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性问题分析及干预措施
2016-07-13孙红娟
孙红娟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电子产品使用最为频繁的主体就是年轻人,而学生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学生接触最新的电子产品本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过度的依赖电子产品那就是有害的。本文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进行分析,分析了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表现,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以及一些干预的手段,希望能对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措施
在我国,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一部或是几部手机,手机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这种生活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在于方便了大学生信息的获取,有避在于是大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手机上。
一、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手机作为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大量占据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花在手机上。截至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3亿人,几乎覆盖了全中国人。
近年来,手机的技术不断更新,手机的价格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手机,丰富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手机在年轻人中的使用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形式
如今,在大学的教育中,大学的课堂随时可以听到手机铃声,随时有学生出去接听电话,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自己受教育的情况,同时也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校园里,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低头族的身影,在食堂里,在上学的路上,在图书馆里,到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大学生。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滥用手机,随时使用手机,在不该使用的时候也使用手机,使用的次数过于频繁。
(2)手机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过深。这种影响已经对正常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危害。
(3)手机不在身边总觉得会缺少些什么,身心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
综上所述,如果大学生中有三条中的一条反应,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个大学生具有了手机依赖症。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思维高度活跃,情感丰富,喜欢交友,喜欢表现自己。但是由于历史成长的原因,很多的大学生的交流出现了问题,这让很多人选择在虚拟的世界里表达自己的感情,手机网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手机的交流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交流的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这样使得内向的大学生可以在手机的使用中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快感,这就使手机的一大亮点。
现在的大学生活,出现了一些价值观混乱的现象,校园中的攀比现象日渐盛行。而这时候,手机成为了攀比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个时候的手机与其说是交流的平台不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工具,成为了在同学之间炫耀的一个工具,这种炫富的方式像瘟疫一样感染大学生,使得大学生的低头族越来越多。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期的最高阶段,精力旺盛,渴望进行挑战,渴望成就自己。手机里面蕴含的手机挑战游戏又是实现自我的一个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可能得不到很多的荣誉,但是在手机游戏中,勇敢的闯关可以获得足够的愉悦,增强自身的快乐度,这一因素又使得大学生的低头族人数不断的增多。
四、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意见
大学生的主要工作还是学习,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能玩物丧志。手机的使用确实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但是在整体的使用上还是应当加以限制。我们发现大三、大四的学生,往往在学习的时候将手机关机,这就是为了防止手机影响学习。
1.自我改变,提升自我防依赖意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清过度的依赖手机对自己还有集体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害,学生自己要自己开始有意识的节制自我,减少使用手机的频率,逐步摆脱手机依赖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应当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的交往,在社团的团日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交流,使得学生可以有更好的交际圈,减少手机的吸引力,减少手机的副作用。在大学生中,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往往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深,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习可以有效的摆脱手机依赖症。
2.多种方式促进健康成长
学校应当多组织一些活动,使得大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学校举办这种活动,可以使低头族加入社团活动,这就使得低头族的玩手机时间明显的减少,如果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这就可以使低头族的对手机的依赖明显的减少。学校可以组织如各类球类的活动,使得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参加团体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增加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可以增强集体的荣誉。
参考文献:
[1]手机使人类严重退化[N].天津日报,2013-09-16.
[2]阎艺然,曾洁,石璐等.某高校低年级大学生手机辐射危害知识态度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7).
[3]乐斌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4]史晓华.高职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4(29).
[5]杨宋华.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手段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以体育手段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