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减负增效

2016-07-13孙允姚景辉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孙允 姚景辉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标的改革,小学教育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小学语文作为关键性的代表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以及理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以生为本 减负增效的理念,作业的多少是减负的关键点,本文根据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现状,以学生利益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23-01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经过,也是体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一步,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作业时不可缺少的步骤。一个良好的作业设计,可以起到巩固学习基础,提高学习兴趣与思维逻辑能力的作用,但由于小学生压力的不断增加,太多的作业不仅不会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设计是整个教育的核心部分,设计出减负增效的作业成为当今教学的重中之重。

1.注重新课改要求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课改给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开放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改的概念。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落实新课改的概念,注重开放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与环境有关系的问题,作业可布置为制作环保手抄报,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其阅读环保相关书籍,结合课堂课本上的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对环保有了一定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用废旧的纸盒矿泉水瓶等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废品,制作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挥想象天赋,以及废物回收利用的好思想,学会在生活细节上节约。这样的作业不同与传统的作业,不仅能起到传统作业带来的巩固知识的作用,还提高的学生的综合水平、想象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到处课本以外的知识。

2.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作业形式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兴趣是学生爱学习的前提同样也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作业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有兴趣才会有积极完成作业的心态,也会陷入一个良好的思维状态。为更好的顺应新课改的概念,开放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方式学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学习可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为了有效的提高学习乐趣可设计体验型的作业情境。

2.1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1]在同一个高度上的作业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学生对自身情况是最了解的,但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自我判断还不是很准确,所以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从旁引导选取自身比较薄弱的一面进行强化训练,学生选择的数量可多可少。例如,在古诗词的背诵的作业中,可让学生根据自身记忆力情况选择背诵古诗的数量,这样可以使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压力,不会出现厌倦的心态,学生一旦出现厌倦心态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兴趣是学生爱学习的前提,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是直接受兴趣影响的。这样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能够增加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学习富有浓厚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2.2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教师应适当放开自身布置作业的权利,可让学生根据自身长处以及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设计自己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这一方式不适合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应在四到五年级使用。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主解答。[2]这样的方式可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而提高,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2.3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想象作业。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学好的基础,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很重要的,语文教材内容及其丰富包罗万象,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作业布置中把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课外作业,开展一次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主人公,代入故事之中,充分理解书的内容。还要在其过程中培养其写作能力,让学生写读后感,这对于学生的想象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基础可以很好的提高巩固。

3.发展学生的思维,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所有的作业都要在课后布置,也可以在课后布置。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认为布置作业就是教师的专属权利,为结合顺应当前的教育情况,我们要打破这一传统观念,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布置作业,也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布置作业。[3]作业在传统观念中就是书本、文字、试卷,其实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太过于单一,看新闻、看报纸、背诵古诗词、练习普通话都可以是作业。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可上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业,在批改过后做出归纳和总结,发现作业中所反映的问题,这样不仅学生会对作业有很好的理解,也会对其他同学作业中的问题更加深刻,避免同样问题的发生。也可以结合课本中课文的内容,进行情景演练,这样的实践过程,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可对文中内容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在演练进行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会互相帮助,互惠互利。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在其他同学的表演过程中给予评价与打分,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创造天赋。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起到传统作业的基础巩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突破传统作业的单一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举多得。

结语:综上所述,现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为缓解小学生的压力,必须重视作业的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师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自主的控制作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的作业设计。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乐趣,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积极向上,把后进生们培养成优秀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金磊.创新演绎减负增效变奏曲--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初探[J]. 新课程:小学, 2011(9):18-19.

[2]赵尔永.张秀萍.以生为本 减负增效--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 中国农村教育, 2011(4):51-51.

[3]韩云.谈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7):7-9.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