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及补救措施

2016-07-1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陈禹

中国商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补救措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陈禹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及补救措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陈禹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审计体系仍主要以行政手段构建,并在模式上大量模仿国外的内部审计,有悖于我国现代企业的需求及经济监督评价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补救措施和相应的发展方略,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审计 现状 补救措施

内部审计是上市公司进行自我管理及约束的一种机制,是公司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公司从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方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完善自身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的公司内部审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的内部审计模式已不能适应国内特色经济发展下的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因此,本文对国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有效的整改方法。

1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概述

从国内法律层面来解释,我国在2014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有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在国际内部审计行业也有相类似的定义,该行业协会曾在2006年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大部分公司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来组建自己的内部审计系统。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有以下类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领导下的、财务总监领导下的和财务经理领导下的、监事会领导下的等。大部分国内公司的内部审计都是直接模仿或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体系,并未考虑我国特殊的内部审计环境,对此,国内上市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自身内部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公司内部审计的成熟经验,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具体审计模式。

2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

2.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当下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在体系组建方面,大多是将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模式直接搬用或稍加修改,因为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发展较为成熟,在他们的经济环境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与国外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国内上市公司照搬来的内部审计往往会“水土不服”,不能在公司运营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国内公司内部审计发展到现在,仍有七成左右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归属于公司管理层,两成左右由以董事会为主的决策层管理,而归属于以监事会为主的监督层管理的一成都不到。

国内上市公司的这种内部审计模式使得内部审计部门无法独立的行使其监督作用,无法有效地监督公司内部财务及管理情况;另外,内部审计由决策层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下属部门的违规行为,但却使内部审计机构受制于董事会,从而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内部审计机构归属于监督层有利于内部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间的职责存在交叉重复,并且,由于监督层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内部审计的义务和权利得不到直接发挥。这种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归属于公司运营部门外的监督机构,是不能实现保障公司利益和完善公司管理决策的根本原因。

2.2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国家干预下强制建立起来的,其内部审计工作常受到政府行政的干预,从根本上就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和独立性。目前,对于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审计机构都是徒有其形而无其实。其次,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职员由公司进行管理,其本身就受到公司内部管理层的约束。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必然会受到自身利益的限制,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工作的独立性,无法尽到身为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最后,内部审计在经济上也缺乏完整的独立性,其活动经费是由公司来承担,再加上内部审计的经费来源有很大随意性,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就会受到影响,使得审计的独立性被严重损害。

2.3内部审计的覆盖面小,手段落后

国内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单一,工作技术落后,并且主要负责事后审计工作。国内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对象主要是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而没有对公司经营和管理领域的监督。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是以改善公司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不仅要监督财务领域的工作,还应该拓展其工作领域,将公司业务、管理、业绩等方面一并纳入审计范围。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事后审计,仅能对既定事实进行分析,基本上起不到防止危险事件发生的作用,很容易使公司在同一类问题上多次犯错。内部审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预防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出补救措施。除此之外,国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太过落后,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国内内部审计工作还没有体验到利用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高效,严重限制了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2.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国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自创建以来就受到专业审计人员的限制,一是公司招聘的审计人员一般都是财务专业,而且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具有内部审计师资格的审计人员数量更少,远不能满足国内审计行业的需求。虽然很多上市公司会通过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来培养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但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社会地位不高,审计人员习惯于听高层的命令工作,直接导致审计人员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从国家审计环境来看,内部审计的发展仍较为滞后,政府和上市公司本身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导致审计人员的不足,也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很难通过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来达到更高的职业目标。而且,国内部分上市公司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水平,常出现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情,这一问题导致上市公司降低了引进审计人才的主动性。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工作动力,也限制了其自身水平的进步,最终影响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

3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

3.1科学定位并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从本文前面对上市公司面临的困难分析可以总结出一点:要想使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就必须使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级别够高;而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又是内部审计体系科学合理的基础。所以,要想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设置,我国上市公司就必须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种模式,上市公司董事会所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层次最高,其独立性也最强,而这种模式恰恰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最优模式。除此之外,公司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还可围绕下述几点进行动态调整:(1)在审计委员会中应该增加独立董事的位数,以此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2)提高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改进公司内独立董事的任选机制,以防出现上市公司内某些高层人员控制独立董事的现象;(3)确保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独立客观地进行,确保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审计经费的独立性质,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

3.2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是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审计机构共同努力而铸就的,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愈高,它的独立性就愈高。显而易见,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和审计机构发挥的作用相互影响。鉴于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公司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内部审计机构是十分重要的,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并且在企业扩大规模、增加经济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机构要想获得公司管理层和其他部门的一致认可,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质量,为企业的价值增长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公司部门中获得威望。此外,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机构应该向由监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转变,审计委员会应该负责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升迁和薪酬等人事变动。审计机构通过避免自身利益与组织利益发生冲突,使得审计机构放弃独立性的事件不再发生。除此之外,审计委员会应该保证内部审计所需的资金来源,对内部的经费预算和监督,使得审计部门为企业的发展真正做出贡献。

3.3扩大内部审计覆盖范围,创新审计手段

(1)现阶段,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要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投资及风险审计、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和管理审计等内容上;(2)内部审计应参与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为改变内部审计只是事后审计的现状,要将内审审计的工作范围转变扩大到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提高内部审计的预见性与前瞻性,杜绝错误并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3)将现代先进科技手段运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也是内部审计的一个有力工具,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审计软件,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确定审计计划的依据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抽样选择,创新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3.4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要想改变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低效的现状,不仅要重视制度建设,更要重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了高素质的审计工作人员,内部审计体系的建设才能高效进行。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大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其职业道德的建设。不仅要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还要积极引入行业内部的竞争机制,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对有能力、有业绩的审计人员要奖励,对怠工甚至损害公司利益的审计人员要及时惩处,以保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4 结语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是公司内部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和监督体系,改善公司经营现状,加快公司健康发展速度,就要重视内部审计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尽快地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叶锦辉.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2).

[2] 王婷婷.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教育,2015(5).

[3] 付薇.论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中旬),2015(4).

[4] 聂惠仁.浅谈银行内部审计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金融(中旬),2014(2).

[5] 刘楠.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下旬),2013(1).

[6] 王绪.我国大企业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通用电气为例[J].时代经贸,2013(2).

[7] 李廷瑞.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2(3).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a)-023-03

猜你喜欢

补救措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补救措施分析
嫁给马云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水工建筑工程泵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