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动脉高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6-07-13刘秀玲张燕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护理

刘秀玲 张燕花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甘肃 兰州 730000)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动脉高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刘秀玲 张燕花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动脉高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常规组49例,观察组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患者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更短,其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护理效果好,能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改善护患间的关系,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关键词】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肺动脉高压患者

肺动脉高压临床表现特点为肺动脉的压力升高和肺血管阻力的一种综合病症,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1]。目前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肺移植或者心肺联合移植,但由于其治疗方法存在许多弊端,例如供体不足、技术短缺等,导致许多患者手术后死亡,其中患者的情绪因素也是导致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诱因[2],所以,对于防治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意义重大。程序化健康教育措施通过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可以对患者心理减压,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得到改善,临床抑郁显著。本文通过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分别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来比较两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常规组49例,观察组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患者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方法。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28~72岁,平均(49.2±1.2)岁;常规组患者男26例,女23例,年龄29~70岁,平均(48.2±1.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动脉高压病情检测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特征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法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比较。其中50~59分表示程度较轻;60~69分表示焦虑、抑郁程度适中;>70分的则情绪差,程度较重。并对两组患者分别于住院当日和出院前一天就其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差异。

1.2.2 教育计划:采用教育-评价-反馈的教育计划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及时反馈患者意见,加强改进。

1.2.3 教育方式:选用一对一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每次健康教育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详细了解患者需求与病情特征。

1.2.4 教育内容:①加强患者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进行亲切的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患者实际需求与心理状态变化,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摆脱负面观念,保持平常心,提高自控力;②培养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忌烟戒酒、适量运动、合理均衡膳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性;③引导患者树立正确观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打破患者的错误观念。

1.2.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 ,P<0.05表示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SAS、SDS评分同出院时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s)

注:和入院时相比,*P<0.05;和对照组出院时间相比,#P<0.05

指标  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SAS  入院时 60.32±6.83 63.02±7.26出院时 54.28±4.16* 43.28±3.68*#SDS  入院时 59.62±7.21 58.26±5.23出院时 53.26±4.20* 42.12±3.20*#

3 讨 论

程序化健康教育通过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特征,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等,巧妙的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健康教育当中。护理模式通过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改变了一般性的常规护理中的传统观念,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护理理念[3-6]。能够及时了解到患者的日常需求,通过日常亲切的沟通交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使得教育计划得到补充与修订。从而减少患者因自身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利于手术的诊断与治疗,从而促进患者身心的康复,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清媛,朱晓艳,卢珊,等.10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22-323.

[2] 张辰,陈燕,闫丽,等.肺动脉高压患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网络教育可行性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79-81.

[3] 陈荣.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J].中国循环杂志,2013,(z1):248-248.

[4] 连俊杰,鞠贞会,刘传建,等.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社区管理[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19):27-28.

[5] 崔婵媛.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369-370.

[6] 徐菁,朱渊.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房间隔造口术的围术期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 17-19.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91-01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