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财务监督效率和质量

2016-07-13张喜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措施问题

张喜英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财务监督效率和质量

张喜英

摘要: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运行以来,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财务信息准确客观性以及推进企业发展、维护出资人权益、促进国有企业资产的增值保值、预防资产流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财务监督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结合监事会多年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财务监督效率和质量进行探索。

关键词:外派监事会;财务监督;效率和质量;问题;措施

一、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工作任务及职责

根据《公司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监事会主要以财务监督为中心,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及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确保国有资产及“出资人”其利益不受侵犯。具体而言,监事会可对企业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企业的财务资料和经营管理资料及与之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对企业的资产运营、经营效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奖惩和任免建议。

二、外派监事会财务监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日常监督相对薄弱,造成信息滞后,降低监督质量。日常监督是集中检查基础,重点是对重大事项的程序和过程的监督,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不尽人意,企业的一些重要决策会议不按规定通知监事会参加;一些重要资料不愿及时提供,使得当期监督不能与决策同步有效,对一些违规决策不能及时发现,降低监督质量。二是需要对监督方式方法进一步探索。随着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以及新兴企业形式、生产营销模式出现,现在的监督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财务监督的需要,需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监督效率。三是现有的监事会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监事会队伍素质有待整齐提高,目前监事会成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工作阅历各不相同,懂财务、审计、法律、经营的专业人员比重低,缺乏财务知识、沟通协调能力、管理经验兼备的人才。

三、提高财务监督效率和质量的措施

(一)将日常监督、集中检查和专项检查优化结合,既要做到突出重点又要做到监督“不缺位”

1.重视日常监督、增强监督的时效性。日常监督是集中检查的基础,是对重大事项的程序和过程的监督,开展日常监督随时跟踪了解监管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可及时发现企业重大决策及其程序的合规性、合法性,掌握企业财务报表重要项目增减及重大异常变动,有利于对出资人关注重大决策事项及企业执行国资监管政策情况进行监督,利于对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实进行有效评估。监事会应发挥现场监督优势,认真做好日常监督,提高监督的灵敏性,一是要通过列席企业的有关会议,随时掌握企业的重大决策情况,监督企业所做的决策是否合规合法,对于不符合程序的决策监事会要求企业纠正,防止盲目决策,有损于出资人利益决策及时向出资人报告,有效防范有可能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二是及时查阅收集企业财务报表资料、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资料,及时掌握企业动态,综合分析企业信息资料,对于企业财务报表重要项目增减及重大异常变动,要查明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

2.集中力量,做好集中检查。集中检查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主要是综合分析企业总体运营情况。集中检查要根据日常监督情况,参考企业报送的工作报告,集中时间和力量对企业财务状况、资产、效益、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检查,通过集中检查核实企业的资产和效益;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及潜在风险,评价企业重大决策和程序合法性、合规性,评价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工作业绩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做好集中检查,监事会要通过实地查看企业的账簿和会计凭证,查验实物资产,召开领导班子汇报会、走访群众等形式,参考会计事务所审计报告,对企业资产、负债、效益等各项财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检查验证,尤其对于重大的资金流出、资产变动、投资事项要作深入调查研究,并评估其潜在风险。通过集中检查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内部控制制度、领导班子履职情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潜在风险等总体运行情况,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企业负责人经营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3.针对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检查主要是对日常监督及集中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带有普遍性问题开展专项检查、调研,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专项调查采取集中时间和力量的方式进行,主要针对企业资本运作、企业重组改制、重大投融资活动、产权调整变动、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等开展专题、专项检查及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出资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信息,有利于出资人对企业问题风险随时进行监控。

(二)增强创新意识,研究探索监督方式方法

1.创新不同类型企业的的监督方式方法,优化配置监督资源,拓宽工作视野,针对各企业管理水平,分类确定检查重点,制定监管方法,有的放矢实施监督,对财务管理比较规范,内控制度比较健全的集团公司,充分发挥和调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采取通过企业自查,办事处核查或抽查等形式进行监督;对内控管理薄弱企业,细化监督措施,明确监督检查内容、结合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实时监督,有效地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和质量。

2.充分利用其他监督资源,,发挥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与纪检部门沟通,参考利用纪检和审计部门的检查结果,尝试监事会集中检查与会计事务所年度审计同步进行,减轻企业重复检查负担,提高监督检查效率。

3.充分利用职工监事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熟悉企业情况优势,发挥职工监事在监督中的作用,职工监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按规定参加各种会议,反映与监事会工作有关的企业情况,授权其对企业提供的有关情况公正、客观提出意见和建议。

4.针对目前新兴企业形式、生产营销模式出现,探索网络监督与实地检查相结合方式,授予监事会对企业办公系统和财务系统查看权限,通过网络监督及时了解生产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提高监督效率。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监事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1.把好选任关,选任的监事会工作人员,在专业背景,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要进行严格考核,同时严格考察其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及个人职业操守和品德修养。

2.加强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平时要加强对监事会成员的培训,形成监事会学习机制,通过培训班、学习日等形式对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及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学习;加强监督检查实务及运用信息化手段操作能力训练,加强监事会队伍廉洁自律教育,提高监事会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及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提升履职能力。

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中心,集中检查、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不断改进财务监督方式方法,提高监事会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监督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2000年3月.

[2]张欣.怎样发挥公司监事会监督职能[J].中国商界,2010(3).

作者单位:(石家庄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措施问题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现状与提升对策
浅析企业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企业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