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2016-07-15辽阳市中心医院特需病房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睡眠护理

张 昕(辽阳市中心医院特需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张 昕
(辽阳市中心医院特需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6例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睡眠状况及SAS、SDS评分。结果 对照组PSQI总分高于研究组,且SAS、SD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内科住院;睡眠

内科住院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身体及心理状况严重被影响,极易引发睡眠障碍,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干扰治疗效果[1]。为探讨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本院针对收治的86例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6例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女比例22∶20,年龄20~47岁,平均(52.6±4.2)岁;研究组44例,男女比例23∶21,年龄21~51岁,平均(52.8±4.0)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前疾病检查、治疗中病情监测及治疗后生活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并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宣传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组织病友交流治疗成功的案例。睡眠护理: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灯光等的干扰,充分尊重患者个人习惯;指导患者养成规律作息习惯,控制午睡时间,睡前深呼吸或者听柔和的音乐,予以温水泡脚、对足底的睡眠反射区进行按摩等,白天进行适当锻炼;对出现疼痛、呕吐及心悸等症状的患者予以相应药物治疗,保持正确睡姿,以右侧卧位最佳。饮食护理:晚餐不宜过饱,忌饮咖啡及夜茶;多食易消化且清淡,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的食物,少食刺激性强的食物。

1.3 疗效判断与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得分高低均与疗效好坏成反比。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PSQI评分:对照组PSQI总分高于研究组,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SAS、SDS评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5.3± 3.7)分、(56.1±5.5)分,研究组为(43.2±3.3)分、(47.4±3.2)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PSQI评分[(±s),分]

表1 两组PSQI评分[(±s),分]

注:组间比较,*P<0.05

组别  研究组(n=44)  对照组(n=42)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睡眠质量 1.7±0.6 1.1±1.3* 1.6±0.8 1.4±0.5入睡时间 1.6±0.4 1.0±0.4* 1.5±0.5 1.3±0.2睡眠时间 1.5±0.3 0.6±0.2* 1.4±0.4 1.2±0.4睡眠效率 1.6±0.5 1.0±0.4* 1.5±0.6 1.3±0.3睡眠障碍 1.7±0.5 1.0±0.5* 1.8±0.3 1.3±0.4催眠药物 0.9±0.4 0.5±0.1* 0.8±0.5 0.6±0.3日间功能障碍 1.9±0.5 1.5±0.3* 1.8±0.7 1.7±0.4 PSQI总分 10.9±3.2 6.7±3.2* 10.4±3.8 8.8±2.5

3 讨 论

睡眠障碍为住院患者较为常见症状,尤其是内科住院患者,因疾病通常存在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等特点,极易因社会、心理、环境及疾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睡眠障碍[2]。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睡眠状况,结果显示:对照组PSQI总分高于研究组。原因分析可能为:心理状态是影响患者睡眠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心理护理中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尤其是告知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组织病友交流治疗成功的案例,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睡眠[3]。睡眠护理中保持病房舒适的环境,可增加机体舒适度;充分尊重患者个人习惯,可使患者安心入睡;指导患者养成规律作息习惯,尤其是控制午睡时间,可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用温水泡脚、对足底的睡眠反射区进行按摩等措施,均可促进睡眠;对出现疼痛、呕吐及心悸等症状的患者及时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干扰睡眠;保持正确睡姿,可以增加大脑处血流量,确保脑细胞的正常功能[4]。饮食护理中忌饮咖啡及夜茶,以防患者出现过度兴奋,进而影响睡眠;引导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的食物,可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同时结果显示:对照组SAS、SD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究其原因,不仅与心理护理的效果好有关,且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睡眠状况的同时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敏.心血管患者护理因素探析[J].中外医疗,2013,32(34):177-179.

[2] 梁茹,赖彩琴.呼吸内科疾病合并神经精神症状的护理防范[J].吉林医学,2013,34(21):4379-4380.

[3] 刘鑫,赵明利,孙新霞.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236-237.

[4] 杨玉,汪娜,张俊丽.睡眠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3):507-509.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275-01

猜你喜欢

睡眠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睡前玩手机是否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对其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暂停胃潴留影响的临床研究
ipillow健康睡枕
组织公平对员工睡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