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教师精神品质养成

2016-07-13沈雪松王禹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传统文化

沈雪松 王禹霏

摘要: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包含的内容丰富。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之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的精神品质修养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社会风气出现浮躁现象,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思想主导下,高校教师群体中也出现了精神品质问题。深入推广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基本精髓提升高校教师的品质修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基本精神;高校教师;精神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5-0022-02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众多专家学者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张岂之先生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归纳为七点:一是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二是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三是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四是神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五是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六是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七是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总结为五大类。

第一,我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强烈,重视个人的修养,崇尚通过学习和修养,将人培养成为有理想、道德高尚的人。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的概念不一样,它主张的是从精神层面提升人的内在价值,它不仅是一种观念方面的文化,还深入到各个文化领域,伴随着中国的历史同步发展。荀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指出:“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人具有能动性,处于核心地位,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第二,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族责任和爱国精神。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从古至今,政治家、文人墨客都在爱国精神的熏陶下,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是国家取得进步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力量和动力来源。

第三,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的基本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钱穆先生曾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是所有思想体系的原点。和谐的基本精神包含面比较广,包含自然和人的和谐、社会和人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等各个方面。

第四,我国传统文化提倡自强不息、坚毅勇敢、勤奋向上、不断创新的基本精神。如《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大学》中提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体现了自强、创新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创新拼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它促使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用充满正能量的激情去实现人生理想,不怕苦、不怕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第五,我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格品节的建立,强调道德的实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冯友兰先生曾说:“中国哲学之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重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即超道德价值。”提高内心道德境界,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

二、高校教师的精神品质现状

1高校教师精神品质

精神品质是一个人行为处事的内在动力,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应该具有比平常人更加高尚的精神品质,要有无私奉献、克己奉公、自强不息、兢兢业业、善于学习、淡泊明志、严谨和谐等精神品质[3]。

2高校教师精神品质现状

在我国,教师一直是受人尊重的行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培养了无数人才,高校教师大部分都心系国家,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而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价值观发生改变,部分高校教师品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经过参阅多个文献资料和进行实地访谈,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对学生不负责任只重视教书,而轻视育人的现象。教师不仅要传道,还要授业和解惑,但是现在部分高校教师并没有做到授业和解惑。由于我国人口的大量增加,高校扩招现象严重,高校师资力量出现缺口,而且学校对学生管理采取教育、管理和辅导三者分离的方式,使得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减少。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忽略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第二,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追求功利,缺乏敬业精神的现象。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不顾一切追求经济利益成为很多人的目标,部分高校教师也不例外。现在社会风气比较浮躁,有的高校教师也深受影响,不能静心教学,而是急功近利,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把教师工作当作获取利益的途径,缺乏敬业精神,不深入了解和关心学生,不深入研究和寻找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工作当中患得患失,过于计较个人利益。

第三,高校教师中存在重视学高、轻视师德品质的现象。现在高校教师资源较为缺乏,而且社会对高校评价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教师水平,而教师水平的检验标准就是高科研、高职称、高学历等,并没有把教师的师德品质纳入评判的标准中。

第四,高校教师中存在滋腐败、缺严谨的现象。高校教师本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新理论的研究者,但是由于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学校的考核维度,以及高校教师自身的原因,造成高校教师出现学术不端行为,为了获取更高的职称,剽窃他人的成果、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强化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教师精神品质的措施

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让人淡泊明志、提升修养,高校教师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针对出现的不良品质现象,可以深入贯彻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强化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1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中无私奉献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品质。高校教师的工作本质是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关爱弟子,敬业爱徒,强调无私奉献、师道尊严。高校教师面对的学生心智相对比较成熟,正处于品质定型期和人生的选择期,高校教师与学生沟通起来更加容易,要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与他们交流,尊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高校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学生,严爱有度,引导学生走向人生的正轨。

2强化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精神品质。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能学到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自身体现出来的修养和品德,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在高校教师的精神品质建设过程中,要把我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体系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让高校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成为学生的良好表率,从而为社会精神品质的全面提升做出贡献,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3强化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善于学习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全面学习、勤奋进取的精神品质。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本领,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我国自古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警句,现在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教师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就无法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我提升要从知识、技能、文化、思想素质等各方面出发,全面地多维度地加强自我建设,不断进取。

4强化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对学生平等相待的精神品质。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谐共处和平等待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是所处的位置和角色不一样。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同时也是指导我们的行为向正确方向发展的明灯。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的伟大使命,高校教师的精神品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五个基本精神进行了归纳综述,然后对高校教师的品质现状进行了阐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只重视教书,而轻视育人;追求功利,缺乏敬业精神;重视学高、轻视师德品质;滋腐败、缺严谨等。最后,本文提出强化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教师品质的措施,分别是: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中无私奉献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品质;强化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精神品质;强化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善于学习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全面学习、勤奋进取的精神品质;强化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基本精神,树立高校教师对学生平等相待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崔宇清.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师德理论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论坛,2008,(6).

[2]赵赓.浅谈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

[3]刘宝明.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共产党员的道德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责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传统文化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