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至2015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综述
——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论文的分析

2016-07-13王灿发马缘园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

王灿发 马缘园



2014年至2015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综述
——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论文的分析

王灿发 马缘园

摘要:本文统计了2014年至2015年间《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的新闻传播类论文共计337篇,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回顾此时间段内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总体情况与热点研究话题。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人大复印资料;研究热点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新闻与传播》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文摘类刊物,编辑部通过对全国主要新闻传播类科研刊物已发论文的精心筛选,对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论文进行全文转载,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的权威性刊物。本文选择《新闻与传播》在2014年至2015年间刊载的所有337篇论文作为研究样本,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较全面地概览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总貌与分布情况,然后再对研究领域进行定性分析,得出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热点与研究发现。

调查团队构建了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的二级编目类目,将研究领域划分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报业发展、网络新媒体、新闻业务、传媒伦理道德与法规、媒体经营与管理、外媒研究、传播学、新闻传播教育、舆论学和其他共计13个类目,以描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概况;在此基础之上又构建了热点研究主题的编码类目,以描述热点话题。调查团队对样本进行了分类编码,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研究领域的相关数据。

二、研究领域分布

图一

根据统计结果,2014年至2015年间《新闻与传播》中所有论文的研究领域分布如图一所示。传播学研究论文数量最多,总数达到了79篇,占比23.4%。传播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涵盖了政治传播、社区传播、城市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文化传播等多个研究领域,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数量遥遥领先。

占比位居第二位的是网络新媒体,论文总数为55篇,占比16%。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学者们对互联网文化、社交媒体、网络视频、互联网群体互动、网络治理等研究课题热情高涨,部分文章对中国互联网20年展开回顾与反思。网络新媒体成为当下新的学术增长点。

再次是对广播电视的研究,总计35篇,占比10.4%。作为强势的传统媒体,广播电视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探索着未来发展路径。学者对于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如何突围、如何创新提出了观点和对策。对广播电视的研究明显高于对报业发展(4%,12篇)的研究。

统计数据还表明,对新闻理论(8.6%)和外媒研究(6.5%)的研究较多,分别为29篇和22篇;对舆论学(6%)和微观新闻业务(5%)的研究则较少,分别为19篇和17篇。总体而言,对传播学与新闻学的研究高于舆论学研究。这说明在媒介生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语境下,学者更多着眼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并汲取国外媒体发展经验,思索我国媒体融合之路。

媒介生态的互联网融合发展带来了媒体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型,传媒对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更多的伦理道德失范和违法违规问题,促进了媒体经营与管理研究(5.6%,19篇)和传媒伦理道德与法规研究(4%,15篇)的增长。但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不足,文章为7篇,占比仅2.1%。

三、各领域热点话题分析

在研究领域分布数据统计基础之上,调查团队构建了热点研究主题的编码类目,以描述热点话题,分析结果如下。

(一)新闻史研究

图二

新闻史研究总篇数为17篇。如图二所示,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占比最高,为11篇,话题主要集中在修正中国传播史的起点,研究密苏里教育模式对我国近代报业的影响,民国新闻界对国际新闻自由运动的响应以及战时新闻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影响等。有学者认为:最晚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界不仅已经正式引入了communication(译为交通),而且将它与后来类似于大众传播的扩散(译为“传播”)相区别,后来因新闻学的兴起以及苏联模式的一统天下,中国社会学者与传播研究被中断了。[1]

战时新闻管理体制的研究是新闻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学者认为:战时体制一直会延伸到和平年代,成为常态性新闻管理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会使国家管理(包括新闻管理)带有更多的防御性质和战时色彩。[2]对国民党报刊的研究中,学者以《中央日报》等国民党党报的大众化为例,认为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为党报大众化提供了有益经验,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但与19世纪西方报纸的大众化有所区别,政治宣传色彩浓厚并有低俗化倾向。[3]

有学者撰写了记百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家甘惜分教授的文章,文中记录了甘教授在实践中追求新闻真理和致力于新闻学教育、科研的一生,引领新闻后辈学习甘教授的人格魅力、学术勇气和理论胆略。[4]

中国古代新闻史集中在清初新闻管控与社会舆论治乱背离研究和晚晴自由观念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外国新闻史主要研究缅甸160年新闻法制史和法国近代史上的书报审查逻辑。在其他类研究中,两篇论文均研究我国台湾地区,一是解严后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二是研究台湾民主转型中新闻传播的变迁与发展。关于台湾媒体,学者总结访谈后指出:台湾媒体在民主转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报禁解除是台湾民主的自然产物。当下的台湾新闻传播是基于自由化、市场化的意识形态建立起来的。被访者强调应以“非无限”的自由与合理的管制去除市场之虞,长远规划符合本土的新闻传播政策。[5]

(二)新闻理论研究

图三

1.传媒业革新研究。如图三所示,新闻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集中在新闻传播业及整个传媒业的革新上,共18篇。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媒体如何转型。有学者认为:未来的传媒会以内容为中心,成为以传播为介质的一种配置资源以及一切社会生活的整合架构。在互联网背景下,用户洞察和资源整合是传媒企业在竞争中的制胜关键。[6]还有学者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出发,认为大数据令媒体运作方式变革及社会泛媒体化的加剧,但也使大数据商业模式的构建成为可能,数据驱动型传媒产业更具竞争力。传媒业必须加强对人性的关怀,避免迷失。[7]

有学者从反面出发,总结了传媒转型的陷阱,即集体“失声”、传播歧视、媒介寻租、媒介暴力、娱乐浮肿、角色错位、公关怪圈、记者无力、诉讼泥沼、炒作癫狂、舆论“魔方”和价值迷思,转型关键在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事业及其产业发展的路子来。[8]

2.新闻传播主体研究。有五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新闻传播主体。有对全国新闻从业人员现状进行的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年轻化的新闻从业者队伍是媒介转型的有利条件,薪资水平成为制约新闻队伍发展的不利因素,更好地发挥职业培训的功能乃当务之急,“混合式”职业认同亟待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转化。[9]

有学者认为,网络苛求记者“中立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却为此身份制造障碍;技术使记者更便利地介入新闻事件或引导舆论,向“倡导者”一端靠拢。记者的采编能力不断被边缘化,同时要承担新的工作任务。记者和受众的地位趋向平等,记者在社会化媒体繁荣的背景中,专业自主权呈现增强趋势,网络环境也为凝聚新闻行业共同体现提供了新的契机。[10]

还有学者揭示了在挣工分制度中政治权力与市场机制的交织,导致新闻人以自由的方式向权力依归的事实;同时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传媒业经济增长狂潮的代价和政治后果。[11]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群众性路线发展脉络研究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创新——习近平同志的宣传观与新闻观研究。

有学者将习近平同志的宣传观和新闻观总结为: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宣传工作要胸怀大局、顺势而为;反对形式主义;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传理念、手段和基层工作创新;把握新闻和宣传的“时、度、效”, 正确引导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2]

(三)广播电视研究

图四

如图四所示,电视研究(30篇)论文数量远远高于广播研究(5篇)。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广电的细化发展成为共识,“平台战略、大数据意识、社交媒体、多屏互动、云编辑”等成为关键词。

有学者提出用“多屏的平台化建设,与有线网的台网互动,加强互动体验、差异化策略与版权保护,基于内容优势打造品牌及发挥大数据价值”[13]应对互联网电视的挑战。对于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电视产业创新上,学者的思考更加深入,“社交媒体对于传统电视新业态的形成和促进潜在作用巨大,但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对更大规模用户市场的有效整合,并创造出产业化增值。”[14]

学者们对于媒体融合表现出了极为理性的态度,认为电视的媒体融合不能被动融合,也不能盲目扩张,必须以平台战略寻求融合、创新与发展。[15]更有学者认为不能视媒体融合为电视的救命稻草。电视不能将自己的内容盲目嫁接到其他载体上做大对手,不能把网民需求当观众需求,必须打媒介保卫战,掌握载体支配权,借助新技术的力量进行产业升级。[16]学者们对于电视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依然保持一定的活力,传统电视媒体要破除“惯性思维”,饱具创新与“再创业”的意识,与新兴媒体共生。[17]

从电视节目制作内容上,有学者借鉴美、英和荷兰的经验,提出我国电视节目创新的重点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强大的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8]

针对广播业的发展,有学者反思了广播进行全媒体发展的误区,认为并不是所有广播媒体都适合进行全媒体战略布局,目前广播处于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必须实现媒介形态、结构、流程以及传播方式的全方位融合,在内容生产、资本运作和运营管理上进行创新,借力新媒体。[19]

综上可见,对于广电行业的融合发展,研究论文体现出了理性、深化的特点,这是基于在前期浪潮式实践和跟风融合之后的沉淀与反思,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把握广电媒体自身的载体支配权和主阵地,将引导学者的研究继续朝广电媒介融合的纵深发展。

(四)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如图五所示,关于网络新媒体的研究中,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与互联网历史文化、变革的论文数量较多。其中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13篇、互联网文化研究(政治文化、趣缘文化、媒介文化变迁、网络语言等)12篇、新媒体变革8篇、互联网20年发展历史研究6篇。

图五

1.互联网文化与新媒体变革研究。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纵深期,有学者认为:网络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对现实社会生态产生影响,重构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20]有学者把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总结为十大新现象,即“围观现象、网络社群、公民新闻、网络维权、网络恶搞、网络动员、网络监督、网络问政、网络扒粪、网民权利”,希望网络帮助中国社会塑造民主文明,并呼吁网络批评,提高网络对话质量。[21]有学者认为互联网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商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互联网将成为中国崛起的催化剂、加速器和驱动力。[22]

互联网文化异常丰富,有学者关注到社会化网络的兴起使小众文化和亚文化朝大众化、主流化蜕变。[23]有学者认为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民主,具体可表述为一种中层民主。[24]有学者认为把互联网时代认为是理想观念市场的到来是不科学的,互联网令观念市场更加复杂,不仅和一国政府相关,还和全球治理相关。问题在于政府怎样规范,互联网也许会催生一种新的规范方式,更多地相信个人自由和公民自治的力量。[25]还有学者以网络流行语“APEC蓝”为研究对象,认为其以改变符号元素的组合规则来指涉大众传播中缺失的意义,打破“同构”,满足群体传播中的意义狂欢,促成了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形态的交织和互动。[26]

面对中国网络媒体的急速发展,研究网络新媒体变革的成果众多,关键词为“基因、转型、变局、变革、产品”,有学者认为今天的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终端、内容、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连接)与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等服务),[27]有学者认为未来承载媒体转型的新产品和新业务,无论其外在的形态表现如何,几乎都作为服务整体商业价值的一个支撑工具而存在。[28]

2.互联网治理研究。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政府对各种网络失范行为该如何管理成为研究的题中之义。部分学者关注到了一直存在争议的网络实名制问题,如有学者认为:实名制合法性的争议引出了我国媒体法制的结构性问题,即言论自由得不到积极的保障、以低效力且合法性值得质疑的规章代替法律规范等问题。[29]还有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微博实名制,认为政府强制推行的微博实名制成本过大而收益甚微,政府和利益集团是最大的制度受益主体,而普通公民则是最大的成本付出主体,因而微博实名制总体上是一个“不经济”的规制策略。[30]

关于宏观的网络社会治理机制问题,有学者提出治理重点为网络暴力、网络隐私侵害、网络侵权和道德失范。[31]有学者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视角展开研究,认为当前国际互联网治理确实处在重要的“重塑”期,传统治理阵营出现松动,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全球化成为共识,推动国际组织——国际电信联盟(ITU)和互联网治理论坛(IGF)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国际互联网治理。[32]

3.社交媒体研究。在对网络新媒体载体的研究中,社交媒体研究居于最核心的位置,相关文章总计13篇,其中8篇研究微信相关话题,如微信传播机制、微信威胁论、微信本体功能、微信成瘾、微信公共事件、媒体人微信公号实践等。有学者认为,微信业务对电信业务形成的所谓威胁实际是拓宽了通信场域的边界,将融合媒介的概念带入其中,预示了通信场域未来的走向。[33]关于微信公众账号,有学者认为:现在的微信公众账号只是一个个孤岛,交互性差、传播渠道单一、可供分析数据缺乏、没有标签、也没有搜索,运营层面同质化严重,版权无法得到保障,盈利模式缺乏,对内容管制,它目前不能成为自媒体的理想平台。[34]关于未来微信研究的方向问题,有学者明确指出:我国的微信研究具有实践导向性、多层面性、多学科性等特点,但也存在肤浅性、功利性和滞后性等问题与不足。未来的微信研究需要重点从微信与公民表达、微信与舆论、微信犯罪与治理,以及国外微信发展等方面进行拓展与深入。[35]独辟蹊径的是蒋建国教授对微信成瘾的研究,他认为微信成瘾不仅具有网瘾的一般特征,其过度虚拟社交导致生活紊乱和精神空虚,也进一步疏远了现实人际交往,容易产生人格分裂,社交幻化和自我迷失。[36]

4.视频网站研究及其他类的研究。关于视频网站这一载体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学者提出,一是拥有内容者实现“独享自播”,一是以版权销售为核心的多元化播放模式。作为网络视频行业而言,目前其盈利模式还是离不开传统媒体的“二次售卖”,难以在互联网领域收获与传统媒体时代同样的地位。[37]而其他学者表现出了更乐观的态度,认为中国网络视频大有超越传统广电产业之势。为了促进网络视频的发展,构建了一套新的科学的网络视频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即通过五个步骤——筛选节目、分类、技术处理(确定目录、抓取评论、分析文本语义、统计点击量)、制表、分析来进行中国网络视频满意度博雅榜的排榜。[38]

在其他类的网络新媒体研究中,出现了两篇农民群体对于网络新媒体的使用,一篇从农村受众新媒体消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受众对新媒体消费势头迅猛、认知准确;新媒体也全面介入农村生活、重塑农村文化。但是,农村受众对新媒体消费内容单一、满足度与信任度较低、利用新媒体维权的媒介素养低。在新媒体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与媒体可以有更多作为。[39]另一篇研究新媒体该如何成为农民工群体在信息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工具,研究结果认为:要从信息的供方和需方两方入手,利用新媒体增加信息供给、优化信息接收渠道、增强农民工的数字素养;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工利用新媒体服务个人发展等,构建以新媒体运用为核心的农民工信息化指标体系。[40]

从多个角度介入对于网络新媒体的分析体现出这一研究领域异彩纷呈的面貌,学者们对于中国网络社会的回顾、反思批判和展望体现出了对这个课题的纵深把握和理想态度。

(五)传媒伦理与法规研究

图六

如图六所示,研究传媒法规的文章为12篇,高于传媒伦理与道德论文的研究数量(3篇)。在传媒法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网络社会中“传统媒体版权维护”和“个人隐私权保护”两个热点话题。有学者建议纸媒通过集体抗争的方式保护版权,如成立报纸版权保护联盟,推动版权法律的完善,合力进入行政保护范围和推动民众版权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进行报纸的数字化转型。[41]还有学者表示:纸媒和互联网两者要相互依存,而明确版权则是奠定两者利益关系的基础,只有两者合作共赢才是媒体发展的最终之路。[42]有学者详细分析了美国多家电视台诉新媒体公司阿瑞欧侵权、令阿瑞欧网站关门的案例,力证了云时代,版权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尊重版权应当始终都是王者之道。[43]

在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自主性的保障前所未有地觉醒。隐私权研究中,有学者宏观的从意识培养、立法监管、技术应用等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想。[44]有学者确立了隐私保护的原则,即以人格尊严与伦理价值作为要件庇讳隐私,以主体不同身份角色与所处境遇确立隐私外延差异,以社会对涉私的违德行为可容忍度为依据判别隐私正当性。[45]

网络新媒体场域是传媒伦理失范的重灾区,有学者认为新闻伦理的困境更多的是结构性而非个体性的,一要强调传媒自治,强化自身机构的传统培养和伦理建设,形成准则;二要坚决制止以市场逻辑统御新闻伦理的不良趋向;三要以开放心态拥抱互联网文化,形成一套新旧媒体共享的伦理标准。有学者从国际伦理构建的高度阐释:重构新闻伦理与完善专业主义,培养记者的伦理世界主义,也许是更有效地探讨和解决跨国跨文化报道问题的途径。[46]

总体而言,针对媒体融合语境下凸显的比较严重的传媒伦理失范和法规缺失问题,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严重不足。

(六)传播学研究

传播学研究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政治传播比例最高(20篇),首先基于政府对于公信力塑造、软实力追求和中国梦的极大重视;其次是随着互联网成为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突发事件的涌现,线上抗争的方兴未艾,都使得政府要迫切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水平;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政务公开的方式,影响了政治传播的走向,诸多变化引发了政治传播研究的热潮。

图七

1.政治传播研究。关于国家形象与软实力追求,有学者认为:替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另类政治经济与文化想象是中国软实力战略的一条康庄大道,中国需要清晰地表达出一种批判性的政治与文化自我觉醒,从而引领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路径。[47]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国际范围内政治传播的格局,如政治传播的倡导者与流行文化的联姻,政治传播的中介成为平台的提供者而不只是信息的制作者;政治传播的受众面临理性公民主体性缺失的尴尬。[48]在中国,政治传播遭遇的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网络抗争和危机涌现等问题,政府要及时应对新情况、把握话语权;利用新媒体进行政务公开;干部素质过硬、体现政府正面形象。[49]针对网络抗争,有研究者认为:线上抗争的扩散结构受制于三种面向之关系,一是抗争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认同关系;二是抗争话语流动的资本交换关系;三是抗争利益群体的权力估价关系。讨论被“关系”所定义的抗争真实,我们既应该强调抗争本身作为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同时关注抗争为当代中国公共政治实践注入的可能性及其所反映的新的社会权力关系。

还有学者研究美国政治传播的特点,总结为:主体和平台多样化,又相互补充配合,形成了一个立体运行系统。美国的主流政治意识由多元主体参与、自下而上形成为主。美国联邦政府是政治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并不能自上而下规定主流政治意识。[50]

2.国际传播研究。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下,国际传播研究被置于显要的地位。学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在世界面前长期处于被不全面、不平衡地呈现状态,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负面认知及偏见。我们必须在传播思想上用“平常态”的文化力来塑造真实丰厚的中国形象;传播议题上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报道与主动设置中国议题的报道相结合,传播主体上由官方传播向公众参与的全民传播转变。只有中国传媒讲述的“中国故事”获得西方民众的接受甚或青睐,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51]有学者从反思的角度构建今后国际传播的新起点——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即不能以美国主流的片面世界观为范本,也必须反对文化民族主义,必须秉持开明的世界主义为起点。[52]

关于对外传播的议题,有学者总结了90年代我国对外传播存在的不足,认为:未来可能发生从“从形象工程”到“战略传播”的转变。首先国家从战略高度着眼,对包括外宣事业在内的大传播事业进行整体性的权力收束和机制再造。其次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更新问题,要进行价值观和语法上的革命,一个贯统儒家治理理念、20世纪革命理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的新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确立为主流。[53]

3.跨文化传播。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有学者从媒介文本的角度研究,认为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体现在:意象理解的差异性、不对称文化互译、模糊性话语表述、文化视域盲区和文化偏见的表现。媒介文本传播作为不断的意义构建运动,它为消除负面的偏见与误读提供了可能,要对媒介文本的各层级语言符号包括主题设计、话语表述、语言风格等的组织和生产做到适应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受众理解习惯,实现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传播。[54]

有学者具体考查了韩剧如何进行跨文化传播,成功经验为:形式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性、政府的支持以及东方文化的普遍认同。这启示我国综艺节目要加强原创性、加强对受众心理的研究、节目制作人加强媒介素养以及政府大力支持。[55]

4.学科发展反思研究。对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反思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研究者集中研究了传播学研究路径创新和范式创新。有学者认为:新技术引发传播革命逼迫学科进行反思,但当前大量新媒体研究只是在用新材料验证旧理论。当前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存在两种不良倾向,或是隔绝与其他学科的对话,或是随意拿来其他学科理论嫁接。当下必须进行传播学重建和范式创新。要重建理论梳理工作;不能把美国主流范式的传播学研究取向当作人类传播研究的全部价值与意义;学术创新发生在跨学科,而障碍来自传统学科和专业对自己既得利益的保护,要克服这些障碍。[56]

关于传播学创新的路径问题,有学者认为:创新必须先打破“西方中心主义”限制,“区域”理论反对传播研究中的“中心—边缘”模式和普遍主义做法,坚持依据具体的历史情境和结构性情境研究区域性的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并尝试通过建构“区域化”的哲学假设、概念和解释模型,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或研究方法,这正是传播研究创新的一个新路径。

四、结语

综观2014年至2015年《新闻与传播》转载的文章,其研究呈现出三大趋势:

第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全面革新了大众传播格局和社会舆论环境,带来了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各领域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径的转型,所有研究热点都无法回避网络新媒体时代给新闻传播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大大拓展了学术研究的外延。

第二,关于传媒转型,媒介融合的话题逐渐进入深层次研究层面,这是基于前期浪潮式实践和跟风融合之后的沉淀与反思,有研究者开始质疑媒体融合的广泛适应性,有学者开始从媒介转型的陷阱展开分析,使得关于这一热点话题的研究更加理性、深化。

第三,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相关学科的融合,研究者的视野获得极大扩展,研究领域得以扩大,从政治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农村传播、城市传播、文化传播、周边传播、健康传播、民族传播到环境传播等,体现出传播学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学者们对传播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也在热烈讨论中,范式和路径的变革将进一步深化传播学研究。

研究的不足体现在传媒伦理法规研究成果较少,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文章也比较少,这与当下网络新媒体伦理失范、法规缺失、新媒体人才匮乏的现状不符,亟须得到关注和强化。

参考文献:

[1]刘海龙.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1).

[2]程曼丽.战时新闻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3]何村.抗战时期民族主义视阈下的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J].新闻大学,2014(2).

[4]童兵.“在地狱的入口处”——记百岁新闻理论家甘惜分教授[J].新闻爱好者,2015(3).

[5]向芬.台湾民主转型中新闻传播的变迁与发展——一项基于对台湾新闻传播界深度访谈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6]喻国明.关于当前传媒发展的若干思考[J].编辑学刊,2014(5).

[7]张彦华.大数据时代国内传媒产业的挑战与机遇[J].现代传播,2013(11).

[8]李向阳.试论传媒转型的陷阱[J].南方电视学刊,2014(2).

[9]陈颂清,夏俊,柳成荫.全国新闻从业人员现状分析——以“60后”“70后”“80后”的代际比较为视角[J].新闻大学,2014(4).

[10]王斌,刘诗瑶.新媒体语境下记者职业角色的理论争辩[J].新闻战线,2014(10).

[11]夏倩芳.“挣工分”的政治:绩效制度下的产品、劳动与新闻人[J].现代传播,2013(9).

[12]陈力丹.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J].新闻记者,2014(10).

[13]傅琼.互联网电视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J].现代传播,2014(1).

[14]周笑.社交媒体:电视产业的“蓝海”? [J].视听界,2013(5).

[15]谷虹.广电产业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战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16]李弋.电视媒体进军新媒体的策略探讨——关于媒介融合的几个认识误区[J].电视研究,2014(2).

[17]刘俊,胡智锋.内容、机构、人才与收益:论当前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活力——兼对“电视之死”的回应[J].编辑之友,2015(3).

[18]王朋进.电视节目创新的内在基础与外在条件——从欧美经验谈起[J].视听界,2014(2).

[19]李正国,王跃进.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5).

[20]彭兰.从网络媒体到网络社会——中国互联网20年的渐进与扩张[J].新闻记者,2014(4).

[21]胡泳.走进众声喧哗时代:中国互联网20年[J].新闻战线,2014(6).

[22]方兴东等.中国互联网20年:三次浪潮和三大创新[J].新闻记者,2014(4).

[23]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变迁[J].新闻记者,2015(3).

[24]孙立明.互联网与中层民主的兴起——互联网与政治发展的中国实践[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25]胡泳.互联网与“观念市场”[J].国际新闻界,2015(3).

[26]隋岩.从网络语言透视两种传播形态的互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7]彭兰.再论新媒体基因[J].新闻与写作,2014(2).

[28]栾春晖.承载媒体转型的新产品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15(1).

[29]邵成圆.新媒体环境下技术与规则的博弈——以“网络实名制”引发的争论为例[J].当代传播,2014(3).

[30]顾理平.微博实名制:“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兼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网络空间规制理念与管理战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9).

[31]张悦.社会控制论视野下的虚拟社会治理机制[J].思想战线,2014(1).

[32]李艳.对互联网治理热潮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信息安全,2014(9).

[33]谢娟,王晓冉.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微信“威胁论”解读[J].编辑之友,2013(12).

[34]朱晓鸣.微信自媒体是个半成品[J].中国传媒,2013(19).

[35]王勇.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社会科学版),2014(2).

[36]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

[37]申玲玲,张慧.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网站的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9).

[38]靳戈,陈思,胡馨木.2013年中国网络视频满意度博雅榜全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4(6)

[39]路璐.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受众新媒体消费研究——基于一项江苏农村的实证调查[J].视听界,2013(5).

[40]何晶.新媒体与农民工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传播,2015(2).

[41]朱鸿军,丁斌.集体抗争与数字化转型:纸媒版权保护路径[J].中国报业,2014(9).

[42]倪琦珺.维护版权:传统媒体生存的最后一道盾牌——新媒体环境下版权问题应对研究[J].传媒评论,2014(6).

[43]杨晓凌.当版权遇上云技术——美国多家电视台诉新媒体公司阿瑞欧侵权案述评[J].新闻记者,2014(11).

[44]刘小霞,陈秋月.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搜索与个人信息保护[J].现代传播,2014(5).

[45]陈堂发.新媒体涉私内容传播与隐私权理念审视[J].学术月刊,2014(12).

[46]唐佳梅.他者报道的伦理问题与解决路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11).

[47]赵月枝.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国的软实力追求[J].文化纵横,2013(6).

[48]邵培仁,张梦晗.全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现实特征与基本转向[J].探索与争鸣,2015(2).

[49]赵冬晶,骆正林.自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如何应对“塔西佗陷阱”[J].阅江学刊,2013(5).

[50]赖海榕,王新颖.美国政治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启示[J].对外传播,2013 (12).

[51]喻国明.构建国际传播的基本理念[J].新闻与写作,2013(10).

[52]李金铨.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反思以后的新起点[J].开放时代,2015(1).

[53]王维佳.中国对外传播的范式转变[J].对外传播,2015(1).

[54]张力.媒介文本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解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55]李礼.韩国综艺节目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J].理论界,2014(5).

[56]孙玮.为了重建的反思:传播研究的范式创新[J].新闻记者,2014(12).

(王灿发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马缘园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5-2-0010-08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CNKI的智慧旅游研究文献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中国电子档案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会计学者在研究什么
国内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热点与前沿
光纤通信技术现状及研究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