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运用

2016-07-13张宁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问题对策

张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运用

张宁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面对高风险的社会环境,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审计的需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其在其发展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推进其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问题;对策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审计的发展需要。传统的审计模式主要是制度导向审计,它也运用审计风险理论,在充分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检查风险,再通过控制检查风险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是这种审计模式审计人员只把风险定位为企业内部与具体交易、账户余额等相关的风险,没有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风险进行评估,强调企业内部风险,忽略了企业外部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在此种情况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指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风险,再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如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等。其审计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其可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是指错报单独或者连同其它错误是重大的,但是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该风险的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模式,它以风险评估为重心,将风险评估运用于整个审计过程。它首先从宏观层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面临的各种环境,然后设立风险评估程序,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风险水平的高低,确定重要性水平,最后制定总体应对措施,实施实质性程序,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范围。

审计目标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及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无法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状况导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并未完全得到推广,除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外,一些小型甚至中型事务所还在运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开展工作,这其中存在着各种原因。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师队伍业务能力较差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会计师要从宏观上把握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其自身状况,这对会计师的自身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会计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比较高的风险分析能力及该行业丰富的审计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对被审计单位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掌握。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目前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小型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力往往比较低,其现状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关审计经验,缺乏审计工作需要的其他非专业知识,这使得会计师往往不能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需要,影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

2.被审计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两权分离,股东委托管理层管理企业,并聘请会计师考核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股东依赖于会计师的审计结论来做出各种经济决策并考核管理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一般与管理层进行接触,其受聘与否及审计费用的支付都有管理层所控制,这会导致会计师可能会产生由于自身利益而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审计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意识淡薄

审计风险尤其是诉讼风险的增加使得会计师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比如《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强调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但是在现今阶段,对于会计师责任的认定仍然缺乏一定的标准,这会使得一些审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间接影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及运用。

4.信息技术落后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还要评估其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更好的为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事务所缺乏信息系统的建设,导致会计师在评估企业面临的行业风险及经营风险方面缺乏有效的辅助工具,这不仅阻碍了事务所的发展,还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

5.向风险导向审计过渡的成本过高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不仅不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甚至还需要更大的成本消耗,这使得一些事务所不愿意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变。一方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运用时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大量资料进行评估和搜集,还可能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评估,甚至借助专家的工作,这都会大大增加审计成本;另一方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会计师的要求更高,要求会计师要具备更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这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经常进行职业培训,增加了人力成本,这也间接阻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推广和运用。

三、发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1.注重提升会计师的业务能力

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对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要注重不断的提升会计师的业务水平。首先,在招聘环节就要注重多招募那些具有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并建立健全事务所的人力资源政策,加强制度建设;其次,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知识培训及定期教育,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及培养其各种应对风险的能力;最后,还要注重提高会计师的风险意识,确保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和谨慎的态度。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使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能降低会计师的审计风险,还能起到内部监督作用,更好的监督企业的日常行为和经营活动,减少舞弊的发生,实现双赢。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规范了企业行为,另一方面也利于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的开展。

3.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不断的修改一些法律法规,以更好地规范会计师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例如,《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现在多以行政责任为主,民事责任较弱,因此,为适应新形势,要不断的修改法律法规,一方面完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强化责任和处罚力度,提高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

4.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平台

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审计工作时,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很大,因此,要想推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信息平台的建设必不可少。例如,在审计过程中进行分析测试,统计抽样,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少不了计算机软件的功劳,更多的在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准确性,更提高了效率。另外,事务所本身也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存储会计师在审计时所需的各类信息,方便会计师的审计工作。

5.逐步推行、循序渐进

由于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审计的成本过高,一些事务所不愿意进行变更,这时推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例如,不强求每个事务所的每个项目都采用现代风险导师审计模式,大型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客户及金融行业的客户要求使用该审计模式进行审计,对于一些小企业的审计工作,可以根据其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是否采用该模式进行审计,此方法增加了灵活性,也减少了事务所一定的排斥心理。

参考文献:

[1]晋雪菲.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国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133-134.

[2]蔡炯,刘晓春.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中国的实施[J].会计之友,2006,(4):42-43.

[3]李华军,张晓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国的应用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5,(12):80-83.

[4]董伟.现阶段风险导向审计存在问题及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问题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