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6-07-13范德伟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初中数学探究

范德伟

摘要: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对于教学来说更是如此,随着新时期各阶段课程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因时而动,不断创新。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为例,具体探究一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90-02

政治经济的发展方向对于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也带动了文化方面的繁荣,因此,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新时期改革的重点。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我国陆续针对各阶段使用的教材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知识的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并且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以往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逐渐过渡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新课程和新型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日常教学模式也就需要随之发生转变。

数学是初中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出现,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逐渐向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适应新的教材和教育体制,不断转变思想,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保证数学教学成果的高效性。

1.以人为本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最为重要的存在。尤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到知识的传授方面,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时刻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做到以人为本,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及时互动,并且通过学生的听课反馈来调节教学节奏和侧重点。备课是每个教师在新知识讲解之前的一项必要准备,而备课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毕竟不等于学生,确定的教学重难点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正确性验证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性,进而及时的进行课堂教学步调的调整,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课堂知识吸收效率。

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主动知识传授的趣味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科目骤然增多,任务变重,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疲倦情绪。而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逐渐展现出专业性,学习难度也就逐渐加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和严肃,就容易导致数学知识学习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学生对这门学科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观察学生的听课反应,进而在语言和知识展示模式上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因材施教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由于天赋或者是后天努力方面的因素,在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一方面,并且这种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就以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为例,理性思维欠缺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差异又是可控的,通过教师的调整和努力能够把学生的理性思维欠缺限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差距内。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弱点对症下药,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即将班级学生按照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分成不同的层次,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样从备课开始就有目的性的准备不同的例题和课堂互动题目,从而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继而充分参与进课堂互动之中。另外在随堂练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分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与之学习能力相近的题目,能够起到课堂知识巩固的最大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现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短板所在,进而对症下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整体成绩不高的背后都隐藏着具体的问题,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低,而有的学生图形分解能力欠缺……这些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短板才是数学学习效果持续走低的根本。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检测或者考试的手段,在一定时间段内检测到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的短板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补齐短板,最终实现数学学习效果的整体性提高。

3.能力培养

作为一门问题解决型学科,数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今天,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以后进入社会,脱离学校时也能够不断地学习,进行自我提高。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考虑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需要学习的内容确定相应的探究主题,然后依靠学生小组集体的力量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干预较少,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思维的交互和发散,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学案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都存在惰性,尤其是在接触难度较高的科目时,所以导学案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存在,导学案中教师已经针对所学知识列出学习重点和学习检测性题目,以导学案为引,教师可以将课下预习作为一种合理性的任务布置下去,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通过时间的累积,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总之,初中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阶段,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为依托,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等新型教学理念,结合班级教学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最终创建高效率、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初中数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