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07-15董俊林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新疆乌苏83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诊断

董俊林(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新疆 乌苏 833000)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董俊林
(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新疆 乌苏 833000)

【摘要】目的 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DI)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CVDI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CVDI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CVDI能够作为急性脑梗死及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诊断参考指标。

【关键词】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急性脑梗死;诊断

脑动脉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患者出现脑血管病变之后,脑血管功能也会出现相应变化[1]。研究指出[2],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了进一步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为47~78岁,平均年龄为(65.6±4.8)岁;病程为4 h~7 d,平均(2.1±0.6)d。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60.2±4.4)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以CVA-LH3000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上海仁和公司)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研究对象在检测之前休息15 min,然后测量2次右肱动脉压,取平均值。嘱其取平卧位,对两侧颈动脉CVDI进行测量。血流量:最大血流量(Qmax)、平均血流量(Qmean)、最小血流量(Qmin);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小血流速度(Vmin);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以临界压力(CP)与动态阻力(DR)表示,CP可反映出脑小血管闭锁情况,DR升高提示脑血管的调节功能降低。脑血管弹性:特性阻抗(Zc)、外周阻力(R)、零压顺应性(Co)及脉搏波速(Wv),Wv及Zc升高则弹性降低。

1.3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CVDI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CVDI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CVDI指标对比(±s)

指标  观察组(n=62)  对照组(n=50) t  P Qmean 5.56±1.42 9.27±1.47 6.104 <0.05 Vmean 10.57±2.84 21.08±3.65 9.285 <0.05 Vmax 24.46±4.06 28.57±4.26 8.015 <0.05 Vmin 4.56±1.05 12.86±1.74 7.228 <0.05 Wv 16.46±2.54 11.62±2.53 5.083 <0.05 ZCV 18.48±3.22 12.08±1.97 5.615 <0.05 RV 149.14±31.88 60.49±8.17 14.227 <0.05 DR 50.31±8.58 25.48±6.03 10.261 <0.05 CP 8.05±2.63 6.81±1.35  0.226 >0.05 DP  2.05±0.95 3.13±0.51 4.906 <0.05

3 讨 论

脑梗死指的是神经细胞、血管及胶质细胞因血液供应缺乏出现坏死,导致脑梗死的根本病理原因为颅内或路外动脉出现闭塞性病变,无法充分、及时的获得侧支循环,导致局部脑组织代谢失调,引发血管腔狭窄、闭塞而引发脑梗死[3-4]。

Qmean、Vmin、Vmax及Vmean降低提示脑血管运动学出现异常改变,表明脑供血不足;ZCV及Wv升高提示大中动脉血管的弹性变差,动脉痉挛或硬化;RV升高,Vmin降低提示微循环出现障碍,提示小血管梗死,血管痉挛或管腔狭窄;DR升高提示自身的血管调节功能衰退;DP降低,CP升高,提示在闭锁状态下,小血管的动力学出现异常,表明脑组织在心动末期出现短暂性的供血不足[5-8]。观察组患者的Vmax、Vmean、Vmin及Qmean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脑梗侧患者脑供血不足。

总而言之,CVDI能够为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玉振,林森,胡得飞.Hcy、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3):386-388.

[2] 毛美娇,胡俊萍,陈富荣,等.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 9(3):306-312.

[3] 赵小兵.对比分析 CT 和 MRI 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647-3648.

[4] 张祯铭,杨海山.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检查结果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0(3):27-28.

[5] 李涛,杨文兵,陈军.脑缺血灶和脑梗死的CT、MRI图像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9(12):38-39.

[6] 罗春梅,黄梅,蒋晓静,等.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液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35): 4318-4320.

[7] 路小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93-95.

[8] 李晓华,崔玉惠,张静.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50-1651.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56-01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诊断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