,在我国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中,五年来仅43%新获得银行短期贷款,而非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新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更低,仅有2.6%(李莉等,2015[23]),可见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会大大制约知识型企业创业及成长。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知识型企业创业也更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这些资本市场相对发达、融资便利度较高的城市。
3.区域教育水平与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之间的相关关系水平略低于资本市场与知识型企业创业之间的关系水平。笔者认为:由于教育发达的地区通常也是人力资本富集的地区,这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奠定知识型企业创业的重要资源基础。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知识型企业创业所需的创新型教育不足,产学研合作不足,教育和科技成果转换率较低,创业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难以真正推动创业发展,教育并没有成为影响知识型企业创业的最重要因素。此外,由于我国交通日益发达、人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为人才的区域间流动提供了必要支持,这些因素提高了区域教育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区域教育投入没有成为促进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的最重要因素。
4.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但总体而言,略低于其他两个环境因素。这验证了知识型企业这类以知识和技术为生产要素的创业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依赖性较大。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等直接影响人们创业的积极性。但目前,一方面,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知识型企业通常较难通过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来实现自身价值(邵红霞和方军雄,2006[24]),这制约了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知识型企业创业融资、保障知识型企业创业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区域知识产权制度与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系来看,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的问题,一个地区的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即便可以打击区域内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但难以控制其他地区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区域知识产权制度与区域知识型企业创业积极性之间的相关性。
五、完善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相关政策思考
知识型企业是我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市场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知识型企业创业理应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力军。由于知识型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关键性资源不同,鼓励知识型企业创业必须为其营造特定的创业环境。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通过构建SEM模型验证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并基于实证结果分析我国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条件的缺失及其原因。针对我国当前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现实情况,本文最后给出几点关于加快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建设的政策思考。
首先,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有利于形成和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三创”教育体系,即创意、创新和创业教育。改革现有教育体制,更新现有教育理念,转变现有教育方法,重视人的创意和创新性思维训练,树立探索进取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勇于创新的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其次,国家需鼓励金融创新,培育发达的资本市场。创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业务,开发多样化金融工具和产品;逐步降低银行业的进入门槛,激活和开辟新的资本市场,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渠道。值得一提的是,推动金融创新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融资支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将是一项重要举措。投资银行能够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股权融资以及各类结构化的融资产品,将在支持知识型企业创业的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最后,国家还需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和运用力度,实施国家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通过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树立知识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意识;以知识产权为导向,加强知识型企业对创新的支撑和保障;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积极发展知识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投融资模式。通过全方位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为知识型企业创业提供创新的原动力和保障。
综上所述,只有构建良好的“三创”教育体系、便利高效的投融资环境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环境,培育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才能不断激发知识型企业创业,并助力我国经济成功转型,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蔡晓珊.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陈和,隋广军.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研究:一个挑战传统理论的话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8(7):121-130.
[3]池任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9):13-19+49.
[4]Sahlman W.Some Thoughts on Business Plan,The Entrepreneurial Ventrue[M].HBS Publication.1999.
[5]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M].Irwin McGraw-Hill,1999.
[6]Li H.How Does New Venturing Strategy Matter in the Environment-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1(12):183-204.
[7]Busenitz L W,West G P, Shepherd D, Nelson T,Chandler G N,Zacharakis A.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3):285-308.
[8]林强.基于新创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高科技企业孵化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3.
[9]林嵩.创业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创业过程的一个解读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7(6):166-169.
[10]Gartner W B.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10(4):696-709.
[11]Gnyawali D R,Fogel D S.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 18(4):43-62.
[12]Holtz-Eakin D, Joulfaian D, Rosen H S.Entrepreneurial Decisions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25(2):334-347.
[13]周丽.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10):42-45.
[14]石峰,赵锡斌.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企业创业环境比较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56.
[15]蔡晓珊,陈和.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研究:基于异质性环境要素的视角[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4):53-61.
[16]Hyungrae J, Lee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Entrepreneurs Background and Performance in a New Venture[J].Tecnovation, 1996, 16(4):125-136.
[17]左志刚.创业风险投资辛迪加的形成因素及其政策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2(7):91-103.
[18]邱皓政.结构方程模型——LISREL的理论、技术与应用[M].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03.
[19]Kline R B.Principles and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8.
[20]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1]Zilibotti F.Endogenous Growth and Intermediation in an“Archipelago” Economy[J].Economic Journal, 1994, 4(22):462-473.
[22]左志刚.国家创新能力发展中金融作用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多维分类样本的面板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2):79-94.
[23]李莉,高洪利,陈靖涵.中国高科技企业信贷融资的信号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2015(6):162-174.
[24]邵红霞,方军雄.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经济后果分析[J].会计研究,2006(1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